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采購商5%-8%爽約 外貿企業遭遇悔單潮
2008-10-25 11: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向自稱最守信用的老外如今也開始爽約了。
“很抱歉,我們必須要推遲訂單的時間。”一個月前黃皖春接到一個電話,來自美國的采購商要求推遲訂單時間。黃皖春是汕頭某玩具出口企業當家人,與外商打了6年交道的他,今年這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與黃皖春一樣,今年很多外貿出口企業都遇到“悔單”的情況。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悔單數量已經占到了訂單總量的5%-8%。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的華爾街危機正在逐漸演變成無數中國出口企業的噩夢。
“現在只是剛剛進入冬天,以后艱難的日子還很漫長。”周德文說。據他統計,在溫州今年就有1/5、近萬家的中小企業倒閉,而這股倒閉的風潮依然在持續。
今年對于出口企業來說,來自大洋對岸的瑟瑟寒風遠比即將到來的冬天更加寒冷。
訂單屢屢失約
美國人緊了緊褲腰帶,中國出口企業也隨著挨餓。
10月22日,剛剛從倉庫巡視回來的黃皖春在電話里向記者訴苦,進入9月以來,公司接到的訂單開始大幅縮水,歐美客商好像一下子都蒸發了似的,訂單也一下子銳減了近四成。而上半年時他與美國采購商簽訂的一批圣誕老人玩偶,也因為一個電話而無限期推后了。至于具體什么時候再接單,美國采購商只是含糊其辭,表示等經濟稍微好轉的情況下,會追加訂單。
黃皖春企業的情況只不過是今年中國眾多外貿出口企業的一個縮影。據浪莎集團一位經理介紹說,以前歐美等外銷市場占了企業總銷售額的40%,但從今年初開始,全球性金融海嘯使出口遭受重創。如美國一些客戶提出原有的訂單一部分取消,一部分可能調整交貨期,意味著整個銷量在美國市場蒙受了大概10%左右的損失,約兩三百萬美元。
紡織資源網總編李軍告訴記者,外貿企業在外商確認買賣意向后,會簽訂購貨合同,然后根據外商的信用、企業實力、產品轉賣的難易度等,來收取一定比例的定金,一般情況下電匯是30%。但是由于今年外貿形勢不好,一些企業為了保住客戶,不惜降低定金的比例。一旦遇到悔單的情況,那么損失也只能由企業自己來承擔。
簽不到訂單企業發愁,簽到了訂單,如何簽、簽多久,企業仍然發愁。
今年由于匯率波動太大,企業有時候接單時還有利可圖,到交貨時卻已利潤全無,因此現在很多企業考慮到匯率因素,不敢接大單、長單,只敢做一些短期的小訂單,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周德文向記者介紹,今年對于許多參加第10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溫州企業來說,此次參展更像一次宣傳和展示品牌的機會。全球性的經濟疲軟和原材料價格不可預期的波動,讓本來就不多的外商更不敢下單,而企業同樣也不敢輕易對長期訂單報價,造成成交平淡。據了解,一向被視為出口“晴雨表”的廣交會,也破天荒出現退訂攤位的現象。
外國進口商信用度下降
一組來自商務部的數據似乎更能說明問題。該數據顯示,今年1-5月,對美國出口的信用保險金額僅為30億美元,但同期的報損理賠金額已達9939萬美元,理賠率同比增加3倍達3.3%。而前5個月對美國的出口總額為955億美元,就按3.3%的壞賬率計算,損失金額超過了30億。
“對美國出口的壞賬率今年激增了2-3倍,這些壞賬最終只能由中國企業來承擔。”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韓家平表示。
據了解,中國企業對外出口大部分都是采用放賬的形式,歐美國家買方付款期限一般在交貨后90天,有的長達120-150天。但是今年由于經濟形勢嚴峻,不少外國買家也周轉不靈,貨款經常一拖就五六個月,嚴重積壓中方資金。
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的人士日前透露,今年外國買家拖欠貨款、破產時有發生,最近兩個月外方拒收貨物的案例急劇飆升。1-9月,他們在江蘇處理了320多件外貿案件,理賠了1600多萬美元,案件數量是去年的4倍。其中,江蘇最大的一家外貿公司遭遇美國一起巨額拖欠案,最終獲得理賠1400多萬美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重慶營管部受理的外貿出口報損案件中,超過一半來自美國。
瑞安市一家專門以海外市場為主的制鞋企業老板沈飛就表示,目前,他們企業暫時停產,原因是他在美國有一半以上的客戶都取消了之前簽的訂單,而不少以前合作的外貿公司則由于資金緊張而直接倒閉了,至今他還有超過百萬美元的賬沒有收回。
迫不得已轉內銷
出口受阻,一些企業只得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
北京一家專門批發外貿悔單貨的老板陸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有大約8000件原出口美國的棉服出售,由于是來自廣東服裝廠的悔單貨,所以價格特別便宜,每件僅售18元。
據了解,在廣東各大服裝批發市場都充斥著這樣的外貿悔單貨。這是一些外貿出口企業為了減少損失,以遠低于成本價的價格甩向國內批發市場。
與這些企業的“臨時抱佛腳”相比,一些出口企業已經開始采取“兩條腿”走路,將一部分市場轉向國內。據悉,浪莎集團開始發力內地市場,不僅在渝西設立總代理,而且在四川宜賓投資建廠。廣州省澄海艷陽春貿易公司老總黃滿春也在年前開始醞釀進軍國內市場,今年雖然國外訂單減少,但是企業靠著國內市場,仍然堅持了下來。
“出口企業也要主動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一方面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來拓展利潤空間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嘗試開發一些適應國內需求的產品,大力開拓國內市場。”這是李軍給出口企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