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港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成就
2008-10-18 2: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欽州港原是幾條小漁村,人口很少,不通電、不通路、缺淡水。早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把欽州港規劃為中國“南方第二大港”。解放后,1959年廣東省曾組織力量對欽州港進行過大量的勘測工作。后來,由于欽州地區歸屬的變更及海防建設的需要,欽州港作為軍港一直未能開發。1992年,欽州人民開始自籌資金建設欽州港。1994年1月欽州港兩個萬噸級起步碼頭建成使用。同年6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欽州港一類口岸。1996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欽州港經濟開發區。1997年6月國務院批準欽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1999年,自治區在南北欽防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把欽州港定位為臨海工業港。
國家批復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及欽州保稅港區申報成功后,開發區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推進臨海工業主戰場建設,大力發展石化、能源、漿紙、糧油加工、治金、船舶修造六大支柱產業,盡快把欽州港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最主要的大型臨海工業區,成為泛北部灣區域的核心工業區、環北部灣沿海產業組織中心。
1、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
開發區成立10多年來,GDP和財政收入以年均兩位數以上的速度增長。1996年至2007年累計完成GDP74.03億元,年均遞增41.36%;累計完成財政收入12.87億元,年均遞增73.5%;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1.81億元,年均遞增34.1%。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0.18億元,同比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3.9億元,同比增長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3億元,同比增長63%;財政收入完成6億元,同比增長151%;外貿出口完成1.3億美元,同比增長127%。
今年1至9月,欽州港經濟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1.5億元,同比增長64.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04億元,同比增長129%;財政收入完成69.3億元,同比增長53.13%。這些成績說明,開發區在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2、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港口建設方面,欽州港10萬噸航道將于今年竣工,已建成碼頭泊位2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港口吞吐能力達到2400多萬噸。鐵路和公路方面,形成了完善的鐵路和高等級公路運輸網絡。供水方面,現日供水能力已達5.5萬噸,大風江調水工程和原水輸水一期工程、郁江調水工程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可達120萬噸。供電方面,建成了220KV輸變電工程,500KV變電工程今年可投入使用。通信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設施也得到不斷完善。
3、初步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造紙、治金、糧油加工為主的大型臨海工業框架
10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開發區大力推進臨海工業建設,工業項目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自1999年第一家臨海工業項目明鑫食用磷廠投產以來,已有26戶工業項目落戶開發區,總投資400多億元。目前,開發區已建成投產的工業項目有東油瀝青、新天德能源、大洋糧油等19個。在建工業項目7個,其中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金桂林漿紙一體化工程、欽州燃煤電廠3個為國家級重大項目。預計2010年,開發區工業產值可達800億元,稅收可達60億元。同時,一批工業項目正在加緊開展前期工作,臨海大工業所產生的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逐步形成。
燃煤電廠、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廠、金桂林漿紙一體化工程三個國家級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展順利。
(1)國投欽州燃煤電廠建設情況。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8日,由國投電力公司和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69∶31的股權比例投資組建的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欽州燃煤電廠的建設與經營。欽州電廠建設規模計劃為2臺60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和6臺1000MW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總容量為7200MW,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設兩臺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總投資47.17億元。1號機組已于2007年7月并網發電,2號機組也于2007年11月2日正式投產。目前,總投資約60億元的2臺1000MW機組二期工程項目各項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2)中石油廣西1000萬噸項目建設情況。中石油廣西石化千萬噸煉油項目是廣西目前投資最大的單項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3億元,年加工蘇丹原油1000萬噸。項目建設主要包括10套煉油立體生產裝置以及鐵路專用線、碼頭等配套工程。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向西南市場穩定地供應汽油、柴油等輕質油及液化石油氣、聚丙烯等石化產品,每年可直接產生400多億元工業產值、30多億元稅金。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今年已全面進施工高峰期,到目前,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9.81億元。