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顯成效
2008-10-11 2: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資采辦事業部探索并應用供應鏈管理理論,對油田物資管理進行流程再造和系統集成,實現計劃、采購、倉儲、配送、機關管理、油田領導、供應商等多角色用戶網上協同辦公。系統運行以來,年節約人工成本3600萬元,每萬噸油氣所需庫存保障由2005年的140萬元降到了2008年的60萬元。
物資采辦事業部在倉儲各業務環節應用二維條碼技術,并在運行中不斷改進,克服了超市應用一維條碼容量小、不能顯示漢字、可靠性低、網絡依賴性強的局限,將其逐漸推廣應用到了60大類10萬多個品種的石油物資管理中。新技術的應用明顯提高了倉儲作業的效率,現在倉儲保管員手持掃描儀,就可以準確地知道物資的所屬品種、貨位及供貨商等信息,驗收入庫效率提高了133%,裝箱出庫效率提高了45%,盤點效率提高了60%。以前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能手工完成的統計報表,系統在幾分鐘內就可完成,統計效率大幅提升。
供應鏈一體管理運用webService技術、數據庫鏈路技術與股份公司編碼系統、能源一號網等9套異構數據庫接口,將物資管理所有相關信息孤島連通,達到信息最大共享。通過應用這套系統,使分布在油田不同區域的一二級共180個庫房的庫存信息在油田范圍內可透明訪問,物資管理人員可隨時查詢庫存及期貨動態,根據需要情況確定進貨點。用戶可隨時查詢油田庫存物資,可相互調劑,減少積壓,實現全油田物資庫存的綜合利用。
物流信息的持續改進也為提高采供時效,打造陽光采購奠定了基礎。系統將供應鏈各環節時效納入管理,在業務處理的每個環節都規定了業務時效,當業務到達時會給接收人員發提示短信,如果有超時業務也會被記入系統并在網上實時公示。在物資采辦事業部1至8月份的采供時效分析報告中,采供時效比同期減少了23.2天,效率提高了34%。同時,在管理層實現合同、供應商、質量、編碼和審批等企業管理與控制功能,采購業務采用多種采購方式和采購過程信息全面跟蹤技術,從技術層面確保了陽光采購。另一方面,系統建立了價格信息庫,并與國際價格信息網接軌,實現價格信息共享,為物資采購提供價格決策依據,今年以來已節約采購資金8000余萬元。
目前,物流信息系統供應鏈一體化管理還推廣至塔石化、塔西南等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采購主體中使用,油田用戶數已達5000多個。已有12家其他油田單位到塔里木學習物流管理成果。其中,編碼接口、動態配置等業務流程已被其他油田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