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財政局創新發展思路 提升“服務”功能
2008-10-9 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思想大解放促進大發展,南寧市財政局緊緊圍繞南寧市發展戰略,主動創新發展思路,提高服務水平,為南寧市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營造良好的環境。今年1至8月,南寧市累計完成財政收入120.55億元,同比增長22.63%。
據悉,今年南寧市財政收入工作目標調整為190億元,同比增長26%。于今年9月19日召開的中共南寧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南寧市委關于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計劃的決定》提出,到2010年全市財政收入突破300億元。
以思想觀念大解放帶動服務水平大提高
自今年2月27日南寧市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啟動以來,南寧市財政局提出“12345”工作思路,并根據大討論活動的進展和工作實際,分別提出每個階段的具體要求,特別在討論調研階段,市財政局要求所有處級干部必須承擔1至2個調研課題,親自帶隊到基層了解工作實際,根據南寧市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礎和特點,思考南寧市財政如何創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方式,以更好地為南寧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南寧市財政局以思想觀念大解放帶動服務水平大提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南寧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好環境。該局局長秦贛江介紹,該局提速政府采購,通過簡化政府投資工程采購審批環節,減少財政局內部兩大流程,為項目推進爭取了時間。針對重點工程項目進度不理想的狀況,財政部門從工程前期項目采購管理著手,變逐個項目組織采購為取消項目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實行費用管理的辦法,讓業主更靈活掌握推進項目工作的主動權,加快重點項目進度,同時也使財政監管更制度化和增加財政管理的透明度。
同時,改進評審方式,通過引入社會中介參與財政投資項目評審工作,將全程審核方式轉為以復核階段為重點的方式,對上限價審核全面推行項目負責人制度,調整審核過程中的對賬對象,建立重大爭議事項評審爭議會審制度等措施,加快項目評審速度,更好地為南寧市重點項目服務。此外,進一步規范預算財務管理,積極推進“公務卡”的試點工作,建立了內部督查機制,大大提高了財政局的辦文辦事效率。
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支持經濟建設
南寧市財政局圍繞南寧市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大對工業的投入力度,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和優勢企業。為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和新產業培育、工業園區發展、企業上市、國企改革等五個新突破,該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積極為本市企業向自治區和國家推薦項目爭取各種專項資金扶持。
同時,本著優先安排重點、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2008年財政預算安排工業發展資金35630萬元,支持本市支柱產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群的做大做強,支持招商引資、重大技術改造項目、重點企業上規模上效益及技術創新、制度創新項目,有力地支持了南寧統一資產管理公司的金浪漿項目、南化綠洲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有效的金融支持體系,努力擴大資本市場融資規模,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擴大直接融資。繼續支持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
秦贛江介紹,為抓住南寧市全方位開放的新興機遇,努力提高南寧市服務業發展水平,南寧市財政局進一步加大對旅游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安排旅游業發展資金1200萬元;安排扶持資金1000萬元,推動南寧市構建區域性會展中心;安排農貿市場建設資金6000萬元,加快大朝陽、瑯東鳳嶺商圈、香港街、澳門街、臺灣街等一批在建和待建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以及中國東盟大宗工業生產材料交易市場等十大市場建設;按1:1配套安排東盟航線扶持資金,保證國際空中紐帶的暢通,增強南寧市與東盟國家的聯系溝通。
據介紹,今年以來,該局還圍繞南寧市委、市政府“三農”工作的重點,重點支持“八個百”工程,大力支持農業經濟發展。今年市本級財政安排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5365萬元,用于支持土地治理、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等項目。并支持全市實施100萬畝超級稻種植推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百村示范”等項目建設,安排300萬元用于百萬新型農民就業培訓項目,支持農村扶貧工作、農業機械化推廣、林業生態建設、建立農業防災抗旱應急機制等。
以人為本重民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今年以來,南寧市財政繼續加大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投入力度,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城鄉社會和諧。市本級財政預算計劃安排民生支出達8.41億元,占整個支出的18.26%,用于民生方面增加的支出占今年財政新增支出的44.6%,民生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據悉,今年1月至8月,南寧市共發放低保資金64047萬元,共有44.17萬人(次)享受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全面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截至8月底,全市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8.08萬人;今年以來已籌措廉租房建設資金1.5億元,更多的困難家庭將可以圓安居夢。
另外,大力支持教育事業,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力度。市本級財政及時撥付中央、自治區財政安排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9503.91萬元,確保國家的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加大職業教育支持力度、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等,支持科技創新、文化、體育事業,今年市本級財政安排市科技局“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專項經費4500萬元,重點扶持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建設。( 黃艷梅 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