項目的聯合裝置區、儲運區、輔助生產及公用工程施工全面展開,其中常減壓裝置、中央控制室、硫磺回收裝置、聚丙烯裝置、制冷站及柴油加氫裝置的管線和設備安裝進入沖刺階段;原油罐區、中間原料罐區、成品油罐區、液化石油氣罐區等主體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試水、防腐作業等施工;10萬噸級碼頭工程已竣工。為實現“1211”目標,向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獻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廣西金桂紙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情況。由金光紙業(中國)投資公司和欽州市華暉林業有限責任公司按95:5持股比例合資建設的廣西金桂紙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預計達到85.5億元,年產30萬噸熱磨機械木漿和60萬噸食品級白紙卡,實現利稅8.5億元。該項目以桉樹為主要原料,預計原料林需求將達105萬畝。截至目前,1至9月完成投資9.4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3.4億元。項目的水泥攪拌站、施工期用電電網、地磅站、3臺500kW、2臺800kW施工期應急用柴油發電機系統、機修車間、電儀修車間等子項工程已建成。此外,作為與“1211”出漿密切相關的項目主要生產線第一化機漿車間的土建主體結構、屋鋼梁、行車梁、外墻體砌筑已完成,正進行內墻抹灰;部分設備基礎施工、車間內桶槽定位裝設也已完成。7月底國外技師派駐現場,部分開箱檢驗完畢,開始安裝設備。截止8月底,已安裝31箱制漿設備,重達200多噸。
4、保稅港區建設取得較大進展
規劃中的保稅港區平均縱深約2.5公里,主要布局碼頭作業區、保稅物流區、保稅加工區和管理服務區4個功能區。深水岸線約4.6公里,規劃建設集裝箱泊位10個(8個10萬噸級、2個5萬噸級),設計年吞能力6400萬噸。
目前欽州保稅港區的規劃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保稅港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已通過自治區評審;至今年9月份,欽州港大欖坪工業區吹沙填海一期工程1.9平方公里吹填區現已完成工程量的84%,吹填量達1600萬方,1.9平方公里陸域基本形成;欽州港大欖坪2個10萬噸級深水泊位完成投資33278萬元(含機械設備),其中1個泊位已進入主體結構安裝階段,另1個泊位的碼頭基槽開挖完畢,預計2個泊位于明年6月前全部建成;欽州港10萬噸航道擴建工程已完成投資10700萬元,疏浚量基本完成,預計今年10月完工,11月全線通航;長5.5公里、直通保稅港區的大欖坪二號路已完成填土125萬方,強夯16.3萬平方,挖方9萬方,吹砂100萬方,挖路床4000米,排水管溝槽800米,級配層約1公里,累計完成投資7102萬元,目前進入路面及其它水電配套工程施工階段,預計今年底全面竣工通車;全長9.1公里,總投資2.43億元的欽州港至大欖坪鐵路項目已開工建設,東港區段已全部完成征地工作。
欽州保稅港區一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為保稅港區一期工程于明年底封關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
開發區積極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不斷完善招商策略,突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機制和方式,擴大對外開放,重點引進各類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參與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到目前為止,開發區累計引進100多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400多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6個,碼頭倉儲物流項目41個、房產經營類項目17個。新加坡、印尼等東盟各國以及美國、英國、荷蘭、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開發區投資項目10多個,合同總投資近12億美元;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印尼金光集團和新加坡來寶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搶灘登陸開發區投資開發置業。
6、現代服務業及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圍繞發展大旅游目標,開發區大力加快以七十二涇為中心的濱海旅游風景區建設,努力把七十二涇建成以休閑度假為主題,融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科普考察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區,松飛嶺度假服務區項目已基本建成。現代物流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建成各類倉儲面積131.78萬平方米,加上口岸、碼頭、航道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功能不斷完善,港航服務業正在蓬勃興起,現代化港口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四大商業銀行均已在開發區設立營業機構并積極開展業務,支持臨海工業建設。
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教育方面,10多年來,已從建區前的3所村校發展到7所全日制小學和一所完全中學,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建成了市一醫院分院和濱海醫院等2家具有一定規模、門類較齊全的醫院,開發區的醫療衛生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文化、體育等方面的設施也不斷完善。
7、為民辦實事力度不斷加大
開發區工管委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富民為重、利民為大、安民為要”的執政理念,以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辦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近年來,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為農村(社區)群眾辦好事實事,項目涉及辦公樓建設、回建房建設、道路建設、水利設施建設和優撫救濟等方面。今年以來,開發區共投入2000多萬元,組織實施了永久回建房建設、社區道路硬化工程、人飲工程、電改網工程、廣播電視和網絡村村通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清潔工程、學校基礎設施工程等八大 “惠民工程”,使開發區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盧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