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逆勢出手1億元下注國中醫藥
2008-10-26 14: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依然無法阻止資本的投資欲望。
出身外匯管理局、沉寂三年有余的資本大腕李偉再次浮出水面。與此前涉足寧波富邦、武昌魚(1.46,0.01,0.69%,吧)、三峽新材(3.14,0.26,9.03%,吧)、武漢塑料(2.64,-0.02,-0.75%,吧)等股權收購不同的是,此次他轉身成為實業公司國中醫藥掌門人的角色,牽手中信資產1億元注資其創立的國中 (武漢)醫藥,并有意引入德意志銀行將其整合的醫藥物流企業——國中醫藥股份打包登陸H股。
中信借醫改投資
10月23日,中信資產與國中(武漢)醫藥正式簽約注資入股1億元。按照國中醫藥預期一年左右海外上市的計劃,如果一切順利,該筆投資也許將獲得數倍甚至更高的投資收益。
國中醫藥董事長李偉介紹,中信資本1億元國中(武漢)醫藥投資,將最終與直接上市的國中(香港)醫藥換股,以完成上市退出計劃。
雖然注資雙方不愿公開具體股權關系,但公開資料與結合多方信息顯示,國中醫藥約有30多億元凈資產,以此計算,中信資本1億元將獲得3%左右的股權。
醫藥企業不受周期性影響,又有新醫改政策的支持,以及未來上市的良好預期,這被看做是危機時期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領域和介入時機。
國信證券最近對上海地區基金投資總監、研究總監的調查顯示,今年四季度與明年一季度看好的行業均為醫藥。
我國政府規劃確定了醫藥產業建立“大公司、大集團、大醫藥”的發展格局,并提出了扶持建立5-10個特大型醫藥流通企業。
據參與此次內部簽約儀式的一位加盟商代表介紹,目前最有可能而且現在唯一能成就的是國藥集團,但其問題是網點雖多卻效率不高。而以資本為紐帶迅速建立起來的國中醫藥卻有著良好的發展潛力和實力。聯合發展、共享多贏的“國中模式”,成為整合醫藥物流領域的新思路,這一思路和國中取得的行業發展先機被中信資產所認同。
隨著這個模式的全面推廣,國中醫藥預計在2008年完成銷售收入10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9億多元;2009-2010年銷售規模將超過200億元,利潤超過10億元。
記者了解到,國中醫藥計劃募集資金10億美元左右,但其董事長李偉坦言,這依舊要看明年年底的市況而定。據悉,國中醫藥還將在上市前引入數家戰略投資者。德意志銀行亦在對其進行盡職調查,而美林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主席劉二飛,亦于本月與李偉有過會面。
資本大腕浮出
在經歷了3年資本市場的牛熊沉浮之時,李偉亦在資本市場沉寂了三年,未有令市場關注的資本運作。
但在上一輪牛熊更替中,李偉卻是頗受關注。經常在武漢資本市場上露面的李偉其實是重慶人,今年44歲,經濟學碩士,早年下海之前曾在仕途行走,擔任過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層干部。
據悉,其對資本市場非常熟稔,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時,他一直從事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三資企業的外匯管理工作,還參與過B股管理辦法及有關金融法規起草工作。
早年下海的李偉以其高層機關良好的金融實踐以及廣泛的人脈資源,使從商后的自己在資本市場上如魚得水。曾在3年前轉戰寧波富邦、武昌魚(1.46,0.01,0.69%,吧)、三峽新材(3.14,0.26,9.03%,吧)、武漢塑料(2.64,-0.02,-0.75%,吧)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次李偉的“轉身”,似乎在操盤一種新的資本整合方式。
在2005年收購武漢醫藥集團的基礎上,李偉使國中(武漢)醫藥成為一個整合核心平臺,并在3年時間內收購53家醫藥企業,藉此擁有逾千家連鎖加盟店。
實際上,國中醫藥的模式是以股權置換、資源整合,最終共享資本市場上市收益。其實質是在整合過程中以換股為主、現金為輔的方式,讓被整合方參與到欲登陸H股的公司中,并為此打開了上市套現巨大收益的大門。
今年3月香港成立的國中醫藥股份就是一個為未來上市H股的主導平臺,其注冊資本金達30億元。
據悉,國中醫藥(香港)現已依法完成海外上市的法律架構,并成功打通海外融資通道。國中醫藥(香港)控股國中(武漢)醫藥,武漢醫藥(集團)股份、國中醫藥連鎖、蘇州盛康達等醫藥企業。
“打造全國最大的醫藥銷售網絡,構建公眾健康藥物支持系統”,是國中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介的“國中模式”的核心目標。
“憑借國中和世界著名投資銀行強大的海外融資和資本運營能力,順利實現上市,讓全體股東共享長期資本增值。”李偉表示。
如果國中醫藥能順利實現一年內的上市計劃,這種換股整合5年內就完成資本運作的高速證券化,又將創造另一個造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