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業“寒風”中怒放 三季度同比增51.9%
2008-10-29 14: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股神巴菲特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宣布,將動用私人資金購買美國股票。他表示,他奉行的是一個很簡單的信條:別人貪婪時他恐懼,別人恐懼時他貪婪。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現下的全球金融危機,對發展中的中國企業來說,可能是個投資良機。那么,在危機與良機并存下,有哪些企業、哪些行業賺到了錢?他們是怎么火中取栗的呢?《每日經濟新聞》今起推出《大蕭條下什么行業在賺錢系列報道》,為您揭開這些行業的賺錢“秘方”。
一夜之間,全球財富瞬間縮水,數億財富蒸發。但是,“虛擬娛樂業”卻因此獲得了發展契機,成為投資者眼中的賺錢行業。
1997年金融危機,韓國經濟遭受到巨大的沖擊,但大批資金涌入游戲產業,使韓國游戲業迅速在亞洲甚至世界占領一席之地。2008年這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是否正在孕育網絡游戲的春天?
國內公司加大投資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2008年網絡游戲投資論壇上,網絡游戲被描繪出更多美妙的前景,或將成為一股投資主流。
“網游企業未來還會保持30%~40%的高速增長。”這是KPCB投資副總裁趙勇在論壇中最先拋出的觀點。
盛大游戲CEO李瑜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業內熱議“寒冬論”時,盛大投資了20個項目,平均每個項目投資800萬~1000萬元,個別項目上億元。對網游項目經理的獎勵,去年有的團隊達到了100萬元,現將大大超過這一數字。
“目前,網絡游戲做得最好的是東亞,而東亞做得最好的是中國。對中國的網游企業要有信心,要讓外國的網游企業來中國取經。”盛大首席投資官朱海發也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艾瑞咨詢網絡游戲分析師趙旭楓給出了普遍看好網絡游戲的原因。第一,網游消費規模將上漲。面對經濟普遍不景氣的狀況,低端的娛樂消費量肯定會上漲。相對來說,網絡游戲對用戶要求較低,具有一定的廉價性,不愁沒有人玩游戲。第二,擁有充足的資金流。實際上,早在這場金融危機來臨之前,國內的網游公司就完成了上市或是融資。現在國內不少網游公司手上還有充足的現金流,與現在金融市場上的瘋狂融資不同,這些公司現在愁的是錢該怎么用、用在何處。
的確,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人們更渴望在虛擬世界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享受游戲帶來的勝利和自信心上的滿足。這時,網絡游戲消費比KTV、酒吧少,門檻比高爾夫球低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便顯露出來。
外資公司“抄底”中國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的網游企業至今都沒有受到影響,應該說這和國內網游的市場有關。現在我國的網游企業基本上針對國內玩家,作為一種內需型的產業,受到的影響自然不大。
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08年第3季度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監測報告》研究顯示,2008年第3季度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1.9%,環比增長7.7%,達54.7億元。并且2008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預計將可以達到207億元到210億元左右。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副總裁施雪松認為,網游企業在未來將會逐漸被看好,并且網游孕育著許多投資機會。
日前,EA亞洲區總裁喬恩·聶曼就曾表示,公司決定轉向網絡游戲,目的是能夠提高EA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有分析人士猜測,EA看上的正是網游這一塊香甜的蛋糕。
制作了在中國玩家中具有較高人氣的網絡游戲《魔獸世界》的暴雪公司,自然也很看好中國這個有很大潛力的市場。
面臨現在水漲船高的網絡游戲制作價格,來中國“抄底”估計是國外網游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但上述分析師認為,這種趨勢是存在的,只不過現在成功的案例非常少。
相關產業方興未艾
網游的機會,遠不止其本身,與網絡游戲相關產業在中國也開始發展起來。目前競爭激烈的網游公司,可能往往忽略網絡游戲的相關產業,但他們不知道,在網游公司你爭我奪,瓜分正不斷縮小的利潤空間時,相關產業的商人們已經賺得盆滿缽盈,比如網絡游戲教育、網絡游戲內置廣告、網絡游戲外掛等。
“我們已經投資了一家做網絡游戲培訓的公司。”KPCB投資副總裁趙勇在談到這一問題時表示。
據介紹,網絡游戲的產業鏈很長,隨著網絡游戲的不斷發展,網游細分市場中的機會也會很多,游戲周邊的玩偶、相關的游戲相框等網游相關產品的出現,也說明了這些問題。
中國網游市場規模2007年達128億元
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國網絡游戲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為128億元,同比增長66.7%。預計在未來的4~5年間,網絡游戲還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幅,在2011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401億元。艾瑞認為,網絡游戲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龐大的用戶基數與游戲運營商對用戶的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