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shù)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改革開放30年 瀘定交通運輸大發(fā)展

2008-10-29 1: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改革開放30年來,甘孜州瀘定縣交通運輸事業(y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運輸條件、運輸能力、運輸規(guī)模顯著提高,它為瀘定縣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公路交通運輸網發(fā)展迅速

        改革開放前,瀘定交通運輸基礎十分薄弱,設施落后。該縣轄區(qū)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線,由北而南,為曲折狹谷地帶,坡多壩少,不利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絕大部份地區(qū)處于十分閉塞的狀態(tài)。在1978年,全縣沒有一條高等級公路,公路總里程只有270.02公里(其中礦山公路48公里,林區(qū)公路70公里,村道78公里),公路橋梁1座。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瀘定縣加快交通建設步伐,開始有計劃地對縣境內交通運輸網絡進行改造。經過30年來的不斷投資與建設,該縣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2001年以來,交通運輸步入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到2007年末,該縣公路里程達到了668.584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55.184公里,占總里程的53%,等外公路313.4公里,占總里程的47%。在等級公路中,二級公路83.767公里,三級公路24.71公里,四級公路246.707公里,通村公路313.4公里,大渡河上新增公路橋梁7座。

村級公路交通大為改觀

        以前通村道路都是鄉(xiāng)間便道,就在2006年前,瀘定縣57個行政村就有31個不通公路,已通的村級公路也是等次低,路況差,晴通雨阻,甚至時通時阻。2006年以后,國家加大了對村級公路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十一五”期間,縣委、縣政府將“村村通”列為民生工程大力發(fā)展,完成村級公路建設164公里,12個行政村通上了公路,大大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根據(jù)規(guī)劃,預計到2010年,該縣通村公路將新增356.5公里,達597.9公里,全縣57個行政村將實現(xiàn)村村通。

交通運輸設施明顯改善

        交通運輸工具的現(xiàn)代化,它標志著現(xiàn)代運輸業(yè)的建立和發(fā)展。在1978年,瀘定縣客貨車輛只有47臺,其中貨車27輛,客車20輛。到2007年,瀘定縣實有車輛為1165臺,其中公路營運載客汽車170輛,比1978年增加150輛,增長7.5倍;出租車43輛;公路營運載貨汽車506輛,比1978年增長479輛,增長17.7倍。另外瀘定縣還新建客運站4個,其中農村客運站2個;客運量總計8.2316萬人次,貨運量總計12.5萬噸。
交通運輸改善促進了瀘定經濟健康發(fā)展
        交通的改善帶動了通訊、礦業(yè)資源等基礎設施的全面發(fā)展。近年來,該縣硬件設施的逐步完善,極大地吸引了廣大投資商的目光,加上優(yōu)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和良好的交通條件,使以水電、礦業(yè)、建筑等為主導的許多外來企業(yè)紛紛落戶瀘定,極大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發(fā)展。隨著縣內交通的進一步改善和對外交通的進一步拓展,廣大人民群眾將分享到了更多的現(xiàn)代文明成果。嵐安鄉(xiāng)原來只有一條便道通往縣城,山高路陡,十分不便,山上經濟作物出不了山,貧窮落后困擾著當?shù)厝罕。如今公路通了,嵐安鄉(xiāng)的土特產如臘肉、土豆、花椒等都能及時走出大山,這很好地增加了群眾的收入。截止2008年,嵐安鄉(xiāng)有小汽車近10輛,摩托車40多輛,人均收入達1100多元。1980年,瀘定縣國民生產總值為1966萬元,人均收入303元,到2007年,瀘定縣國民生產總值達509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0元,老百姓真正得到了交通改善后帶來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