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供應鏈:破解三鹿問題的源頭方案
2008-10-7 11: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一段時間,三鹿奶粉成為民眾談論最多的話題。9月22日,筆者百度一下“三鹿奶粉”,找到相關網頁約792000篇,足以看出該問題的熱度。三鹿奶粉問題的核心不僅在于三鹿本身,而是由此引發的人民群眾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質疑。 三鹿奶粉重大食品事件浮出水面后,由“三鹿奶粉”引發的奶粉質量安全問題已經蔓延到了22家乳制品企業,由此暴露了奶粉行業的“潛規則”問題,引起了一場奶粉行業的信任危機。9月17日,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對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專題做出六項部署。一是立即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成立由衛生部牽頭、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和地方參加的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二是全力開展醫療救治,對患病嬰幼兒實行免費救治,所需費用由財政承擔。三是全面開展奶粉市場治理整頓,由質檢總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對市場上所有嬰幼兒奶粉進行全面檢驗檢查,對不合格奶粉立即實施下架。四是盡快查明嬰幼兒奶粉污染原因,組織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嬰幼兒奶粉生產和奶牛養殖、原料奶收購、乳品加工等各環節開展檢查。五是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嚴肅處理違法犯罪分子和相關責任人。六是有關地方和部門要認真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食品消費安全。
但是,讓我們仍然疑惑的是,僅有這六項措施夠嗎?有一句行話說來讓人震驚:“運動來了要重視,風頭過了沒屁事”,如果僅僅將國務院的措施作為一項“質量檢驗運動”的話,會不會再有類似三鹿的企業?我們的食品安全尚能夠維系多久?此外,三鹿事件還讓人聯想到其他的食品問題、飲用水問題、藥品問題等等,這樣同類問題可以在乳業發生,難道就不會在其他行業發生?
有人說,三鹿事件拷問的乃是我們的食品安全體制,其實事實不僅如此。三鹿事件爆出了乳業的一個行業潛規則:三聚氰胺可以增加蛋白質檢測含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企業自身不采取這種行為來降低成本?即使如三鹿集團所言,投放三聚氰胺乃“非法奶農”與“奶霸”所為,然而,整個生產鏈條中,難道企業和質檢部門就空無對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在那里“投三聚氰胺”,致使悲劇最終發生?
因此,事實不僅僅是一個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僅是一個食品質檢問題,更關鍵的是整個奶業的供應鏈問題。供應鏈在運行的環節上出現了多處致命的漏洞(如質檢技術與管理、成員加入供應鏈門檻、成員信用監督、成員之間協調與串某的規避、成員質量運行標準等漏洞),導致了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由此,封閉供應鏈的概念順應而生。
封閉供應鏈的產生得益于當前食品相關行業的供應鏈管理現狀。首先,中國目前的食品供應鏈包括乳業等流通秩序混亂,缺乏統一的運營標準和執行規范,低質、普通甚至假冒農產品與健康、優質農產品混雜經營,食品生產過程的不規范問題不能通過市場和流通環節得到糾正,導致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嚴重。
其次,現有的分散、開放的食品供應鏈體系不利于保障食品的長期穩定的安全性。由于市場導向機制不健全,供應鏈上的部分主體處于自身利益導向需要,可能會形成串某均衡,從而突破道德的約束警戒線,獲取巨額不法利益。
第三,現有食品流通體系的技術和管理不完備制約了食品安全的保障性。在食品供應鏈的裝備、包裝、快速檢測、動態監控、信息、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技術集成化和標準化水平較低,食品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較大制約,這在影響食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影響到食品行業的安全性。
最后,由于食品流通涉及多個層面因素,市場準入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尚未建立有效的企業和政府信用體系,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信任程度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市場的推進和市場潛力的開發。在信用程度低的情況下,綠色食品的優質優價銷售難以實現,企業的盈利水平難以有效保障,企業積極性低。因此,亟待建立一個在有效政府監管環境下的,將企業信用、政府信用和消費者需求捆綁在一起的綠色食品封閉供應鏈運作體系。
封閉供應鏈的概念由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于2006年率先提出,其背景是為了提高我國從事農產品加工、生產和出口企業抗擊和應對國際貿易中技術貿易壁壘的能力,由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組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綠色農產品封閉供應鏈技術集成及產業化示范”提出了建立綠色農產品封閉供應鏈的設想,綠色農產品供應鏈是指對供應鏈的成員企業實行嚴格的準入管理制度,具有統一的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和動態跟蹤,具有可追溯性的供應鏈系統,封閉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關系相對穩定,實行統一標準化的物流運作。
借鑒綠色農產品封閉供應鏈的概念,筆者認為,封閉供應鏈具有以下特點:1.強調供應鏈的穩定性。穩定的成員合作,穩定的供應鏈上下游之間關系是實現封閉供應鏈運作的前提。缺乏穩定的供應鏈,是很難實現封閉供應鏈運作的。因此,封閉供應鏈強調成員的有限性和一定時間內的穩定性。2.強調供應鏈運行標準的一致性。封閉供應鏈是涉及供應商、生產商和分銷商等多個層次的鏈狀組織,如果沒有一致性的供應鏈運行標準,封閉供應鏈將始終處在動態調整之下,最終供應鏈輸出的結果是產品質量的非穩定性和非均衡性,從而影響最終的供應鏈競爭力。運行標準的一致性另外一個效果就是可以進行動態追溯,對任何一個環節達不到運行標準的,就將該主體從供應鏈中剔除,實現供應鏈的封閉性。3.強調成員的門檻性。要想加入封閉供應鏈,首先是必須達到封閉供應鏈成員的運行標準,也就是各類門檻如技術門檻、資本門檻、質量門檻和信用門檻。如果成員加入沒有門檻,就如同三鹿奶粉一樣,不法奶站可以隨機加入有毒化學物質,甚至可以勾結三鹿公司內部人員,最終導致“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發展。
封閉供應鏈的管理理念和相關技術的發展,為避免三鹿奶粉事件的再次發生提供了科學的解決方法。沒有封閉供應鏈的運作,就很難避免“潛規則”的不斷發生;沒有封閉供應鏈,就很難實現食品安全得到長期的保障;沒有封閉供應鏈的運作,也肯定很難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一句話,食品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封閉供應鏈。封閉供應鏈是破解三鹿問題的源頭方案。
劉偉華 周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