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抵制“兩拓”合并
2008-10-10 1: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邱林
澳大利亞反壟斷監管機構上周批準了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合并計劃,如今僅剩下歐盟競爭機構還未就這宗交易作出裁決,它的期限是到明年1月份。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鞍鋼董事長張曉剛日前表示,必和必拓與力拓擬議中的1700億美元合并,對于全球競爭將是“可怕的”,反壟斷監管機構應予以否決。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也表示,如果“兩拓”合并的話,其控制的鐵礦石資源量約占全球的40%以上,這將破壞全球鐵礦石公平、公正的貿易秩序。
早在2007年5月,市場就傳出必和必拓欲出資收購競爭對手力拓。去年底,必和必拓發出收購意向,收購價約為1450億美元,但遭到力拓拒絕。后來,必和必拓又將收購金額增至1700億,現在,必和必拓終于可能如愿以償了。其實,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仍反對“兩拓”合并,歐洲鋼鐵業已多次發出聲明反對必和必拓并購力拓。同時,日本和中國鋼鐵業也對這次合并案表示反對。
目前,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三個礦業巨頭控制著全球72%以上的鐵礦石資源,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輪番漲價的游戲,今年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其中巴西淡水河谷在看到 “兩拓”漲價幅度比它高后,竟然毀棄了今年初與中國鋼企達成的65%至71%的漲價協議,向中國鋼企發出了新的漲價通知,漲價幅度提高到86%至92%。
雖然“兩拓”在我國并沒有礦產資源,但我國是他們的主要市場之一。“兩拓”一旦合并,將使他們對國際鐵礦石市場的壟斷性更強。根據2007年必和必拓財報,必和必拓全球營業額去年約475億美元,在華營業額突破40億美元。由于“兩拓”合并后將控制我國25%左右的鐵礦石市場,從數字看,有觸及中國《反壟斷法》“紅線”之嫌。根據《反壟斷法》有關條款,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啟動反壟斷調查程序。
此外,中國鋼協可會同部分大型鋼企以及近兩年從“兩拓”購買鐵礦數量較多的鋼企,拒絕“兩拓”以任何托辭、理由或變相方式,單方提出或隱含對中國鋼企的加價可能性。同時,我國必須提高自有礦的供給能力,只有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這種供需關系平衡的制約力量,降低對“兩拓”的依賴度,把鐵礦石談判的話語權轉變為一定意義上的定價權,才可能在今后的鐵礦石談判中守住鐵礦石 “不漲價”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