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開放合作 構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
2008-10-28 11: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中國西部出發,箭頭射向泛亞各國——首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的背景板形象勾勒出未來泛亞的交通格局。10月27日,首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論壇上致辭。中國國際貿促會會長萬季飛主持論壇。
來自泛亞地區包括中國、老撾、斯里蘭卡、緬甸、越南、柬埔寨、吉爾吉斯斯坦、菲律賓和澳門等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跨國公司及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西部十二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領導參加了論壇,各方聯合簽署了推進充分開放合作,構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的《2008成都共識》。
李克強強調,面對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我們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不斷開辟經濟新的增長空間,推動科學發展,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李克強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國際社會給予中國的同情和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在罕見的特大地震災害面前,中國迅速組織開展了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眾生命,最大限度地減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同時凝煉出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目前抗震救災取得重大勝利,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展開。這個時候在成都舉辦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和國際合作論壇,充分顯示了災區人民不屈不撓、重建家園的決心,顯示了中國人民發展經濟、繼續前進的恒心,也顯示了國際社會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的信心。
李克強指出,在當前急劇變化的國際金融經濟形勢下,我們將及時調整經濟政策,增強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保持經濟金融穩定,同時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保持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我們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協調與配合,共同維護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
李克強強調,13億人口的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持續發展的階段,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投資需求。我們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著重改善民生,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企業改造提升。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物質基礎日益雄厚,要素組合具有優勢,體制機制逐步完善,有條件也有能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李克強說,中國西部地區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基礎,但與東部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需要逐步改變。同時也應看到,差距就是潛力,差距就是動力。西部地區發展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和較大的回旋余地,能夠為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廣的空間,從而在擴大內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進一步加快西部地區發展步伐,依靠廣闊腹地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形成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
李克強說,加快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是災區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基礎條件,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中國政府將多渠道籌集1萬億元資金,用于恢復重建,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進度,同時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搞好對口支援,使恢復重建更好更快地向前推進。相信通過努力,災區一定能夠展現出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
李克強指出,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推進西部開發、加快恢復重建、擴大國內需求,也要靠改革開放。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中國政府從區域協調發展的全局出發實行重點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措施,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對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出臺了扶持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的舉措也將有利于西部地區加快發展。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堅定不移,對西部地區發展的支持必將加強。中國將進一步推動東中西部地區以及西部各省區市之間加強合作,推動國際合作尤其是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劉奇葆在致辭中說,今年5月12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許多國家和地區、一些駐華使館、國際機構、外資企業以及國際友好人士,以各種方式向四川災區人民表達真誠同情、提供無私幫助。大災五個月后,各位朋友親臨四川,這份友情,特別真摯;這份合作,特別難得;這份支持,特別寶貴。我們向給予我省抗震救災和發展建設巨大援助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劉奇葆表示,泛亞地區地緣相鄰,文化相通,傳統交往與合作源遠流長。這次論壇確立“構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的主題,既是歷史脈絡的延展,更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加深、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許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形勢下,加強泛亞區域經濟合作,構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有利于顯著提升共同應對世界經濟風險的能力,顯著提升泛亞地區在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劉奇葆指出,共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是泛亞各方共同的利益,需要增進共識,整體謀劃,先易后難,務實推進。首先,要優先建設主要通道,促進交通體系網絡化。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協調實施一批連接大通道、構建大橋梁的交通項目,加快泛亞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的聯通。其次,要加快發展共同物流,促進要素流動自由化。合理設計交通物流戰略,建立共同框架下的物流制度和標準。建立自由運輸市場體系,擴大國際聯合運輸配額和雙邊運輸配額,構筑共同物流企業系統,建立共同的海關通關數據標準。再次,要完善區域合作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要強化政府的主動引導,構建公平、開放、透明的政策體制。加強基礎設施、物流基地、開發園區、產業發展等方面政策的協調,推進海關通關、檢驗檢疫、貨物運輸、人員往來等便利化。注重發揮金融的作用,為加快泛亞交通物流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最后,要搭建多方協商平臺,促進交流合作常態化。建議以“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為載體,以成都為論壇會址,一年一個主題,研討泛亞合作發展的熱點問題。為泛亞經濟發展提供智力資源、技術支持和政策參考。
老撾總理波松·布帕萬、斯里蘭卡總理特納西里·維克拉馬納亞克、菲律賓副總統諾利·德卡斯特羅、越南副總理黃忠海、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歐亞事務特命全權代表烏扎克巴葉夫·艾米力別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商務部、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負責人等出席論壇,就構建泛亞交通物流新體系等問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