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金融將成北美下一場“次貸危機”?
2008-10-20 12: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汽車金融將成北美下一場“次貸危機”?
北美汽車金融業或將引發次貸危機之后的另一場危機。
美國家庭習慣性地使用汽車信貸業務,并造成80%的汽車消費由汽車金融來支撐的局面。過于寬松的汽車金融業務制造了北美車市的繁榮,但在當前金融危機導致的信貸緊縮政策沖擊下,美國汽車工業卻正在品嘗汽車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帶來的苦果。
北美車企陷入困境
10月17日,通用汽車的股價定格在了6.40美元,較之前一交易日上漲了2.9%,而在最近一年內,這家公司的股價已經跌去了74%。與當日略微回暖的股價相對應,在整個北美地區,通用汽車正在推出一則新廣告,廣告內容旨在鼓勵大家繼續購買汽車,如果擔心信貸問題的話,那么通用汽車和經銷商們將為客戶解決這一問題。
“對于購買某些2008款車型的消費者,通用汽車將提供最多6000美元的現金折扣。”通用汽車發言人約翰·麥克唐納對媒體表示。
新一輪的促銷計劃將從北京時間10月18日開始,通用汽車表示,假如經銷商銷售了一輛沒有獲得GMAC(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汽車信貸的車,將額外再獲得250美元的現金獎勵。以上措施起碼在銷量上讓通用汽車變得更好看。
據權威汽車市場調研機構J.D.Power估算數據,10月份美國汽車日均銷售量將出現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金融危機也使汽車金融公司不斷縮減信貸規模。在此前的9個月中,美國汽車市場累計銷量下降13%,單是9月就下降了27%,月銷量已經跌破100萬輛。
在這一瘋狂的跌幅中,通用汽車與眾多競爭對手相比下降最少,為16%。同期其他主要廠商中,福特跌34%,克萊斯勒跌33%,豐田跌32%。通用汽車這一成績的取得,與積極的市場激勵計劃有關,為讓更多消費者能夠通過汽車按揭的方式購買汽車,通用汽車正在每月失去10億美元的現金,而一向為通用汽車提供汽車信貸服務的GMAC卻袖手旁觀。
GMAC在10月14日宣布,將限制公司為任何汽車信貸提供再次抵押擔保服務。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這家公司就不斷收緊自己的口袋。
作為緊縮信貸規模的一項措施,10月以來,GMAC還宣布對消費者進行評級,只有評分達到700分以上的消費者,才有可能獲得該公司的貸款。而這一消費群體將只占購買需求總人數的42%,顯然這一苛刻的評級標準不能滿足通用汽車的銷售目標。
今年上半年,GMAC為通用汽車提供了43%的信貸,而上個月這一數字降到20%。“對于汽車產業來說,這是雙重危機,一方面是銀行業的流動性匱乏帶來的信貸危機,另一方面是石油價格高企帶來的危機。”通用汽車副董事長鮑勃·魯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實際上,支撐美國汽車業50多年來不斷走向繁榮的也是以上兩個因素,低廉的油價和寬松的貸款。以GMAC為例,公司成立89年來,全球貸款總額達到1.3萬多億美元,車輛總數超逾1.58億輛。
汽車金融成導火索
和此前美國在房屋信貸領域過于寬松的信貸門檻而導致的大量壞賬一樣,各大汽車金融公司也長期采用低息、免息方式、零首付等層出不窮的招數來吸引經銷商和客戶。美國社會崇尚的過度提前消費無疑成為車市危機的導火索。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之后,美國汽車市場開始供大于求。2000年,美國汽車產量超過2000萬輛,而銷量只有1730萬輛左右。2005年至2007年,在北美市場,僅福特一家公司,平均每年壓在經銷商的存貨達到61萬輛,同期在歐洲市場是32.7萬輛。
為了爭取市場份額、出清存貨和回籠資金,并制造更多的消費需求。福特汽車信貸公司開始為二手車提供租賃服務,也開始向信用不良客戶提供貸款。2001年后,它又推出了零利息貸款、無需現款支付以及推遲還貸等措施,以刺激汽車消費。
當制造業利潤不斷降低的時候,各大車企和經銷商發現,汽車金融本身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利差成為主要的獲利來源。這一發現也導致北美車廠將研發的主要精力放在大排量的皮卡和SUV上,這些車價格更貴、貸款額度更大。在市場景氣時,能夠牟取更高利潤,而市場不景氣時,車企通過放貸本身也能保持利潤率。
汽車信貸的存在,讓價格昂貴的大排量汽車可以通過租賃和零利息貸款等手段存在下去,從而造成一種虛假繁榮,雖然各大車企都看到了這一市場需求的萎縮,看到汽油價格的逐漸高企,也照樣心存僥幸。
當油價在每桶150美元下方徘徊時,上述汽車信貸泡沫終因成本問題而破碎。價值鏈條一旦斷裂,消費者無力償還而產生的壞賬,經銷商存貨導致的資金鏈緊繃,制造商車型轉型帶來的成本壓力,三大因素集聚效應同時爆發,汽車領域的信貸危機隨之產生。
據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全球汽車銷量5810萬輛,下滑0.3%,而年初的預計為同比上升3.5%。這將是全世界汽車銷量8年來首次出現下降。預計2008年全年美國汽車銷量將從2007年的1615萬輛減至1400萬輛左右,這將是15年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