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是建設新農村的必要途徑
2008-11-10 14: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設新農村的必要途徑,是助農增收的當務之急。作為我國組織體系最健全、網絡規模最大、人員最多、為“三農”服務意識最強的供銷合作社,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中,怎樣進一步提升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參與度,怎樣進一步提升現代流通業在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助農增收中的貢獻度,不僅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農村現代流通上檔次、成規模、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現實要求,更是新形勢、新任務下的供銷合作社準確定位、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還是進一步增強政府對供銷社的信任度和依托度、農民對供銷社的滿意度和依存度的戰略舉措。
“四個轉變”已經成為“兩個提升”的現實基礎
全省供銷社近兩年來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力倡導“四個轉變”,即:由等待觀望、被動應付向積極參與、以為爭位轉變;由坐以待斃、維持生存向奮力開拓、改革發展轉變;由單一經營向綜合經營服務轉變;由網點建設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轉變。“四個轉變”使供銷社在參與新農村建設和實施“新網工程”中實現了新跨越和新變化,追求參與和貢獻最大化的價值觀正在全系統逐步增強。
一是增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緊迫感,在思想觀念上奠定了“兩個提升”的基礎。近年來,各地供銷社從思想和行動上積極進行“四個轉變”,更加堅定了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助農增收開展工作的指導思想,為實現“兩個提升”奠定了堅強的思想基礎。
二是提高了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責任感,在服務理念上奠定了“兩個提升”的基礎。各級供銷社以“兩個提升”為重點,大力改造基層經營服務網絡,便民店建設步入了合理布局、數量增多、質量提高、管理嚴格、經營規范、服務完善、功能增強的穩健發展道路。同時積極引領農民大辦專業合作社,全系統以供銷社為依托領辦、參辦和創辦各類專業合作社800個,組建農民經紀人隊伍及各類專業協會214個。
三是激發了贏得自身生機和活力的使命感,在發展意識上奠定了“兩個提升”的基礎。經過“四個轉變”的供銷社審時度勢,積極融入農村合作經濟大潮,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難題。社屬企業改革改制逐步進入穩健發展的軌道,基層社改造步伐加快。
在大力推進“五網聯動”中實現“兩個提升”
為了徹底改變目前農村物流建設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況,真正構建起新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框架,全省供銷社近兩年來大力實施“新網工程”,逐步建成了以日用消費品、農資、農副產品購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以及電子信息服務為主干、聯動發展的五大網絡體系,這是供銷合作社系統準確定位、實現價值、體現作用的核心工程,更是供銷社在新農村建設中實觀“兩個提升”的最基本的條件和最重要的手段。
實現“兩個提升”就是要使以“五網聯動”為核心的“新網工程”的建設質量和運行效益達到最大化。
第一,要抓住戰略目標和工作重點加大“新網工程”建設力度,努力促進農村物流的繁榮與發展。農產品物流是當前農村物流的重點和難點。以此破題,促進農村物流的繁榮與發展是供銷社建設“新網工程”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供銷社加大建設力度,在物流、配送、合作、服務中增進對農村市場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以流通現代化進—步促進農業現代化。2007年全省供銷社系統購銷總額達到226.44億元,充分顯示了供銷社仍是我省農村流通中最大的合作經濟組織;全系統農資供應年銷售總額近29億元,占全省農資需求總量的2/3強,仍然發揮著農資供應的主渠道作用。供銷社不僅在促進農村物流的繁榮與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而且在改善農村購物環境、健全農村市場秩序、遏制假冒偽劣商品、維護農民利益等方面發揮著其它社會經濟組織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努力攻克“新網工程”建設中的不平衡問題,著力解決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的難題。目前“新網工程”建設在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民消費中已見明顯成效,但農副產品購銷網絡顯然在幫助農民增收中作用有限力量不足。因此,全省供銷社一定要積極攻克農副產品購銷網絡建設中的散、弱、慢問題。要高度重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網絡體系建設,不斷創新以大中型回收市場為主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有效實施循環經濟和環境優美戰略。
第三,要強力推進連鎖配送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新網工程”的內在質量和運作層次。要著力解決近兩年新農村便民店建設快速發展,但與之相配套的配送中心建設不相同步問題,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體系,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引入現代流通方式。
第四,要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網絡體系建設,為農民提供快捷準確的農村市場信息。農村電子信息服務網絡,是實現“新網工程”高層次的服務質量和經濟社會效益的必要手段。目前,陽泉、長治、朔州等試點市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最近,省供銷社籌措資金100余萬元,專門成立了農信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運行后必將全面提升全省供銷社服務 “三農”的信息化水平。
充分發揮供銷社 “聯合合作”優勢,確保實現“兩個提升”
聯合促發展,合作增實力。實現“兩個提升”,就是要從根本上提高合作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的比重、農副產品推銷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以及供銷社經營業務在農村商品流通中的比重,這必然是一個系統作用、綜合效能的結果。
(一)以合作發展為要義,進一步提高供銷社與農民經濟合作的緊密度。供銷社必須通過合作的紐帶真正與農民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引領農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這是實現“兩個提升”的機制保障。為此,必須堅持開放辦社。要放開入社資格,放開入社資本,放開使用人才,鼓勵農民、居民和各種團體、企業法人入股辦社,拓寬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資金、營銷渠道。必須堅持聯合發展。要通過加強系統內外的合作,著力解決企業規模小、布局散、實力差、功能弱、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營造充滿生機活力、更加開放、有利于聯合發展的體制機制。
(二)以聯合壯大為目標,進一步提高供銷社系統整體聯合的緊密度。要加大各級聯社的改革力度,促進聯社切實由封閉保守型向協調服務型轉變;由行政指令型向組織指導型轉變;由直接管理型向監管開放型轉變,進一步提高供銷社系統整體聯合的緊密度。通過轉變,高質量履行對成員社的組織、指導、協調、服務、監督及社務管理職能,擔當好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指揮部,統領好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組織資源,開放式搞好社會服務。要突破行政區域界限,用市場手段合理配置社會資源,使供銷社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和諧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