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國際物流新聞

墨西哥:物流基礎設施進行時

2008-11-1 1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Felipe Calderon )在2007年7月18日這樣公開表示:“如今,國家的競爭力、經濟增長,和國家福祉的機會很大方面依賴于它穩健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同一天他宣布了一項為期5年的投資370億美元項目,目標就是為了改善該國的高速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基礎設施。這位總統引用了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投資于基礎設施GDP的每一個百分點能夠創造0.3%的經濟增長。盡管墨西哥的運輸基礎設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障礙依然存在。按照咨詢公司InfoAmericas的統計數據,如今墨西哥的物流成本比美國要高出20% 。 
  有許多因素形成了如今的高成本,其中包括比較糟糕的公路條件,不充足的鐵路基礎設施,以及不同運輸模式之間缺乏聯結性,由此所帶來是更多的安全存貨。盡管如此,許多美國生產商和發貨人利用墨西哥的資源作為生產基地、市場、和通向北美的物流渠道。雖然美、墨兩國在運輸基礎設施上存在著天壤之別,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差距同時就意味著機會。墨西哥有機會建設成一個擁有極佳聯結性的多式聯運基礎設施。
  繁榮時代
  墨西哥按GDP計算是全球第12大經濟體,和加拿大以及西班牙處于同一檔次。墨西哥和許多國家簽訂許多貿易協議,人均收入不斷增加,中產階級數量不斷增長。其中最重要的協議毫無疑問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1989年,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簽署了《美加自由貿易協定》。1992年8月12日,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簽署了一項三邊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協定決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內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實施商品和勞務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個擁有3.6億消費者,每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6萬億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集團。在1994至2004年期間三國的地區間貿易翻了三倍。不斷增長的跨境貿易量持續推動了墨西哥改善許多交通項目。比如墨北部地區的公路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盡管NAFTA限制了國外公司在美墨邊境25英里地區運營卡車的權利,但美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可以自由地在那里運營物流設施和提供服務。美、墨之間承運人的合作協議已經促使了兩國邊境之間物流服務實施整合。InfoAmericas在2007年9月發布的《拉美市場報告》中指出:“墨西哥穩步朝向和美國經濟一體化發展。這已經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了相當先進的跨境物流業務,這能夠讓貨物運輸成本占貨物銷售成本的大約4-5%。在墨、美邊境靠墨一邊,大規模的生產制造廠商正在利用先進的物流流程和技術,和全球供應商以及美國客戶建立聯系。”
  運作良好的出口加工區體系,能讓原材料和各種生產設施免關稅進入墨西哥,進行組裝或生產,然后重新出口到原產國。目前,服裝和電子行業正在大量應用這種出口加工體系。墨西哥政府也延長了有關的稅收優惠期。為了加速貨物的順暢流動,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前遞交電子艙單,以及類似“針對恐怖主義海關一貿易合作協議(C-TPAT)”,“自由和安全貿易規定FAST”,這些都加速了海關清關流程,并且削減了邊境貨物檢查時間。
  另一方面,墨西哥政府大力興建了各種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也提供了倉儲設施。商品離開這些設施時,在拖車中進行密封好,不必打開接受邊境檢查,直到運輸到達美國的目的地點后才打開接受檢查。墨西哥正在利用內陸港口作為試驗地,檢測多式聯運和這些全新的海關操作流程。
  按照最近的“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墨西哥的國內基礎設施和其他新興市場相比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主要的競爭對手中國以及附近的拉美國家相比,基礎設施還不如前者。同時不同運輸模式之間存在著很大差別。按照InfoAmericas的統計,如果按10分制打分,墨西哥的物流經理認為高速公路為8分;機場和港口為7.9分;免費的高速公路為6.2分;鐵路為6.5分。和跨境運輸相比,“墨西哥的國內物流行業效率更低,運輸和物流總成本可能接近于國內市場GDP15%-18%。”本國許多物流經理承認說:“企業無法依賴于持續不斷的交付,因此它們在存貨和運輸運營中都準備了一定的備份量。如果墨西哥想要在物流方面取得雄心勃勃的改善,這就需要克服一些特別明顯的困難。”
  基礎建設進行時
  高速公路:墨西哥國內貨物運輸的80%,國際運輸的70%都是通過公路完成的,但是免費公路通常質量不佳。墨西哥政府實施了公路私有化;通過向私營合同商授予特許權,自從1989年以來已經建設超過2400英里的四車道高速公路。全球赫赫有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Ryder拉美公司的副總裁 這樣表示:“先進的全球一流的高速公路基本上都是私營的,并且收費高昂。”
