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客運總站打造京塘高速精品班線
2008-10-23 16: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年來,京塘高速班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客流呈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實載率已達80%以上,周六、周日、節日期間加班不斷,這條班線已成為京津間道路客運的黃金線。
多元服務拉動京津互動
1998年2月28日,塘沽至北京高速豪華客運班線正式開通,為了打通首都人民來塘沽旅游的大門,為了讓更多的塘沽市民了解北京,塘沽站、趙公口站聯手打造了一系列優惠便民活動,“看大海、洗海澡、逛洋貨、吃海鮮”是塘沽客運站向首都市民發出的一道亮麗名片。記得塘沽客運站接待的第一批游客是趙公口站組織的朝陽區居委會的老太太團,她們花200元錢,走得好、吃得舒服、玩得開心,天津電視臺專題報道了“北京老太愛游塘沽”活動。同時在塘沽客運站推出的“百元逛京城”活動也吸引了大批塘沽人到北京游覽,這些活動的開展吸引了塘沽至北京兩地游客的互動,帶動了班線客流的激增,促進了線路的發展。
高速度的班線,高檔次的車輛,高素質的乘客,需要高質量的服務,需要高品位的環境,也應得到高收益的回報。京塘高速班線開通以后,為了提高車站的整體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塘沽客運站投資40余萬元專修了高速班線客運大廳,為旅客提供了舒適、優美的候車環境,提出了“讓旅客沒有出門的煩惱,只有在家的享受”的服務理念。大廳內設有擦鞋器、手機充電器、純凈水等免費供旅客使用。為了方便旅客出行,站里還專配了免費接送站班車,把來的旅客接進站,把走的旅客送出站,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便民優惠乘車辦法,如“五一”期間對勞動模范實行免費乘車,“八一”期間對軍人實行免費乘車,殘疾人節、教師節、重陽節、記者節等節日期間對特殊人群實行免費乘車,對長期乘坐班線車輛的客戶實行乘五次免一次優惠。中秋節期間向旅客贈送月餅,并開展旅客抽獎等活動,在班線開通周年紀念活動中不搞慶典,不搞儀式,拿出專項資金資助塘沽區的殘疾事業。
與鐵路“同步”
北京趙公口客運站、天津津宇客運公司、塘沽客運站三方共同投資打造京塘交通客運班線,為了打造這條班線,將其建成精品線,投資三方共同商定,每月召開一次碰頭會,研究解決班線運營情況,提出下步發展意見,這一做法效果奇佳,后來被石家莊、濟南等專線吸納,并在各省市客運系統引用。京塘高速班線在投資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被廣大旅客認可。截至1998年年底,這條班線已輸送旅客15萬人,實載率達41%,
1999年,天津開發區開通了北京的火車,這時有人犯了難,認為京塘班線必死無疑。而濱海客運總站認為津京間開通了火車是件好事,不僅方便了旅客,也確立了趕超目標,在與火車競爭中他們具有發班密度大,運行時間短,方便靈活等火車無法比擬的特點。
30個班次車輛往返不斷地奔馳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旅客選擇誰可想而知,為了同鐵路競爭,他們提前淘汰了五輛依維柯,設立了高速驛站,改進了服務設施,完善了服務功能。公路客運非但沒使京塘班線客流流失,反而使客流上升了10個百分點。
2007年年初,塘沽客運站遷址到了胡家園,京塘班線同樣遭受到了人們的懷疑,但經過努力,客流呈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京塘高速班線已走過了10年歷程,經過10年風雨的洗禮,經過一批又一批人的艱苦努力,而今這條班線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成為百姓的出行首選,經過10年的精雕細刻,越來越被群眾所喜愛,越來越被政府所重視,越來越顯現其成為塘沽連接北京的橋梁作用,成為濱海新區加快發展的樞紐。它所產生的社會和企業效益也是十分可觀的,通過開通這條班線,鍛造了企業精神和文化品牌,成為企業的寶貴財富。
客運站功能不斷完善
由于班線的開通,極大方便了兩地人民群眾的出行,促進了京塘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兩地旅游、餐飲、商貿、住宿、出租車等多個產業的發展,也為社會的穩定和職工下崗再就業作出了貢獻。北京也成為塘沽市民出行和旅游的首選地。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客對出行的需求不再是走得了,而是一系列的全程服務。延伸服務,一票到底,京塘高速班線的開通,促使濱海客運站功能不斷完善,服務不斷提高。良好的乘車環境需要高檔次、高品位的服務措施,促使站務人員必須掌握各類業務知識。與此同時,京塘高速班線也提升了車站檔次,促使他們必須加快車輛更新步伐,加大車站改造力度,提升車站的載體功能,使塘沽客運經營走上快車道。微機聯網售票、指紋報班、驛站配載、車站消毒等創造了多個全市第一。10年間,車輛、票款收入增加了10倍,線路增加了百余條,長途班線、高速班線大增,豪華型、臥鋪型車輛大增,豪華氣派的濱海客運總站于2007年1月18日投入運營,標志著濱海長途客運事業又上升了一個新高度。
進入2008年以來,濱海客運站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京津鐵路客運專線要延伸到塘沽,發班密度增大,速度也會更快。面對新的挑戰,他們說還是那句老話:“競爭是好事,競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競爭面前亂了方寸,沒了對策。我們的優勢還是方便靈活,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哪停就在哪停,哪里有人就到哪里發班,哪里有需求就上門服務到哪里。經濟發展了,法定節日增多了,出行方便快捷了,老百姓的選擇更多了,需要探索更廣泛的運營空間,比如滾動發班,靈活發班,靈活票價,平均結算,布線占點等多種運營新形式,讓公路客運的優勢更明顯,強項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