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 山西煤炭工業成就令人鼓舞
2008-10-6 11: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省煤炭工業快速發展,已形成生產加工利用,環保到教育、科研等協調發展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成為我省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從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間,山西共生產煤炭82.4億噸,累計外調煤炭58.6億噸,分別是改革開放前28年的7.44倍和7.4倍。
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省煤炭行業經歷了為緩解全國能源緊張、多元辦礦、快速發展這么一個階段,以及1998年以來整頓調整、關井壓產和十六大以來推進科學發展三個階段,全省煤炭產量持續增加,特別是煤炭產業發展的水平和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安全生產狀況不斷改善,開始步入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1978年到1997年是我省煤炭工業的高速增長期,1997年全省原煤產量達到3.3億噸,是1978年的3.5倍,出省銷售煤炭2.4億噸,是1978年的3.2倍,煤炭產量和外調量分別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其中出口量占全國總量的70%。
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這一階段,黨中央和國務院做出了建設山西能源基地的重大決策,1983年又編制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綜合規劃》,確定了開發布局重點,全省煤炭工業投資成倍增加,一大批煤炭企業相繼建成投產。
1998年國務院實施關井壓產政策,從1999年至2001年,全省共取締和關閉非法布局不合理小煤礦5020座,淘汰了一批落后的安全沒有保障的煤炭生產企業,煤礦數量由最多時的1萬多座減少到了4000多座。
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這一階段,全國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煤炭供大于求,我省煤炭行業形成的多、小、散、亂的弊端集中顯現,從2003年開始,煤炭行業又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2004年以來,山西煤炭行業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到2007年,全省煤炭年產量比2002年增長70%,由3.7億噸增加到6.3億噸,山西煤炭年出省銷量比2002年增長近1倍,由2.8億噸增加到5.36億噸,煤礦采區資源回收率由2002年的25%提高到近70%,到2007年,國有重點煤炭企業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99.8%,五大煤炭集團非煤產業銷售收入由2002年的40.2億元增加到515億元,5年增長了12倍之多,到2007年底,我省礦井數量已由資源整合前的4389座減少到2626座。
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這一階段,在十六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煤炭工業要走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要求,我省煤炭行業率先推行了采煤方法改革、資源整合、資源有償使用、集團化重組、延伸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等重大舉措,全省煤炭行業正朝著集約、內涵、綠色、高效、文明、和諧、安全的道路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我省煤炭工業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省的煤炭工業一定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煤礦工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的安全水平、技術裝備水平、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變化非常大。
煤礦工人:我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們的煤炭企業將會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們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好。(來源:山西視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