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公路網規劃擬鎮街互通半小時 鄰城直抵一個鐘
2008-10-10 1: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莞市公路網規劃(2005-2030)》(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經市黨政領導班子聯席會議通過。《規劃》提出了我市主干線公路規劃、次干線公路規劃,預計總金額達482億元,其中主干線布局規劃為“一環六縱六橫三連”,總規模約為5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348公里,快速路約為214公里,設計行車速度達到100-120公里/小時。
根據上述布局,我市將規劃建設從莞高速,連接從化;建設番莞高速、莞橋快速,實現從番禺直通惠州。規劃實現后,我市各重點發展區、重點交通節點進入高、快速主干線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從全市范圍內任何一處進入高、快速主干線網絡將不超過15分鐘;各鎮街之間平均出行時間在30分鐘以內,任何兩個甚至距離最遠的點之間的出行時間不會超過60分鐘。
同時,我市至周邊主要城市如廣州、深圳、惠州、順德等和交通樞紐如廣州機場、深圳機場等的平均出行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最遠不超過90分鐘。
【規劃背景】
東莞缺乏高速快速運輸通道
根據預測,我市國內生產總值在近期處于迅猛發展階段,年遞增在15%左右,其后增長速度逐漸變緩,但到2020年仍然處于8%以上,其后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年均增長5%以上,到203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000億元。
截至2005年底,我市公路網總規模達到287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為154公里,一級公路為1315公里,二級公路為703公里。我市高等級公路(二級及以上公路)總里程為2172公里,占我市公路網總規模的76%。
對此,有關的規劃專家指出,目前我市公路網總體建設水平雖然較高,但是缺乏高速和快速運輸通道,已經跟不上我市日益增長的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需求。而我市路網布局不合理,仍然處于“樹狀”向“方格網狀”的過渡階段,影響著區域運輸系統的效率和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均衡調整。
一環是指環城路;六縱是指沿江高速、廣深高速、國道107、增莞深高速、從莞高速、博深高速;六橫中的第一橫為北環快速,第二橫為西部干道、東部快速,第三橫為番莞高速、莞橋快速,第四橫為虎門大橋、常虎高速新聯支線、常虎高速、惠常高速,第五橫為龍林高速及延長線,第六橫為深圳外環;三連是新聯支線延長線、龍大高速、清平高速。
預計到規劃末期,路網規模進一步增加,公路網總規模達到3600公里,總體路網密度將超過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線路網規劃將接近1400公里,高速公路規模將超過300公里;干線公路對外市出入口由原來25個增加到40個,車道數由原來的172條增加到268條。
【建設資金】
預計主次干線總投資482億元
按照2005年的物價標準,根據規劃期內建設改造主干線363公里,資金總需求為339億元,其中近期(2006-2010年)建設改造178公里需要182億元,中期(2011-2020年)建設改造175公里需146.5億元,遠期(2020-2030年)建設10公里需10億元。
規劃期內建設改造次干線333公里,資金總需求為143億元。其中近期(2006-2010年)建設改造125公里需要40億元,中期(2011-2020年)建設改造108公里需54億元,遠期(2020-2030年)建設100公里需49億元。
【面臨問題】
建設用地和具體線位落實亟待解決
市交通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規劃由實施變成現實,將面臨兩大問題,其中一個是建設用地控制問題。土地資源短缺是制約交通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隨著我市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土地資源短缺問題越發突出,規劃新建公路用地需國土、規劃等相關部門和有關鎮街的大力支持,有關部門要盡快控制好建設用地,提前調整控制周邊用地規劃。
另一問題是,具體線位落實問題。該人員表示,為確保規劃項目順利實施,計劃將規劃項目的具體線位和大型立交位置逐項落實到1:1000的地形圖上,并納入各鎮街總體規劃及國土部門的土地利用規劃中。
■業內分析
