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嘉興-紹興跨江大橋:飛渡杭州灣的紹興夢想

2008-10-7 10: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5年1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嘉興-紹興跨江通道”的項目建議書。這紙“準生證”,終于圓了一座城市10多年的夢想。大橋建設今天仍在路上,而跨江北進的布局早已在紹興展開。

  昨天,上虞北部小鎮瀝海。嘉紹跨江大橋棧橋工地上,塔吊林立。

  今年5月開工的跨江大橋棧橋工程,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紹興的跨江北進夢想。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若干年后的這片灘涂,擁有大量的出海碼頭,金屬、煤炭、化工液體、集裝箱貨柜吞吐往來,一派繁忙景象。

  布局杭州灣,這是紹興從20世紀90年代起萌生的夢想。一直到2005年1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嘉興-紹興跨江通道”的項目建議書,一紙藍圖終被確定。如今,藍圖正在走向現實。

  構想源起

  1993年,中國到處都是工地。在紹興,上個世紀70年代起步的鄉村經濟也正在向大工業基地轉化。

  在日漸繁榮的這座城市里,當時的有識之士提出了一個有點天方夜譚式的構想:飛渡杭州灣,在紹興和嘉興之間架起一座橋,把杭州灣的喇叭型變成一個“A”字型。

  交通部門有關人士回憶,從經濟起步之時就受惠于上海“星期天工程師”的紹興,當時提出架橋,意在改變對外交通落后的狀況,縮短紹興、上海兩地的距離,并使這座城市的交通由走廊式向樞紐形轉變。

  但限于資金、技術狀況,這個超前的構想提出后,隨即遭遇擱淺。

  時至2000年,全中國開始討論如何迎接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紹興在此時敏感地意識到上海將成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借助上海這一平臺,打通紹興至上海的快速通道,藉此吸引大量的外資,這一話題逐漸熱門起來。

  2000年,紹興委托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始了對建設跨江大橋的項目研究,并通過省交通廳向省政府提交了跨江大橋的建設方案。到2002年11月,杭州灣嘉興至紹興高速公路線位方案被正式提交給專家論證,起于嘉興,止于上虞沽渚的這一方案獲得專家推薦。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紹興跨江大橋的規劃歷經周折。在此期間,長三角各城市之間的競爭已風起云涌,著名如蘇南,將自己定位成上海的“后花園”,從而成為外資集聚的高地。

  居于長三角南翼的紹興自也不甘人后,當上海日益成為全球500強企業的集聚地,加上世博會等利好的刺激,“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也成為紹興重要的區域戰略之一。

  而在紹興城市方向整體北進、參與長三角大產業分工格局的進程中,缺少一條快速的交通大動脈始終是紹興的心頭之痛,對于跨江大橋的建設,紹興也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

  好消息在2005年11月傳來,國家發改委終于對紹興跨江通道批準立項。次年,該項目“工可”專題、“工可”報告通過評審。

  按照既定的藍圖,嘉興至紹興跨江公路通道起自嘉興秀洲,接已建成的乍嘉蘇高速公路,經海寧,于黃灣跨越錢塘江,經上虞市瀝海,止于沽渚,連接已建成的杭甬高速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全長約69公里。

  其中,跨越杭州灣的跨江大橋長約12公里。全線按雙向8車道設計,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過江段100公里/小時。工程建成后,從紹興到上海只需90分鐘,比原來足足縮短40分鐘。

  同城效應

  今年5月,杭州灣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除紹興在建的跨江大橋外,目前蕭山在正在抓緊建設自己的跨江通道,至此杭州灣上形成了“一灣三橋”的格局。

  一個杭州灣,一下子出現了三座各自投資上百億元的大橋,是否存在重復投資的嫌疑?這一問題也曾一度引起外界的好奇心。

  事實上,跨江大橋的建設對于紹興意義非凡。在地圖上觀察,紹興東與寧波接壤,北與杭州相連,同時又一直接受上海的輻射。而目前,無論是杭州、寧波業已形成自己的都市圈。

  紹興文理學院李生校教授認為,隨著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開通,寧波都市圈可以通過大橋直接與上海相連接,原先處于杭甬中間的紹興將會成為長三角交通的死角,從而有淪落為一片經濟洼地之嫌。

  在時不我待的緊迫形勢下,嘉紹跨江通道的建設也正當其時。隨著紹興跨江大橋的建設,由此反觀,這條交通大動脈對紹興的撬動作用極其明顯。

  按照國家干線公路網布局來看,嘉紹跨江通道將把江浙兩省的連云港市、鹽城市、南通市、蘇州市、嘉興市、紹興市、臺州市等連成一體,通向福建南平,由此形成我國沿海經濟大動脈。

  在這條沿海經濟大動脈中,經濟發達的紹興,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站。因為無論是南下福建等省市、還是北上江蘇等省市,其物流、人流都將流經紹興,這不僅有可能讓紹興打造出一個樞紐性的物流中心,也將極大地加速各地之間的產業融合。

  除了大范疇的時空經濟圈外,跨江大橋建設,對一直在接軌上海的紹興來說,刺激作用明顯。目前,隨著“動車組”等在長三角城市之間的開通,長三角的同城效應已初步顯現。而跨江大橋建成后,更將成為紹興接軌上海的捷徑。

  融入長三角“三小時經濟圈”,實現紹興與上海的經濟、社會互動;融入上海“兩小時旅游圈”,推動紹興乃至江浙滬地區旅游資源的整合,帶動紹興假日經濟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這些構想目前正在紹興被一一細化。

  產業對接

  架起一座大橋,刺激經濟發展,這一構想,并非停留于藍圖里。事實上,它對于紹興而言,具有多重意義。

  縮短紹興與上海的時空距離,除天然的地理因素支撐外,紹興的經濟現狀也提出與上海盡快對接的訴求。

  李生校認為:“紹興的傳統紡織業和機械制造業必須盡快升級,最好的辦法是引入高新技術產業。拉近與上海的距離,就能接受上海人才高地的輻射,促進紹興的產業升級。通過改善交通情況,也能進一步體現出紹興城市的個性,打造自己的產業高地。”

  如今,上海資本金融城的氣質已開始凸顯。而在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后,大量從鄉村工業起家的紹興企業已進入到升級換檔時期,引進創投、金融、法律等制造業服務企業,以此促進紹興經濟向上攀登,上海、紹興兩地優勢互補的合作空間也越來越被放大。

  雖然嘉紹跨江通道的建設還更多地停留于藍圖上,但紹興目前針對大橋的產業布局早已展開。處在大橋近水樓臺位置的上虞,已經制定了《發展大橋經濟總體戰略》。這座機電化工之城,將利用大橋建設的四年時間,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并提出了重點發展第三產業的目標,以迎接大橋經濟時代的到來。

  行走在跨江大橋棧道附近,你會看到茫茫的杭州灣邊上,大片水草肥美的灘涂。有關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圍涂工程,目前此地積聚著共計350萬畝的土地。

  建設大型工業基地,建設大型倉儲基地,大橋沿岸的一系列構想和大橋一樣,今天仍在路上。而隨著跨江大橋這一交通樞紐在將來的成形,實現杭州灣南北兩岸的產業相互聯動,打造具有一條競爭力的杭州灣產業帶,這些對于紹興來說,是值得充分預期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