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公司面臨尷尬 入行門檻低收費沒標準成主因
2008-10-28 2: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27日訊 近年來,哈爾濱市民營快遞公司迅猛發展,搶占快遞市場半壁江山。但是,大批民營快遞公司的出現,也攪亂了快遞市場,丟失損壞郵品、私自郵寄違禁物品等損害公共安全和用戶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今年7月12日,我國首部規范快遞市場的行政立法性文件《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對快遞服務和管理進行了規范。10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討論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修訂草案)》,新法出臺后郵政市場將面臨大“洗牌”。
低門檻導致惡性競爭
目前,省內民營快遞公司數量發展迅猛,有全國連鎖快遞公司的分公司和加盟分直機構共計400余家。
據省快遞行業協會會長孫波介紹,民營快遞公司之所以遍地開花,主要原因是入行門檻低。按照規定,快遞公司只要到當地的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租一間民房,安裝一部電話,買輛摩托車就能開張攬活了。由于經營靈活性強和成本低,一些快遞公司以“低價”和“快達”兩大優勢很快占領了市場,但其經營上存在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如快件丟失后,很難在網絡上查詢,只按快遞費的三倍賠償幾乎成了“約定俗成”的行規,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逐年增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快遞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僅哈商業大學江北校區附近就有3家快遞公司,為爭搶市場份額,接活后,將郵件轉賣給其他快遞公司的事時有發生。
同一包裹價格各異
10月21日,記者將一件衣服和幾本書打成郵包,打算把這份3公斤重的包裹郵往廣州市。記者來到鐵路街安發橋下的“濱廣快運”,辦公室內一名男子未給包裹稱重,看了一眼張口要15元;附近“中鐵快運”也不問郵寄物品是啥,稱不足6公斤收30元。記者又走訪了中通、一統等快遞公司,發現他們并不開箱驗貨,每公斤要價15至20元不等,想要張郵遞價格單都說沒有。
郵局對易碎物品采用專制木箱并用填充物保護,貴重物品建議做保價郵寄,快遞公司則是“來者不拒”,電腦、白酒都敢給郵,其規定電子產品、易碎物品發生破損自負,保價也是只保丟不保損壞。
兩法出臺行業面臨“洗牌”
據了解,現行的《郵政法》是1986年頒布實施的法律,已相對滯后,對于快遞公司也沒有相應的行業規范,管理實際處于空白階段,造成了快遞行業的混亂。
7月12日,交通部審議通過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辦法》規定,我國將建立以公眾滿意度、時限準時率和用戶申訴率為核心的快遞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實行快遞企業等級評定制度。“這個《辦法》是快遞行業的首個標準。”據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張真講,《辦法》規定快遞企業及快遞從業人員不得操縱市場價格、擾亂市場秩序,不得違法泄露用戶信息,不得私自開拆、盜竊等用戶快件;明確了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禁止性的行為種類;規定從事快遞經營活動應當辦理備案手續,以加強市場監管的有效性;郵政管理部門還將定期評估測試快遞服務水平,并向社會公告。《辦法》的實施對于規范整個快遞市場起著重要作用。
張真講,10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討論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修訂草案)》,現正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改后的《郵政法》將用法律進一步規范快遞市場,對“郵政專營”“外資快遞企業”等也將做出新規定,屆時快遞市場將面臨大“洗牌”。
經營超范地點常換
記者在學府路佳吉快遞公司看到,其辦公條件簡陋,物品隨地堆放。保健路居民樓內的“捷捷”快遞,營業后不久便在兩個月前搬走,安發橋下的濱廣快運也正在搬家。記者從本地一家點擊率很高的信息網站找到快遞公司名錄,經查有1/4快遞公司的電話都是空號或停機。調查發現,幾家快遞公司開出的票據各不相同,卻都在須知中規避責任,辦理業務沒有協議。因快遞公司自身實力弱,不能上網查詢,經常因地址填寫錯誤或字跡模糊,發生丟件或者郵件退回事件。對這種“居無定所”、不簽協議的快遞公司,消費者表示沒有安全感。
據了解,文件信函屬郵局郵遞范疇,但不少快遞公司也來“搶活”,一家中通快遞受理處的老板承諾:文件能郵,他們經常給學生郵寄學位證書。對“禁郵品”白酒,記者在濱廣、中鐵快運兩家快遞公司,得到可以郵遞的答復。
目前,物流企業、跑腿公司也“兼職”干起了快遞。市民賈女士“十一”前郵一箱白酒回家,在買賣街菜庫有省內配貨,說好次日送達卻一等3天才到。一家叫東亨跑腿公司做市內送貨業務,記者稱往江北哈師大送皮鞋,對方開價要40元,還得3個小時才能送到。這與專業快遞公司相比,資質和服務能力都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