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受損消費仍穩定 深圳應對金融風暴未雨綢繆
2008-10-13 11: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金融海嘯席卷全球,一時間急流洶涌,其殺傷力、破壞力之強為歷史罕見。 在此金融風暴中,中國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作為中國金融重鎮和出口大市的深圳,外向型經濟特征尤其明顯,市場化、全球化程度亦高,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到底受到了什么樣的影響?沖擊面有多大?影響程度有多深?深圳的相關行業和企業,能否順利渡過危機?能否化危機為轉機?這些,都是我們亟待尋求的答案。
近日,本報記者兵分多路,深入采訪政府官員、經濟專家、行業權威以及企業負責人,剖析現狀,預測前景,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給讀者呈現一幅較為清晰的經濟運行圖景,同時,我們綜合權威專家們的意見與建議,也期望能給相關部門、行業、企業提供及時而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今天,我們推出這組系列報道的第一篇。
“家里買的友邦保險怎么辦,到底退不退”這是近段時間以來一直困擾沈力的難題。三年前,家住桃源村的沈力給全家人在友邦保險投保養老、意外等保險,目前保險金額已超過6萬元人民幣。而源自美國的金融海嘯卻讓沈力憂心忡忡:友邦保險受其母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的財務黑洞影響,他未來的養老錢會否無虞?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和沈力一樣,對大洋彼岸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避之不及。看上去似乎遙不可及的美國金融海嘯,不僅瞬間席卷所有金融市場,而且其破壞力直搗企業、家庭、個人,影響也越來越具體。于是,大家不得不放眼遠望,密切關注。
普通市民尚且如此,作為中國的金融重鎮與口岸大市,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的深圳又將如何?
采訪中,多位專家毫不避諱談起美國金融海嘯對深圳經濟的影響,大到金融、汽車等行業,小至家庭理財、日常支出。一位專家如此比喻:如果說美國金融危機是一場大火,與深圳毗鄰的香港被燙得身上起泡,那么,深圳則至少被燙紅皮膚。
深圳經濟基本面向好
統計表明,今年以來,深圳經濟發展速度雖然放緩,但總體質量仍然良好。在此條件下,金融海嘯對深圳經濟的影響在目前階段相對有限。但從長遠看,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經濟的危機將不可避免地向實體經濟傳導,深圳的部分行業、企業亦將受創。
7日上午,記者前往市貿工局采訪時,該局各主要業務處室負責人正在開會。該局副局長殷勇對記者表示,看好深圳經濟,對深圳經濟充滿信心。
支撐殷勇論點的,是深圳良好的經濟基本面。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除外貿進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外,深圳工業貿易經濟形勢繼續好轉,工業增加值增速穩步提高,外商投資穩步增長,商貿流通市場活躍,電力供應狀況進一步改善。
值得慶幸的是,盡管全球經濟大環境對深圳工業貿易影響明顯,但是,從目前掌握的情況分析,深圳經濟發展的基礎依然較好,優勢依然明顯。數據為證:深圳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增速繼續回升。今年1至8月,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8.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3.4%,同比增長超過18%,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7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工業產值5829.97億元,同比增長15.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8.3%。
同時,外商依然看好深圳投資環境,顯示出對深圳經濟的信心。
來自商務部的反饋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深圳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459個,同比增長3.3%,合同外資52.22億美元,同比增長29.6%,較去年同期增速大幅提高14.9個百分點;實際使用外資25.9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較去年同期增速提高10.4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雖然目前的數據都是前8個月的,但是,深圳就如同一個年輕人,只有當自己身強體壯的時候,才能提高抗擊風險的能力,無論這壓力、風險來自哪里。
事實上,自年初開始,深圳就加大了固定資產的投資力度。年初,深圳已確定重大建設項目292個,總投資超過4881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41個,年度投資400多億元。這些重大項目都和國計民生相關聯,不僅能拉動經濟增長,還能改善城市功能,增進民生福利,提高生活質量。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站、大運中心、濱海醫院等項目均在全力推進。
此外,為促進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與先進制造業共39個項目至今年8月已完成投資4.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5%。孖洲島友聯修船基地等3個竣工項目近期都將進入竣工驗收、設備總裝及投產準備階段。19個續建項目中,比亞迪汽車、邦凱科技園等近半數項目順利推進,投資完成超過年度計劃的70%。
在政府高舉投資大旗之時,企業投資方面也在發力。今年1至8月,全市共完成技術改造項目核準備案370項,項目總投資79.41億元,同比增長10%。共完成工商業技術改造投資49.38億元,同比增長23.1%。
外貿出口受影響
盡管深圳經濟基本面向好,但是,外貿出口這駕拉動深圳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三駕馬車之一卻正在“喘氣”:受金融海嘯影響,深圳出口形勢趨向嚴峻。
據統計,今年1至8月,深圳外貿出口1135.9億美元,同比增長8.8%,較去年同期增速顯著下滑20.1個百分點。一家出口服裝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由于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公司的出口受到很大影響。”顯然,服裝紡織品出口下降,也降低了深圳出口增速。
