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如皋:大步邁向橋港新時代

2008-10-24 17: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金秋十月,走進如皋港區,江上萬噸巨輪汽笛長鳴、穿梭往來,岸邊塔吊林立、機器隆隆,到處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一座現代化港城正在昔日的荒灘葦蕩上快速崛起。 
  臨江而立,西邊京滬通道江陰大橋、東邊沿海通道蘇通大橋清晰可見,如同如皋港區極速起飛的兩個張開的翅膀。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滿懷激情地說,如皋沿江大開發充分發揮“第一增長極”輻射作用,帶動縣域經濟社會全面持續騰飛,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5年來,如皋生產總值增長了2.56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增長25倍,全部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6.2倍,財政收入增長了4.1倍。僅僅5年時間,地區生產總值由全省的第22名上升到第16名;到賬外資由全省第36名上升到第2名;財政收入由全省的第24名上升到15名,一舉躍入蘇中前列,全面進入南通第一方陣,不少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和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在國家統計局百強縣評比中,如皋比4年前的位次前移了118位。如今,隨著蘇通大橋的建成通車和如皋港國家一類口岸的即將開放,如皋正大步邁向橋港新時代。
  進入橋港新時代,搶占新起飛的黃金跑道
  巡視我省(江蘇省)800里沿江,如皋扼長江出海口,南臨蘇州,東望上海,擁有48公里的江岸線,其中鉆石級岸線20.2公里,是長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江陰大橋、蘇通大橋的建成通車更是拉近了如皋與上海、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如皋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新一輪沿江開發的戰略部署。如皋市委、市政府果斷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喊出了“一年大變、三年突變、五年巨變、八年再建一個新如皋”的響亮口號,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打響了一場氣勢磅礴的沿江開發大會戰。一幅幅壯美畫卷在昔日的茫茫蘆葦蕩上奇跡般涌現:如港新城區建設初露雄姿;國家一級開放口岸開港在即;臨港產業園、現代物流園、生態養生園活力迸發。5年來,如皋在沿江地區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70多億元,開通了張汽渡、如港一級公路、環島公路等交通設施,構筑了快速、發達的水陸空交通網,為如皋沿江開發提供了一個現代化的載體。如皋港區建成15萬噸碼頭2座,5萬噸碼頭10座,業已形成6000萬噸的吞吐能力,在建5萬噸碼頭10座,千噸級碼頭24座,到2010年將步入億噸大港的行列。這里真正成為了融入蘇南、接軌上海、走向世界的橋頭堡,一條承載如皋新起飛的黃金跑道躍然眼前!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面對橋港新時代的到來,如皋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又為如皋下一輪持續發展騰飛構畫出以實現三大目標為奮進方位的壯美藍圖,這就是勇當江蘇跨越發展的領先者,勇當江北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勇當蘇中和諧發展的領頭羊。
  爭當“江蘇跨越發展的領先者”,就是要三步并作兩步走,經濟總量更上新臺階。就是要在全省爭先進位的比拼中跳躍式前移,綜合實力進入第一方陣;爭當“江北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就是區域經濟結構全面優化,增長方式全面升級。就是要以“好”推動“快”,以“快”提升“好”,通過持續騰飛躋身江北各縣(市)前列;爭當“蘇中和諧發展的領頭羊”,就是讓老百姓享受更多的發展成果,進而激發更大的發展熱情,形成又好又快發展的良性循環,就是要讓如皋以獨特和諧的發展模式,在蘇中地區脫穎而出,真正成為宜居宜業的“水邊高地”。
  進入橋港新時代,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群
  進入橋港新時代,如皋沿江迅速成為世界朝陽產業集聚的熱土。
