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清:搶抓機遇 創新發展 奮力實現平南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
2008-10-9 1: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20日至2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率領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到我市考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郭書記的講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分析了我市當前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并對我市如何貫徹自治區科學發展三年計劃提出了具體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實踐性,是指導貴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針和強大思想武器。目前,平南縣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艱難爬坡的關鍵階段,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郭書記的講話精神,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奮力實現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是平南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的首要任務。
一、狠抓思想解放不放松,確立科學發展目標
在貫徹落實郭書記的講話精神過程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將解放思想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切實破除部分干部群眾存在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盲目樂觀,寧可苦熬、不肯苦干的思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加快發展。通過思想的大解放,重新審視縣情,以科學的發展思路和發展定位來凝聚干部群眾的力量,統一干部群眾的思想。要根據"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產業、以存量換增量"的發展理念,確立 "對接珠三角,融入北部灣,把平南建設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前沿基地",建設"樞紐型城市"的發展定位。今年三年,要明確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計劃》: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規劃95億元目標,到2010年達到135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1.4%,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規劃5.68億元目標,到2010年達到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64.1%,2010年達到100.5億元,按計劃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6%,已提前三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9990元目標,2010年達到152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2%,提前兩年實現"十一五"規劃3950元目標,2010年達到4785元;工業化水平到2010年達到42%;城鎮化水平到2010年達到38%;一二三產業的比例力爭調整到28:38:34。
二、狠抓經濟建設不放松,不斷增強綜合實力
一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堅持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傾全縣之力搞好龔州工業園區以及平南鎮化工工業集中區、大安電子工業集中區、平山編織工藝工業集中區、丹竹建材工業集中區的建設,推進工業園區上規模、上等級,上水平。二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繼續把項目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一個重點項目,一個領導聯系,一套班子跟蹤",做好服務工作,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工業項目:傾力做好投資15億元的華潤水泥六、七條生產線建設,力爭2010年生產水泥能力早日達到1500萬噸;抓好氫質碳酸鈣基地建設,力爭2009年產值達8億元,稅收達5000萬元;抓好廣西金茂生物化工二期項目,到2010年稅收將超5000萬元;抓好投資30億元的50萬噸林漿紙、投資3億元的30萬立方林板材廠、投資5億元的造船業等項目建設;力爭把鉛鋅礦、錳礦、釹鐵硼等冶金精深加工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抓好桂東核電站項目前期工作。城建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萬畝公園、投資1.2億元的橋南商貿城、投資3億元的龍祥小區、投資7.2億元的平南西江二橋、平安大道、城官大道、迎賓大道、瑞雁大道、江濱大道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雄森萬頭老虎繁殖基地、生態水利醫藥綜合開發、鵬山生態旅游開發、30萬畝生物化工原料基地開發。各鄉鎮、各單位都要建立好自己的項目庫,實行重大項目領導聯系負責制,做到意向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到資、到資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增資、關聯項目抓配套,上下聯動,環環緊扣,級級明確責任,層層抓好落實。三要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抓住西部大開發、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構建的機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珠三角和泛北部灣經濟圈,瞄準珠三角和港澳臺兩個市場,著眼于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建設,著眼于工業項目,著眼于有稅源的、環保的項目。四要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在硬環境方面,聯手周邊縣市重振西江"黃金水道",實現2000噸內河船舶直達珠江三角洲;完善平南至武宣、平南至容縣二級路(平南段)、平南至鎮隆一級路建設,開工建設平南至金秀二級路,爭取開工建設平南西江二橋、平南西江三橋、平南至丹竹一級路、下渡至武林一級路,大新至太平和西村至大乙嶺二級路,積極配合做好平果至梧州、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平南段的建設工作。抓緊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和發達的運輸優勢,在平南-鎮隆-大安這個三角地帶規劃建設平南區域物流中心,將該中心建設成為交易、加工、倉儲、結算、保險、信息發布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平臺,擴大商品的雙向流通和貿易往來。在軟環境方面,繼續開展"營造環境年"、"工業園區建設年"活動,再掀軟環境建設新高潮。五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戰略,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打造"農業集中區",重點推進農副產品"六大產業基地"和"八大支柱產業"建設,即石硤龍眼基地、桑蠶基地、木薯基地、黃沙鱉基地、優質糧基地、家庭規模養殖;優先發展蠶桑、木薯、玉桂、茶葉、馬鈴薯、生豬、桂山土雞、黃沙鱉等八大重點產業。
三、狠抓民生工程不放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要實施10項民生工程。每年確定十方面實事,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大財政投入,確保辦實事目標任務件件如期完成。二要完善多層次保障體系。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工作,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籌集與管理,推進鄉鎮敬老院和農村五保村建設,積極發展殘疾人事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深入開展;積極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各項工作,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三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繼續開展"嚴打整治"、"書記大接訪"活動,進一步完善維護穩定工作責任制和領導包案制,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群眾工作機構的作用,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大矛盾排查調處力度,及早發現可能發生的各種矛盾,及時采取措施認真解決,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切實抓好礦山、交通、消防、危爆物品、公共場所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
四、狠抓黨的建設不放松,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要著力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帶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班子謀劃發展的共識、領導發展的思路、促進發展的政策;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加快《科學發展三年計劃》的實施,在轉變思想觀念和推動發展上取得扎實成效。二要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上來,切實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對于那些長期在條件艱苦地方工作的干部,那些埋頭苦干、注重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干部,要予以重用。三要繼續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農村、企業、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戰斗堡壘作用。重點要配強黨支部書記,調整充實基層組織力量,選派大學生到農村、社區基層任職,增強基層組織的活力。四要扎實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以開展"堅持廉政勤政,促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增強黨員干部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提高勤政廉政和拒腐防變能力。進一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管,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和干凈運行。(作者系中共平南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