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評價指數躍升西部第四位
2008-10-4 13: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商務部公布的一份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西部開發區的綜合評價指數排名躍升至第四位,超過成都等開發區,位居西部開發區前列。
據了解,這次綜合測評是對我國西部12個開發區的綜合經濟實力、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經營成本、人力資源及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環境、體制建設、發展與效率等八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后而得出的。
截至目前,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有8家"世界500強"、15家"中國500強"投資了生產型項目,工業產值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3家,初步形成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現代醫藥、新型建材、化工塑料、家具制造、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用不到烏魯木齊市千分之二的土地,創造了全市5%的地區生產總值、8%的工業增加值、8%的稅收、6%的地方財政收入。
近年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發揮政策、區位等優勢,著力在發展方向、發展舉措、競爭能力方面創新思路、加快改革,區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開發區提出,努力向外向型、科技型、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轉型,并提出了"用10至15年時間,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中國21世紀向西開放、面向中亞的新經濟平臺’"的奮斗目標。開發區還努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投資發展環境,引進并通過ISO14000、ISO9000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投資服務的規范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進一步加快投資促進政策體系的創新和規范,不斷完善機關效能建設,營造誠信、守法、規范和高效的服務軟環境。
隨著發展活力的不斷增強,開發區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目前,開發區工業為主的格局進一步顯現,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2%,工業企業納稅份額占總稅收的55%,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今年上半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81%,同比提高64.5%,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進展良好,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在2007年實現下降50%、超額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超過45%。
與此同時,開發區主導產業加速集聚,發展勢頭迅猛。今年上半年,電器機械、食品飲料、非金屬礦物等行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增速高達390%,電器機械制造業增速達120%,特別是風電裝備制造業,連續七年增速超過100%。開發區還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注重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的先導作用,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區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5%,對全區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到80%。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充分發揮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兩倉"、口岸等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外貿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出口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增幅超過100%,占新疆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由35%上升到50%。外向型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外向型工業企業占全區工業企業的比重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