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都:打造鞋業“一都兩園” 構建產業承接廣闊空間

2008-10-12 11: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回溯到兩年前,對于中國西部城市的鞋業,是“群雄逐鹿”的新開始,這年,一個嶄新的詞匯“東鞋西移”攪動了平靜多年的競爭格局。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成都,作為中國的女鞋之都,沒有絲毫畏懼,有的只是興奮。“一千多家鞋業生產企業,年產值上千億元”,20年的鞋業發展史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讓成都承接鞋業產業轉移底氣十足。不過,這僅僅是參與競爭的通行證。 

  在興奮中,成都鞋業更多的是靜心思索承接產業轉移的“成都方式”。2006年,成都市政府提出“一都兩園”建設模式,即在武侯區建貿易研發的“都”,在崇州、金堂建生產園,通過產業升級換代,滿足東部沿海鞋業轉移的不同需求。 

  時間過去兩年,通過打造“一都兩園”的產業平臺,康奈、紅蜻蜓、百麗、意爾康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紛紛在武侯、金堂、崇州等地設立了訂單生產基地。成都用行動證明,成都是中國鞋業“東鞋西移”的最佳承接地。 

  2008年,國際鞋業“西鞋東移”的趨勢加劇,成都已經搶先行動,提檔升級后的武侯區中國女鞋之都已經瞄準意大利、西班牙等鞋業強國,開始了走進國際市場的突圍之戰! 

  機遇:國內“東鞋西移” 國際“西鞋東移” 

  當前,中國鞋業格局正發生歷史性的轉變。隨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作為傳統產業的制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即“東鞋西移”的趨勢已十分明顯;而與此同時,國際品牌鞋業積極拓展中國市場,品質國際化、生產本地化、渠道中國化是國外鞋業公司打開中國市場的必然道路,“西鞋東移”趨勢逐漸顯現。 

  “東鞋西移”:承接時機成熟,條件具備。隨著廣東等地方政府對鞋企采取產業結構調整政策,作為擁有西部最完善的鞋業配套體系,有充沛的勞動力資源的成都,成為東部沿海鞋業的首選。2007年初,成都本地承接廣東的訂單迅速增加。根據鞋業發展規律,訂單轉移之后,工廠的轉移即將出現。 

  “西鞋東移”:承接態勢初顯,前景廣闊。國際品牌鞋業積極拓展中國市場,“品質國際化,生產本地化”是必由之路。成都,具有多年外銷生產傳統,作為西部特大商業中心城市,完全具備承接“西鞋東移”的良好基礎和市場環境。事實上,很多企業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世界鞋業采購商巨頭美國派諾蒙公司,已由訂單轉移進入了研發和生產基地轉移。臺灣、福建、溫州等制鞋企業在武侯建立了研發、生產、貿易、物流基地。康奈、紅蜻蜓、百麗、意爾康等企業紛紛在武侯、金堂、崇州等地設立了訂單生產基地。 

  優勢:三次變革帶來的產業升級 

  成都鞋業產業絕大部分集中在武侯區,其發展在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革,經過多年發展,成都市已成為中國鞋業版圖上重要的一極,成為中國鞋業的“三州一都”的“都”。 

  產業基礎:1997年至2002年,是成都鞋業“搬遷放量”階段。成都鞋業從傳統集中地的漿洗街一帶開始向外搬遷,金花、簇橋和雙楠成為新的鞋業聚集區,鞋廠從小作坊向作坊式工廠轉變。2002年至2006年,“集約發展”階段。隨著鞋都產業園的形成以及周邊配套市場相繼落成,武侯鞋業的集群能力迅速提高,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2006年至今,是成都鞋業“升級換代”階段。由武侯區人民政府和成都置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責任公司,從2004年開始對“中國女鞋之都”這一品牌進行實質化運作。憑借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勢頭,2006年1月,成都市武侯區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正式聯合授予“中國女鞋之都”稱號。此后,成都鞋業產業又突飛猛進,不少大中型企業開始脫穎而出,成都鞋業開始在新的起點邁上新的征程。正是在這一時期,受勞動力價格上漲、土地能源資源緊缺和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向,鞋業“東鞋西移”局面開始加劇,眾多鞋企開始向中西部轉移,新的歷史機遇來了。 

  “一都兩園”:為東部鞋業調出新空間 

  東部鞋業的轉移,不單單是生產車間的轉移,同時還需要完善的上下游配套,轉移的還有更高層次的產品貿易、研發。除了地理、資源、人力等優勢,成都靠什么吸引東部企業? 

  2006年,成都市政府提出“一都兩園”建設模式,即武侯建都,崇州、金堂建園,充分滿足了產業升級換代過程中的需求。目前,武侯區正積極打造“五中心一基地”,即貿易中心、品牌展示中心、研發設計中心、人才培訓中心、信息及中介服務中心和一個知名品牌企業生產基地,形成產業配套齊備、功能齊全、與國際接軌的產業平臺,培育鞋業產業“腦中心”,帶動整個鞋業產業的發展。 

  由四川西部鞋都公司和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公司共同運營的中國女鞋之都·品牌企業基地是“五中心”的核心示范區,它的建設和發展解決了產業鏈上下游除生產外的幾乎所有功能配套問題,為承接國內鞋業“東鞋西移”和未來國際鞋業的“西鞋(指以歐洲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品牌)東移”、為支持成都鞋業集群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的依托。品牌企業基地對于成都鞋業來說不僅是地理位置,更是功能上的“腦中心”,將大大加強產業的帶動和升級。 

  產業前景:千億元產值百萬人就業 

  縱觀成都鞋業近20年的發展,可以看出,成都鞋業產業基礎逐漸夯實,產業規模日益擴大,企業實力逐漸壯大,隨著具有前瞻性規劃的“一都兩園”產業格局的形成,更是為承接產業轉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對于成都,“西鞋東移”和“東鞋西移”是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緊緊抓住這次產業轉移的良機,將大大地促進本地制鞋工業發展、增加地方稅收、解決地方就業。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10年,西部地區有望形成以武侯區為核心的世界制鞋業制造中心和貿易中心,四川有望創造一千億元人民幣鞋業產值,解決就業人口一百萬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