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力抗“寒冬”
2008-10-30 1: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受全球經濟趨緩的影響,本屆秋交會到會客商有所減少,雖然今年的接單情況尚可,但對明年貿易形勢的預期讓許多參展企業憂色難掩。
看不清與看低成為相當數量出口企業的基本判斷。
兩期已過,廣交會這一中國外貿的“風向標”感受到的寒意較春交會更甚。
出口以外需為導向,外部市場的需求變化對外貿企業而言不啻是一道生死令牌。美國作為我國主要的出口市場,其消費需求低迷直接體現在到會美國客商數量的減少,而且危機的傳導已波及歐洲,甚至有漸次導向新興市場的趨勢。
有外貿企業說起客商的情況,“連名片都不肯留。”“看的多,談的少;談的多,深的少;談得深的下單少;大單、長單更是慎之又慎。”
對數十萬計的中國外貿企業來說,這個“冬天”遠比預期要來得更冷,甚至有企業稱,現在只是聽到了冬天的腳步聲,真正的寒冬還在后頭。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諸多因素內外疊加且復雜多變,令外貿企業窮于應付之下仍難求正解。比如原材料價格的巨幅震蕩,走高時企業加大庫存量并以此為由提高報價,如今又見跳水價則只能一力承擔庫存成本,并被迫接受外商“合理”改單要求。為規避美元風險轉而以歐元簽單的企業,如今卻要為歐元的快速貶值叫苦不迭。
對日前公布的調整出口退稅率方案,在普遍表示歡迎的同時,也有參展企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政策出臺的時機正值廣交會期間,這給外商壓價提供了空間;退稅率調整應更多考慮國家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兩年來退稅政策調整過于頻繁和反復,給企業合同執行帶來許多不可控因素;短期利好,長期作用恐不明顯,期盼更多配套財政金融政策跟進。
更有企業人士直言,美歐發達國家以及我周邊國家貨幣紛紛貶值,人民幣匯率卻“獨善其升”,出口企業承受的壓力日甚,大量訂單流向越南、印尼等漸顯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地區。此外,許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和民營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呈加劇態勢,因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破產、倒閉、停產企業數量上升,不少企業僅僅維持基本生產而無暇顧及研發和市場開拓。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等政策性金融機構也要及時作出積極應對,支持企業“走出去”,降低對非歐美市場投保費率,幫助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外貿企業對國家外貿支持政策十分關注,希望能夠推出更多的政策措施“組合拳”,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適時調整收結匯核算機制,推出更多信貸、保險工具,建立健全海外市場風險信息通報平臺,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應更具系統性、針對性和前瞻性,為外貿企業鞏固國際市場份額和拓展國內市場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作為國家外經貿領域的主管部門,商務部非常重視外貿的發展變化,多位部領導企業到廣交會開展專題調研,傾聽企業呼聲和建議,分析判斷外貿走勢。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形勢嚴峻,商務主管部門將與廣大外貿企業一道,多方努力、積極應對,并加大對出口的支持力度,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