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鋼廠將在重組潮中“安樂死”
2008-10-7 11: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王文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日前結束的第三屆寶鋼學術年會上表示,近期市場需求下滑,鋼廠盈利風險增加,鋼鐵行業高增長的態勢已經結束,而低成本、拼價格的增長方式也已走向盡頭,兼并重組是個好機會。
7月中旬以來,國內鋼材市場進入下跌通道,鋼材產品價格全面下滑。當前,國內鋼材價格仍處于快速下滑狀態,盡管7、8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連創歷史新高,也盡管我國鋼鐵生產已持續多月增幅下降,甚至8月份我國生鐵和鋼材產量出現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是,鋼材價格依然下跌不止,主要原因除與經濟放緩、需求下降有關外,也仍與資源供應偏多有關。8月份,跌勢非但未有減緩,反而有所加速。據中鋼協的粗略統計,鐵、鋼、材環比出現負增長。今年1~8月份,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幅在12.1%,而2006年和2007年分別只有10.4%和11.4%。
鋼材市場的持續低迷給國內鋼企帶來壓力。8月下旬以來,寶鋼、攀鋼等鋼鐵企業均下調了鋼材產品出廠價格。寶鋼股份9月19日將其11月鋼材價格比10月再下調800元。這大大壓縮了鋼鐵企業的盈利空間,企業的虧損面和虧損額在不斷擴大。
國內鋼鐵行業已經進入冬季,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大的鋼鐵企業在此次價格下降中顯然占據優勢。比如首鋼、寶鋼、唐鋼、南鋼都有自己鐵礦石生產廠,與國外有長期的鐵礦石合同,因此較之小企業容易抵御此次困難,再加上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產品國外有一部分的銷量,受此次下跌的影響要遠遠小于小鋼鐵企業。比如南鋼,與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訂單往來,直接和間接產品有35%銷往國外。相較于這些 “耐寒”的大企業而言,中小鋼企面臨著被 “淘汰出局”的命運。
目前,我國有鋼鐵企業1400多家,絕大多數位于華北、華東地區,多以中小鋼廠為主,年產量超過千萬噸的僅有8家,鋼鐵工業布局呈現點多、面廣、量小的特點,位居前12位的企業產量合計,僅占全國總產量的45%左右。近年來,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很快,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仍屬于規模小、裝備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作為耗能大戶和資源消耗大戶,鋼鐵工業除了需要高品位鐵礦石外,還需要大量的輔助材料——煤、焦炭、水、電及熔劑等。不僅如此,鋼鐵行業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戶,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14%,在生產過程中廢渣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2.4%。
此次價格波動當然會造成鋼鐵業的兼并重組加速,但是這是一個大趨勢,小鋼廠的淘汰出局可被看作是行業洗牌中的 “安樂死”,大的鋼鐵生產企業已經明確表示: “我們不會兼并這樣的小鋼廠,許多鋼廠都不會這么做,一些小鋼廠只能是死掉。”在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很難過冬了,這實際成了大型企業新一輪 “清理門戶”的機會:一個非常好的鋼鐵企業重新整合,提高、集中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