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變相減產新基地投產推遲“讀秒”
2008-10-16 9: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協商
現在的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比其他的國內鋼鐵老總們更猶豫。
在國內的其他鋼廠都決定采取減產、限產的方式過冬的時候,朱繼民坦言“我們還在觀察形勢,還不好下判斷是否減產。”盡管此前有報道稱,首鋼已經與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達成共識,整體減產20%左右,而目前真正決定首鋼產能大小的卻是尚未投產的首鋼京唐鋼鐵廠。首鋼京唐鋼的485萬噸的生產能力將在首鋼的整體產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了解,首鋼京唐鋼鐵廠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一期一步工程進入投產準備階段,之前定為10月18日投產,目前推遲到年內投產。
在巨大的成本和需求疲軟的壓力下,首鋼京唐鋼項目投產也開始推遲“讀秒”。
變相減產之舉
事實上首鋼是今年我國最早減產的企業,為了保證北京西南方向的空氣質量,首鋼壓產400萬噸,奧運期間,再次進行了極度壓產的措施。整個第三季度,首鋼的生產運行標準是20萬噸的產能。
在配合著奧運環保減產的同時,首鋼也有自己的戰略考慮。以奧運會為契機進行產能轉移,進而將廠址舉遷唐山曹妃甸,這也符合我國鋼鐵產業向沿海布局的整體趨勢。
2004年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首鋼搬遷方案。此后,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到首鋼京唐公司鋼鐵廠建設工地視察調研,對項目建設作出重要指示。首鋼京唐鋼各項工程也都按進程順利進行,焦化廠已經率先投產,而主體工程項目投產卻推遲到年內。
在首鋼每年一次的“三創”(創新、創優、創業)經驗交流會上,朱繼民透露,各類鋼材價格不斷下降,已擊穿首鋼今年九月設置的盈虧平衡點。“如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將面臨鋼鐵業整體虧損和難以支撐的風險。”
據了解,首鋼各類鋼材價格從今年的最高點下降了800元~2400元/噸不等。目前的價格已回落到3400元~3600元/噸左右,而卷板的價格在3500元/噸左右。
“以往鋼材價格下跌30~50元/噸都能贏得市場,但現在不管下調多少都沒人接納,首鋼冷軋鍍鋅薄板廠、順義冷軋廠目前都處于虧損狀態,”朱繼民說,目前鋼鐵企業對整個行業的趨勢已經達成共識,與其生產一噸鋼材虧損1000元,不如采取措施躲避鋒芒,如果市場真的沒有改觀的話肯定會減產。
此前,首鋼已與華北地區幾大鋼廠達成共識,整體產能減少20%。“降價促銷、減產過冬將成為常態。”朱繼民明確提出,減產是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需要。
在此論調聲中,首鋼的推遲投產似乎是也是變相減產之舉。
產能過剩之憂?
按照首鋼京唐鋼總體發展定位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在2010年首鋼京唐鋼在鋼鐵業和綜合經濟實力方面居國內一流、到2020年成為國際型的大型企業集團,進入世界五百強。
朱繼民在謀劃首鋼京唐鋼時提出,首鋼這次搬遷調整立足于實現全新的布局調整、產品結構的全面優化,達到循環經濟打造新的機制。
按照原計劃,2008年底首鋼京唐鋼產能將達到485萬噸,2010年將達到970萬噸。此前首鋼在奧運會期間壓縮的產能會在新廠得到釋放,完成首鋼全年的產能計劃。
但此時巨大的成本和需求疲軟的壓力讓朱繼民有點舉棋不定。同時,“首鋼整體搬遷至河北曹妃甸的新鋼廠,面臨還貸、折舊壓力,令新鋼廠運營風險加大”。
此前,寶鋼公司總經理伏中哲分析認為,2009年由于國內新增產能如鞍鋼鲅魚圈和首鋼曹妃甸鋼鐵基地的影響,供給會有所增加,板材產品可能會出現結構性過剩,但高等級產品依然會維持供求平衡。
中原證券分析師胡皓也提醒,鞍鋼鲅魚圈、首鋼曹妃甸等諸多寬厚板項目的投產,2010年后該產品有產能過剩的風險。
“應該辯證看待目前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目前在國內各大鋼鐵企業紛紛減產、限產的情況下,并非存在過分的產能過剩。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經濟增速回落,鋼材需求減弱所致。”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忠普認為,今年的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以鞍鋼鲅魚圈、首鋼曹妃甸等板材項目,由于此類項目由于對資金需求較高,因此產能集中釋放的壓力并不大。但在當前市場需求減弱的情況下,首鋼京唐鋼的新產能投產確實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