  實際上在一些收費公路上問題也不斷出現,比如163英里長的Autopista del Sol公路聯接了庫埃納瓦卡(Cuernavaca,墨西哥度假勝地)和阿卡普爾科(Acapulco是墨西哥南部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以前為了最小化成本使用低檔的材料,而且運營商只有十年的特許經營權期。如今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救了部分私營運營商,然后重新私有化。一家名叫Averitt快遞公司的地區銷售總監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公路質量這個問題不斷出現。即使一些收費公路都沒有得到很好地維護,很容易造成了交通事故和運輸延誤。”當地人警告承運人在某些路段要限制車速。糟糕的公路質量也意味著承運人必須更經常地更換卡車。
  如今政府實施了變革:新的收費公路賦予運營商更長的特許經營期,這將鼓勵建設更好的質量。比如2007年8月,墨西哥最大的建筑公司ICA獲得了長達30年期的4條收費公路的經營權。同年7月政府宣布的370億美元基礎設施改善項目中,其中260億將撥給公路建設,其中一半的資金將來自私營企業。政府期望完成100個公路項目,包括聯結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高速公路。
  鐵路:目前鐵路只承運了15%的國內國際貨源,因此發展潛力巨大。InfoAmericas表示:“鐵路已經私有化了,但依然面臨投資問題。投資背后的復雜法律問題讓投資者十分小心謹慎。同時墨西哥鐵路公司無法證明它們能夠讓系統之間高效的運作。”除此之外,不同的鐵路系統之間缺乏聯接,迫使車皮中的貨物要被卸下重新裝載。這些延誤意味著從亞洲運往墨西哥需要6至10天樣子。毋庸置疑,對于按照即時制生產的工廠而言,這種速度和蝸牛爬行差不多了。全球聲名卓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Penske物流公司在墨西哥主要為通用公司和其它一些大型公司擔當領先物流協調人的角色,墨西哥公司的總經理表示:當鐵路系統最終能夠相互聯結時,企業將能夠減少供應鏈成本并削減存貨,因為整個網絡將更加可靠。墨西哥政府承認鐵路對于國際港口發展成功至關重要,海鐵聯運是政府的考慮發展方向之一。從而當地鐵路公司,比如FerroMex過去幾年已經不斷提升和改善服務。政府將46億美元撥給了鐵路建設項目。國內運輸中最大的發展潛力短期看來應來自于改善鐵路運輸的基礎設施。
  航空:墨西哥的發貨人一直認為航空運輸成本非常高昂,除了一些高價值產品,如電子產品和藥品,一般對航空都是退避三舍。實際上即使這些行業也只是在緊急情況下才會空運。如今大多數機場都實施了私營化,在航空貨運方面,其重要地位尚未擺上了高層議事案頭。
  海港:對于現在的國際貿易而言,港口扮演了重要角色。從而一些主要港口都下了大力氣投資改善貨物操作狀況和建立多式聯運的基礎設施。比如拉薩羅卡德納斯港口(Lazaro Cardenas) 對設備進行改造用于處理來自中國的大型集裝船。美國和墨西哥幾大物流團體還專門到中國進行中美物流新渠道推介,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貨物獲得了新的運輸通道。未來珠三角眾多廠商的產品如果要出口到美國,可先海運到墨西哥拉薩羅卡德納斯港口,在墨西哥和記黃埔港進行卸載后,轉由鐵路運載到美國的圣安東尼奧報關,再進入北美市場銷售。與傳統的物流渠道相比,該新興線路可以為出口企業減少4-5天的時間,每個集裝箱成本至少節省100美元。
  墨西哥在太平洋上的港口目前成為了美國擁擠的西海岸的替代選擇。盡管勞動力生產率同比美國要低25%,但勞動力的穩定性要好得多。
  墨西哥灣的港口也引起了大家注意。比如Averitt公司最近在佛羅里達的巴拿馬城興建了設施,就是利用墨美兩國之間的地理優勢實施轉運。如果基礎設施持續改善,那么其它物流公司將可能跟隨而來。
  筑巢引鳳
  對于美國而言,在海外設廠主要考慮的因素肯定會涵蓋勞動力成本和運輸物流成本。墨西哥近在咫尺,而且勞動力成本和美國相比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從地理含義上說,可以用得天獨厚來描述。因此美國生產廠商對鄰國的興趣日益增加。
  對于美國公司來說:小公司和市場新進入者通常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來管理在墨西哥的貨運和存貨業務;大型公司則通常實施外包。比如美國Pilot制筆公司生產高質量的書寫工具,在2000年,公司在墨西哥成立了附屬企業,并將物流業務外包給Ryder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Ryder從Pilot制筆公司在佛羅里達的倉庫將產品運至Ryder租賃的在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墨西哥第二大城市、歷史古城)的分撥中心,先后運往零售商那里。Ryder同時負責處理訂單、客戶服務、存貨管理、卡車運輸人選擇、開賬,以及運輸跟蹤等。墨西哥的卡車和零擔運輸服務目前還趕不上美國的標準,特別是承運人市場比較支離破碎——服務質量和價格在墨西哥的承運人之間是差別非常巨大的,有可能在一段很長的運輸途中更換5個承運人。貨物來回裝卸導致了安全風險和運輸時間的延誤。為此最主要的零擔承運人CFI公司和墨西哥80家承運人簽有合作協議。有關承運人只在特定地區有競爭優勢,因此發貨人需要精心挑選。和CFI做業務的承運人必須每天兩次更新信息,主要是為了滿足Pilot制筆公司的跟蹤查詢業務要求。如此看來,墨西哥正在擁抱先進的供應鏈體系。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加上37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競爭的哨音已經吹響了!雖然前方的路依然可能是困難不斷,但墨西哥已經找到了增強本國競爭力的有效方式。這場物流基礎設施的競賽只是剛剛開始,終場的哨音還遠在天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