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頻繁跳槽為哪般
2008-10-21 13: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親愛的,我已經決定換工作了,去一個事業單位做媒介公關經理。”通過短信,王欣告訴她的同學兼閨中密友,就在前一天晚上,她接到那家單位的電話,問她愿不愿意過去工作。
這個電話,讓王欣一下子亂了心緒。去,或者不去,只有一天的時間考慮。2004年7月畢業后,王欣就到了現在工作的這家公關公司,從項目助理做起,去年9月,她榮升為該項目的負責人。但今年,公司沒再標中這一項目,做了一年半的業務突然停止,王欣覺得有點不太習慣。
王欣說,如果留在目前這個公司的話,年內工資應該還會上漲,可是工作比較瑣碎,而且工作內容也只是不斷地重復。跳槽的話,薪酬大致和現在持平,“但那兒畢竟是大公司,工作會比較穩定,而且媒介公關經理的職位更有挑戰性,我覺得,那里應該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跳槽只因當初選擇少
“其實我最初的夢想是做個職業新聞人。”王欣苦笑道,“只是當時工作真的太不好找了。遭遇了若干次打擊之后,終于有一家公司向我敞開‘懷抱’,于是,我就奮不顧身地一頭扎了進去。”
王欣說,當時和她一起被招聘到這個公司的還有6個畢業生,都是名牌大學的。一年后,就有3個人辭職走了,一個去了一家更大的公關公司,一個應聘報社成功,轉行當了記者,還有一個被他的客戶公司看中,高薪挖了過去。“事實上,我剛開始根本沒有跳槽的想法,但如果有一個更好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你愿意錯過嗎?”王欣說,她現在特別理解那幾個跳了槽的同事,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據王欣說,畢業至今,她的30多個同學選擇重新擇業的有半數左右,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為原工作無所事事;有的因為忙得要死,天天加班;有的因為工資奇低;有的則因為專業完全不對口……“現在想想,當初找工作的時候什么都不懂,有公司愿意接納自己,就感激涕零,哪敢提什么要求”。
另據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一項針對2004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95%的應屆畢業生工作一年要跳槽,60%的畢業生對現有工資不滿意,表示想跳槽。
對此,職業顧問稱,大學畢業生從校園出來,對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是很清晰,會在工作中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換工作是可以理解的。長期負責學生工作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工部部長李庚也表示,隨著大學畢業生的逐年增多,大學生找工作成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一塊心病。很多學校為了提高一次就業率,也提倡學生“任何機會都要把握”,因此就造成一些人為就業而就業的情況。
職業顧問認為,高校畢業生工作一兩年后,如果有更好的機會或更合適的職位,對于這種跳槽,她是持肯定態度的。“而且,現在很多單位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簽,并不存在違約情況,我覺得社會應該對大學生寬容一點,其實他們也不容易。”她說,大學生頻繁跳槽的根本原因是社會機制問題。現在很多企業招聘時都明確要求要有工作經驗的,因此,很多大學生只能先找個單位練練手,等有了工作經驗再選擇跳槽。
頻繁跳槽只因不想委屈自己
小夕是王欣的大學同學,不僅聰明還很勤奮,再加上有一雙善于捕捉機會的眼睛,當大家找工作還一點兒眉目都沒有的時候,她就開始在一家名氣很大的都市報實習,領著實習工資和稿費,逍遙地度過了那段很多人不堪回首的歲月。
畢業后,她順理成章地成為該報記者。就在大家艷羨不已時,突然傳來了小夕辭職跳槽到某門戶網站的消息。后來,大家才知道,小夕辭職是因為與領導吵架,她的新聞理念、寫作風格,都與領導的要求格格不入。
然而,兩個月后,又傳來了小夕辭職的消息,這回小夕給出的理由是:“自由慣了,不喜歡坐班,不喜歡僵硬的管理體制。”再后來,小夕又去了一家專業媒體。聽她說,工作很輕松,但“沒勁,閑得都快‘發霉’了”。大家關心的是,這樣一份“沒勁”的工作,小夕還會堅持多久?
小夕說,她也經常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選擇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她也不喜歡頻繁跳槽,只是,她不想委屈自己,或者說,不想浪費自己的生命。“我相信,我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小夕認為,以后工作的時間還很長,因此年輕的時候多換幾份工作并沒有壞處,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擅長做什么,這對以后的工作很有益。
小夕的觀點,得到了一些同齡人的認同。同樣是畢業不到兩年就換了3份工作的盧麟認為,在不同的單位,他感受到不同的企業文化、體驗到不同的工作狀態。更何況,3份工作讓他收獲了更多的友誼和閱歷,這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說,他還會不斷嘗試,不斷改變,直到找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對此,人力資源專家認為,以前畢業生們對跳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即使擇業失敗也會暫時委屈自己,因此很少出現剛剛就業就頻繁跳槽的現象。而目前的現象是青年人自主意識回歸的表現,他們把有計劃地跳槽看作一個逐漸改善個人生存環境的過程,這表明現在的年輕人規劃自己職業發展的意識很強,主動將自己置于流動的市場化的競爭狀態,這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但她同時也認為,年輕人比較容易眼高手低,或者對工作稍有不滿就想辭職,這樣就有點物極必反了,“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去做,最好等有一些經驗積累后,再換另一個單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