“今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原因,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但定死的價格是不能隨便漲的。如今美國又發生了金融危機,未來接單要更加謹慎了。”一家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小企業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意還是要做,重要的是要想辦法避免風險。”
正在上海開行業大會的深圳市玩具協會秘書長劉艷芳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采訪。據她介紹,盡管今年1至8月玩具出口在增長,但企業普遍反饋訂單量比去年減少。美國是深圳玩具出口的第一大市場,由于消費預期減緩,由此帶來了企業對未來出口的不確定性。 專家指出,美國和歐盟是深圳重要的貿易伙伴,如今,美國爆發的金融海嘯不斷向歐盟蔓延,以美國和歐盟為主打市場的深圳出口企業,普遍會受到影響。但是,企業受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還有待觀察。但有一點很清晰:凡是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遭遇的影響將比較大;而科技含量高、品牌優勢明顯、產品附加值高的企業受影響較小,產業鏈上、中游企業受影響相對會較小,開拓國內市場較早的企業所受影響也相對較小。
桂峰表業是一家高技術含量、以加工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由于工作量飽和而不再接受訂單,以保證品質和貨期。桂峰表業掌舵人楊一軍告訴記者:我們主要與品牌手表合作。桂峰可以為客戶提供研發設計、生產、檢測、裝配、包裝一條龍的服務,加上優良的設備和快速的生產能力,所以只為需要高質量、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服務。
事實上,由于深圳出口企業大多一直位處全球化的風口浪尖,所以也相應具備了一些抗風險的經驗。但是,此次美國金融海嘯來勢兇猛,影響面不斷擴大,以至于深圳部分實力較強的出口企業也明顯受壓。為應對風險,不少企業謀求加強企業管理、提高技術含量、提高生產效率,以消解不利因素。據深圳市捷永(星皇)鐘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益芝介紹,星皇通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嚴峻的出口形勢下,依然保持了穩步上升。
“深圳市場經濟發達,尤其是民營企業,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在大幅提高。”這是不少接受采訪的專家與企業家的共識。事實上,在美國金融海嘯之前,深圳出口企業也曾遭遇技術壁壘等困難,并在突破困境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市場嗅覺日益靈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深圳出口的大起大落。
一位出口企業負責人為自己打氣:只要能撐過最黑暗的日子,歷經國際風雨的深圳出口企業一定會迎來美好明天!
消費市場持續穩定增長
當外貿出口遭遇困境時,深圳消費市場穩定增長。據統計,今年1至8月,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9.65億元,增長18.9%,較上半年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批發與零售業零售總額1291.47億元,同比增長18.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8.18億元同比增長21.6%。商品銷售總額3620.65億元,同比增長13.7%,商品批發銷售總額2329.18億元,同比增長11.2%。
10月5日,美國金融海嘯泛濫,全球股市風雨飄搖。這一天的深圳,依然迎來了黃金周連續多日的消費熱潮。在景田南片區,西湖春天等餐館的包房早被預訂一空。這樣的旺盛景象,與平日并無區別。據統計,“十一”黃金周期間,深圳餐飲業營業額比平時增長一倍以上,用餐高峰普遍比平時延長了一個多小時。傳統酒店、酒樓及各種休閑主題餐廳如酒吧、咖啡館、茶餐廳等的客流顯著增加,尤其是以大型商業中心為依托的飲食圈、以商業街或客流密集區為依托的食街,如華強飲食圈、東門美食圈等人流如梭,熱鬧非凡。
據市貿工局對部分重點零售企業的監測,“十一”假期,深圳12家大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9.4%。華潤萬家、沃爾瑪、家樂福、天虹商場、歲寶百貨、茂業百貨、順電、人人樂和西武等大型購物廣場、連鎖百貨、超市節日期間銷售勢頭顯著高漲。深圳書城七天假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9%。金銀珠寶、進口食品、新穎服飾、通訊器材等商品持續熱銷。
對于此種現象,有專家分析認為,“十一”黃金周期間,深圳購物、餐飲消費掀起的熱潮表明,美國的金融海嘯并沒有降低深圳人的消費預期。
充分估計困難防患于未然
“無疑,深圳正通過擴大內需、加大投資力度的方式來彌補出口需求下降的影響。”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深圳對于困難要有充分估計,由于歐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受到了美國金融危機的沖擊,這將導致全球需求下降,生產過剩的大趨勢很難改變,對于即將到來的漫長而痛苦的經濟調整,深圳要早做準備,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拖入海嘯深淵。
事實上,政府部門已經在行動。國慶長假一過,記者立即趕到深圳市貿工局采訪。在市民中心3樓,市貿工局有關負責人正在組織各處室負責人集體討論深圳經濟運行情況。他們紛紛表示:深圳經濟基本面向好,我們對深圳經濟有信心。
據悉,該局正密切觀察美國金融海嘯造成的影響,高度關注深圳對美出口和對歐盟出口形勢的變化。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會充分估計困難。”目前,深圳電力新增容量數比消戶容量數高17%,容量長大于消,充分說明目前深圳工業仍處于良性發展。
深圳市政府層面的努力有目共睹:自從去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人民幣升值、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出口退稅率調低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劇增,尤其是部分來料加工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低企業以及外貿出口企業,直面生存壓力。對此,深圳市政府早預早立,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扶助企業,讓企業勇渡難關。
“在應對全球性經濟危機方面,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經和正在積累經驗,這對于深圳經濟的發展,無疑是最大的利好。對于深圳企業而言,自出生之始就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游泳、鍛煉,抗風險能力也在增強。雖然美國金融海嘯破壞力很強,但我們也要學會在危機中找轉機,比如政府部門在加大投資的同時,也可以制定相關政策,進一步刺激內需。”專家建議。(記者 魯 軍 劉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