沿江高速將帶動沿線房地產發展
沿江高速在起點通過東江大橋,連接廣州市蘿南快速干道,經東莞麻涌、沙田、虎門、長安,終點接于深圳的濱海大道和北環路立交,融入廣州、深圳兩市和廣東省的干線公路網。有業內人士認為,沿江高速若全線貫通,首先將大大縮短麻涌與廣州之間的距離,麻涌有可能成為廣州的“后花園”。麻涌距廣州市區僅29公里,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橋相通。同時,已完工的東莞市西部快速干線從新沙港口經望牛墩、道滘,連接東莞市五環路,全長約16公里,屆時麻涌到東莞市區只需20分鐘的車程。西部快速與沿江高速將改變麻涌現有的區位,凸現新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也將使得麻涌“現代港口工業新城”的區域優勢更加明顯,南接東莞大城區,北連廣州,兩頭得益。
業內人士認為,便捷的交通也將大大提升麻涌房地產的價值。事實上,近幾年在東莞西部水鄉片區,麻涌的房地產也是發展較快的,目前已有“大步花園”、“海濱花園”、“南峰時代廣場”等多個房地產項目。沿江高速的規劃建設,將為麻涌作為“港口新城”創造條件,港口工業也將為麻涌房地產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和較大的市場需求,雖然這一切還有待時日,但可以樂觀預期。
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沿江高速貫通,對厚街、虎門、長安的房地產尤其是一些高端豪宅項目將帶來利好。例如厚街的“橫崗湖豪宅板塊”,恰好在沿江高速麻涌到長安段的中間,橫崗湖豪宅板塊本身因為稀缺的自然景觀資源對廣深兩地的高收入人群是一個較大的吸引,若沿江高速貫通,從廣州經沿江高速到沙田轉到厚街,以及從深圳通過沿江高速經長安、虎門到厚街,距離都將大大縮短,從而帶動橫崗湖豪宅市場。有業內人士認為,將來這里最大的受益者將會是和記黃埔地產,和黃地產在橫崗湖尚有4000畝土地沒有開發。
有業內人士認為,常虎高速、龍林高速、博深高速等路網若貫通,將把常平、樟木頭、塘廈、謝崗、清溪以及鳳崗等鎮區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東部地產勢力,對深圳人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東莞市主干線布局規劃一覽表
路線 路段 里程(公里) 技術標準 車道數
一環 一環 環城路 50 快速 6
六縱 第一縱 沿江高速 49 高速 8
第二縱 廣深高速 47 高速 10
第三縱 國道107 48 快速 8
第四縱 增莞深高速 54 高速 6
第五縱 從莞高速 44 高速 6
第六縱 博深高速 12 高速 6
三連 第一連 新聯支線延長線 8 高速 4
第二連 龍大高速 4 高速 6
第三連 清平高速 1 高速 6
路線 路段 里程(公里) 技術標準 車道數
六橫 第一橫 北環快速 39 快速 6
第二橫 西部干道 26 快速 8
東部快速 35 快速 6
第三橫 番莞高速 12 高速 8
莞橋快速 46 快速 6
第四橫 虎門大橋 11 高速 6
常虎高速新聯支線 10 高速 6
常虎高速 38 高速 6
惠常高速 17 高速 6
第五橫 龍林高速及延長線 24 高速 4
第六橫 深圳外環 17 高速 6
【主干線】
打通東莞東西南北動脈
我市主干線布局規劃為“一環六縱六橫三連”,總規模約為5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348公里,快速路約為214公里,其設計行車速度要求達到100-120公里/小時,為完全控制出入的汽車專用公路。
目前,沿江高速、從莞高速、博深高速、北環快速、番莞高速、莞橋快速、深圳外環等已納入建設規劃或已經在建。
第一縱:沿江高速
沿江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沈陽至海口的東莞段,起點東江大橋,連接廣州蘿南快速干道,終點接于深圳的濱海大道和北環路立交,融入廣州、深圳兩市和廣東省的干線公路網。在東莞境內,從北向南,沿江高速與省道120,西部干道、疏港大道、番莞高速、省道255、惠江高速、省道358,與廣深高速一起形成東莞市中心城區西部、珠江東岸第一道最為重要的南北縱向高速通道。
第四縱:增莞深高速
增莞深高速是我市中部重要的縱向主干線,也是中心城區對市域西南的重要輻射線。目前莞龍路以南至深圳市界已建成通車,莞龍路以北經過石碣抵達增城市界段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增莞深高速將聯通增城至深圳。
第五縱:從莞高速
規劃中的從莞高速,為雙向六車道,全長為44公里。從惠州圓洲鎮上南附近跨越東江在石排鎮園洲大橋東南3公里左右進入東莞市境內,然后一直向南與東部快速相交于橫瀝鎮四馬附近,再轉向東南方向與現狀縣道242相交于旱坑圍附近,在常平東深立交西側跨越惠江高速,在旗嶺跨越東深線,在樟木頭鎮六家坑附近跨越現狀縣道357,向南,與龍林高速及其延長線在羅馬附近相交,跨越現狀縣道358之后,終點位于深圳外環與省道255交點附近。
第六縱:博深高速