  如皋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著力提升沿江產業集聚度。5年累計到賬外資19億美元,引進市外民資注冊資金460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實現到賬外資6.2億美元、引進市外民資54.2億元,分別達2003同期的97.6倍和9.1倍。建成億元以上項目34個、超億美元項目9個,初步形成了以投資近百億的熔盛造船和海工平臺為代表的船舶修造及配套,投資2.5億美元的德源高科為代表的精細化工,投資300億元沙鋼冶金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項目和投資1.2億美元的公用碼頭為代表的現代物流等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群。目前,全市各鎮(區)主動融入沿江大開發,接受沿江地區優勢產業的輻射,通過大規劃、大園區、大企業、大產業、大市場,帶動了產業集聚、項目集群、企業集約不斷加快,逐步形成了更符合產業政策、更富有如皋特色、更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總投資達100億元的熔盛重工巨輪“靠泊”如皋沿江,是如皋港開發的神來之筆和標志性重特大項目。2005年10月28日熔盛重工在長滿蘆葦的荒灘打下了第一根樁,4個月后簽訂首批國際訂單,打下第一根樁后的28個月,船廠還未建好,首制船實現交付,這樣的速度讓世界同行目瞪口呆。短短的三年時間,熔盛重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創造了世界造船史上的一個奇跡。如今,熔盛重工已形成500萬噸的造船能力,躋身世界造船業前20強,中國造船前三強,位居中國民營造船企業第一位,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國家級造船基地。
  目前,沿江地區產業集聚初具規模,優勢顯著,以熔盛重工、德源高科、沙鋼集團、中鐵山橋、日本森松、江南重工、華電項目、信寶風力等為代表的一批旗艦型、基地型、龍頭型、科技型大企業、大公司正在迅猛發展,并在省內、長三角乃至全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車及輪胎等配件、石油及精細化工等主導產業高端化,新材料、新能源、電子電離電器等新興產業規模化,機械、紡織、服裝、食品等傳統產業品牌化快速推進,“中國船舶工業第一城”、“鋼鐵物流第一城”、“中國腸衣城”、“液壓機之鄉”和“太陽能電動車之鄉”等品牌不斷做大做強。據統計,2007年沿江地區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有1.9萬個,是2002年的4倍,規模以上的工業總產值達到了2002年的8.5倍。
  進入橋港新時代,構建和諧社會新示范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如皋在沿江開發過程中,始終將維護、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以人為本,做到發展的成果普惠人民,著力把如皋港區建設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新示范。
  5年來,如皋城市建設步伐加快,面貌巨變。規劃11.8平方公里的港口新城,起步區5.76平方公里的建設框架全面拉開,現代化港口城市初具規模。未來海岸、海港新城等50多萬平方米商業房地產開工建設;海關聯檢大樓、公安、地稅、工商等行政配套工程即將竣工;汽車站、港城實驗學校、如皋技師學院、如皋港人民醫院等交通、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項目相繼建設;江蘇省沿江開發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落戶沿江;移動、電信、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全面到位;商務酒店、商務公寓、農貿市場等生活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到2010年港口城市人口將達到10萬人以上。
  在港口新城建設過程中,如皋始終將失地農民的安置、補償等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興建了130萬平方米的農民居民樓,通過安置房建設、拆遷補償、培訓就業、社會保障四位一體的保障體系,以城市住房換宅基地、社保換承包地等方式,40%左右的農民實現聚居,整理土地4000多畝,既維護了失地農民的權益,又拓展了發展空間。在醫療衛生保障方面,如皋在全省率先實行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保合一”,在蘇中蘇北地區率先實行農民養老保險貼補政策,在南通市率先實行大病救助和失業、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實現了規模企業用工必保、失地農民即征即保、農村五保應保盡保;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幫扶體系不斷完善。三個“率先”折射出了執政為民的發展理念,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
  天塹變通途,荒灘成港城。隨著蘇通大橋通車,如皋正在全方位融入上海1.5小時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大橋時代”,真正成為了上海的衛星城、后花園,同城效應日益明顯,接軌上海步伐不斷加快,“北上海橋頭堡”的區位優勢更加凸現;隨著如皋港國家一類口岸的開放,如皋發展全面進入“大港時代”,科學超前的發展規劃、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通江達海的深水港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如皋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如皋經濟社會真正進入了持久騰飛的新階段。進入大橋、大港新時代的如皋,必定將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再創一個令人矚目的新的奇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