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鋼鐵企業發展現狀
2008-10-30 19: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宋繼軍
1.生產持續保持穩定較快增長
但近年增幅呈逐年回落態勢2007年河北民營鋼鐵企業主要產品產量粗鋼達7185.91萬噸,同比增長21.38%,高于全省粗鋼增幅17.72%的3.6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粗鋼增幅15.70%的5.68個百分點,占全省粗鋼產量的67.12%,占全國民營鋼鐵企業鋼產量1.97億噸的36%;生鐵7159.46萬噸,同比增長38.16%,高于全省生鐵增幅22.14%的16.02個百分點,占全省生鐵產量的68.29%;鋼材7141.57萬噸,同比增長30.39%,低于全省鋼材增幅37.26%的6.87個百分點,表明河北民營鋼鐵企業鋼材增長速度慢于國有鋼鐵企業鋼材增速。
總體上講,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在2007年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保持全國民營鋼鐵第一大省的地位 (其次依序為江蘇4330萬噸、山東1930萬噸、河南1364萬噸,山西1329萬噸)。但從2003年以來歷年增幅比較,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在全省鋼鐵工業中的比重雖然逐年升高,但在宏觀調控形勢下粗鋼產量增幅卻是呈逐年回落態勢。
2.經濟效益持續高位增長,但增幅逐年回落并低于國企增幅
2007年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011.12億元,同比增長37.47%,占全省鋼鐵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73.67%;實現利稅372.87億元,同比增長26.9%,占全省鋼鐵行業利稅總額的68.84%;實現利潤247.07億元,同比增長24.59%,占全省鋼鐵行業利潤總額的72.55%;噸鋼利潤由2006年的334.96元 提 升 到 2007 年 的343.83元,提高8.87元。2007年河北民營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增長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河北民營鋼鐵企業經濟效益主要指標同比增長幅度低于國有鋼鐵企業,也低于全省鋼鐵行業經濟效益主要指標增長水平;二是民營鋼鐵企業實現利稅、利潤增幅均低于民營鋼鐵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水平,表明河北民營鋼鐵企業規模擴張速度快而經濟效益增長水平相對比較低;三是從2004年以來,在宏觀調控和市場競爭雙重作用下,河北民營鋼鐵企業經濟效益主要指標增幅均呈逐年回落態勢,表明經過2001~2007年的迅猛擴張的高成長階段,從2008年始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已進入更加理性的發展階段。
3.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是在生鐵、粗鋼、鋼材三者結構比上,按照長流程來比較,產業結構綜合平衡日趨優化,生鐵和鋼材比重明顯提高。比如:河北民營鋼鐵企業鐵、鋼、材(含重復統計)三者比2005年為0.8:1:0.83,2006年為0.88:1:0.93,2007年為1:1:1;2007年民營鋼鐵企業生鐵比重比2006年提高0.12個百分點,比2005年提高0.2個百分點;鋼材比重比2006年提高0.07個百分點,比2005年提高0.17個百分點。二是市場導向下的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2007年民營鋼鐵企業生產板帶鋼4100.0萬噸,同比增加 703.01萬噸,同比增長20.7%;板帶比達57.41%,比全省板帶比53.39%高出4.02個百分點。三是工藝技術裝備結構調整加快,2007年有35家民營鋼鐵企業淘汰落后工藝技術裝備涉及落后煉鐵產能665萬噸、煉鋼產能675萬噸;部分民營鋼鐵企業通過技改建成1000立方米以上高爐、100噸以上轉爐,使裝備實現了大型化。四是組織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津西鋼鐵吸納了世界最大鋼鐵集團阿賽洛·米塔爾入股28%;德龍、文豐、寶業等民營鋼鐵企業都在2007年實現了與其他相關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或重組聯合;2008年還發生了部分民營鋼鐵企業與唐鋼集團和首鋼新的重組聯合趨勢。
4.技術經濟指標和能源消耗指標進一步改善
2007年入爐焦比:前進鋼鐵以361.33kg/t列全省鋼鐵行業第一名,另有邢鋼 (361.7)、縱橫(388.96)、寶泰 (390.55)、國豐(390.75)、澳森(398.40)進入全行業前10名;高爐利用系數:邢鋼以4.096t/m3d列全行業第一名,另有唐山貝鋼(3.930)、津安(3.908)、前進 (3.863)、縱橫 (3.808)、德龍(3.794)、寶泰 (3.790)、津西(3.787)進入全行業前10名;鋼鐵料消耗,有邢鋼、文豐、前進、敬業、縱橫、奧宇等企業明顯下降;噸鋼綜合能耗,有國豐、文豐、東山、德龍、前進、鹿鋼、敬業、縱橫、津安等企業明顯下降;噸鋼可比能耗,有邢鋼、津西、文豐、德龍、縱橫、津安等企業明顯下降;噸鋼耗電有,德龍、縱橫、寶泰、津安等企業明顯下降;噸鋼耗新水有津西、文豐、德龍、前進、港陸、敬業、縱橫、寶泰、津安、奧宇等企業明顯下降。
5.一批優勢企業正在形成
一批民營鋼鐵企業已發展成為河北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力量。到2007年底,年產鋼100萬噸以上的民營鋼鐵企業達26家。
2007年以來國家加大力度開展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發展環保型、循環型經濟以及資源、能源運輸漲價和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直接推動鋼鐵企業高成本、高價格運行為標志,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已由過去主要靠投資拉動、出口拉動擴張規模階段轉為更加注重社會責任、節約資源能源、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階段。
當然河北民營鋼鐵企業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一是2007年生產經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總體水平不如國有鋼鐵企業好,比如國有鋼鐵企業的利稅(45.76%)利潤(65.58%)增幅均高于工業增加值增幅 (17.61%),而民營鋼鐵企業利稅(26.9%)、利潤(24.59%)增幅均低于工業增加值(31.69%)增幅;2007年河北國有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為6.52%,而民營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為6.15%,不如國企高。二是民營鋼鐵企業多而分散的局面更加凸顯且難以一時改變。如果不進行重組聯合或發展專業化、特色化,根據目前形勢發展判斷,這些民營鋼鐵企業今后都很難做大做高做遠。三是相當一部分民營鋼鐵企業因在前一階段高增長中比較容易地獲得了豐厚利潤,而同時在粗放式發展中忽視了企業內部工藝技術裝備的綜合配套和企業管理的完善提高,致使部分企業工藝技術裝備綜合配套水平較低,企業管理水平較低,企業整體素質較低,產品附加值較低。四是河北省絕大部分民營鋼鐵企業都是在近10年中迅速發展起來的,這10年期間又恰恰是國家和省級政府機構不斷變革時期,因而河北省絕大部分民營鋼鐵企業在前一階段擴大規模的基建項目和技改項目都未能履行規范性的立項審核審批手續,至今仍然是“黑戶口”。對這種“先上車后買票”的做法,不僅河北省,其他省市也有。這一問題年復一年的積累,已影響到企業與地方環保、節能減排行政管理和銀行貸款的矛盾,也直接影響到企業本身今后正常、有序、有效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持續發展。建議省政府有關部門能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對這一問題予以重視,列入議事日程,在充分聽取企業呼聲和意見的基礎上,客觀、歷史的、實事求是的盡快統一予以解決。否則,當積重難返或因某一個企業或某一方面出現突發事件時,將會牽涉影響到河北省的整體形象,應及早評估此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