博深高速是東莞最東部的縱向高速公路,從北向南沿途連接了東部快速、惠江高速、龍林高速及其延長線、深圳外環、莞謝路、莞清路、莞鳳路和省道358、359等多條重要的干線公路。該高速將橋頭、樟木頭、塘廈、鳳崗等鎮聯通,也是東莞市東部地區北進惠州、南下深圳的高速運輸線路。
第一橫:北環快速
北環快速規劃為雙向六車道快速路,全長為39公里。由環城路北段向西沿至沙田鎮的立沙島港區、東沿至石碣鎮界以及環城路北段組成。北環快速貫穿了西部干道、廣深高速、國道107、環城路和增莞深高速五條主干線,是莞城北部地區的交通網絡成為一個整體,也解決了石龍上高速主干線的問題。
第三橫:番莞高速、莞橋快速
番莞高速規劃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全長12公里,莞橋快速規劃為雙向六車道快速路,全長46公里。番莞高速規劃從廣州東涌附近向東,跨越珠江,在沙田港區以北進入東莞市境內,經與沿江高速相交后,終點接至廣深高速上;莞橋快速規劃起于廣深高速,經過大嶺山鎮北部,跨越增莞深高速東延最終接至東部快速,可直通到惠州。
第四橫:惠江高速
惠江高速由虎門大橋、新聯支線、常虎高速以及惠常高速四段組成,全線規劃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東莞境內長度約77公里。該公路將成為我市東西方向重要的出口,珠三角西岸方向大動脈。
第六橫:深圳外環
深圳外環規劃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東莞市域內長17公里,是我市東引西進的重要高速通道。
【次干線】
打造一小時生活圈
規劃中的我市次干線公路布局,次干線總長約770公里,其中達到快速路或者干線一級公路標準的約為438公里,其他一級公路約為332公里。其設計行車速度要求達到80-100公里/小時。
次干線布局規劃包括公路內環、公路外環、環莞路、莞謝路、莞清路、莞鳳路、莞流路、莞安路、莞虎路、東深路、廣下線、東江大道、惠廟路、西寶路。
其中:環莞路全線可分作三段。西段起于西部干道與廣深高速立交,南至厚街白濠,全線處于現狀省道與廣深高速之間。南段起于白濠,途經新沙埔、上廟、蓮花山莊、官陂、校椅園,至常平崩江,接上現狀常平環線。東段起于常平崩江,沿現狀常平環線向北,與從莞高速并線至縣道242橫石線,然后分離接縣道195福沙線至圓洲大橋。該公路全線按快速路標準建設改造,其中西段12公里、南段37公里全部新建快速路,東段21公里改造一級公路為快速路。
莞謝路起于莞城內環線,經茶山、東坑、常平、橋頭、至謝崗。全線按快速路標準建設改造。
莞清路,從莞城環城路路出發,經寮步、大朗、黃江、樟木頭,至清溪。全線按快速路標準建設改造。此線路是中心城區與東南組團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常平組團與東南組團的重要通道。
莞鳳路,從莞城內環線出發,途經寮步、松山湖、大朗、黃江、至塘廈、鳳崗。
莞流路,從莞城環城路出發,至道滘立交、經馬洲、梅沙,至大流。全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改造。
莞安路,從莞城環城路,沿疏港大道,經沙田、長安,至市界。全線按快速路標準建設改造。
廣下線西部從麻涌至莞城公路外環按照快速路六車道技術標準改建。東江大道按快速路標準建設建設。
影響
出行:
全市15分鐘內上高速
高、快速主干線布局規劃實現后,由高速公路組成的主干線連同能力和覆蓋范圍得到很大提高,實現了全市15分鐘上高速的目標。未來、我市高、快速出入口將達到20個,比現在翻了兩番。
東莞市各鎮街之間平均出行時間在30分鐘以內,任何兩點之間的出行時間不超過60分鐘。
區域發展:
長虎組團與常平的輻射加強
規劃實現后,長虎(長安鎮、虎門鎮)組團加強了周邊鎮區的聯系,提高長虎組團輻射能力,增加了這兩個鎮的發展空間。此外,常平鎮和東南組團的輻射能力也因主干線布局規劃而得到加強。
這些組團對東莞外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聯系也將得到加強,成為本組團對對外交通通道。
所有鎮街通高速
目前,我市只有15個鎮街通了高速,而且15個通高速的鎮街還有一部分高速出在鎮街的邊緣。根據主干線布局規劃的結果,我市除了石龍鎮將全部通上高速。其中,石龍鎮東有從莞高速,西有增莞深高速,石龍鎮上高速難的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影響
全市實現1小時生活圈
公路次干線為我市鎮街之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務,有效覆蓋了市內部分鄉鎮,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干線網絡。公路次干線布局規劃對我市公路網的形態進行了合力調整優化,主要表現在主干線以縱橫為主,次干線以環射為主。
通過主干線與次干線的組合,我市各鎮街之間平均出行時間在30分鐘以內,任何兩點之間的出行時間不超過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