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流動性過剩抬高鐵礦石價格 預計09年大調
2007-9-6 15: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盡管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被認為是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但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理事長、中國礦業聯合會副會長鄒健在會上卻表示,眼下供需并不是主要矛盾,而流動性過剩使大量資金流入礦業,才維持了鐵礦石的高價。不過,他認為,隨著國內鐵礦石需求增長的逐步降低和國內鐵礦石供應的增加,鐵礦石價格將逐步
回歸,預計2009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可能會有大幅下調。
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公布數據,2006年進口礦增長率18.6%,比2005年的31.3%明顯回落,是最近4年增長率最低的一年。今年上半年進口鐵礦1.88億噸,同比增幅16.4%,增幅繼續回落。鄒健認為,進口礦的增幅已經降到近年最低點,供需并不是主要矛盾,國內鐵礦產出增速也在加大。鐵礦石價格維持高位的主要因素是宏觀經濟過熱。
“股市和基金的投融資作用在加強,銀行的信貸作用在減弱。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過剩,必然導致大量資金涌入原材料的投資和貿易,這致使鐵礦石價格維持高位。”他說。鄒健指出,資本市場上基金經理為追求業績需要將資金投向市場,其中部分起著抬高原材料價格的作用。而且由于流動性過剩,使得投資變得不考慮風險。在流動性過剩的條件下,房地產、礦業、機械制造是拉動礦業價格的主體,與這些行業有關的鋼材價格都呈“飄紅狀態”。
鄒健認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應立足兩種資源,堅持以國內為主,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促進鐵礦開發以增加供給,實現供應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并在需求和供給基本均衡的基礎上,確保穩定、可持續的鐵礦供應和合理價格。
“此外,我們現在講話語權,不能局限在鐵礦石貿易領域,而且應該講在海運市場的話語權。”鄒健指出,目前海運費用已經占成本的一半左右,但相對與鐵礦石的價格上漲,海運費用的上漲并沒有引起國內鋼鐵企業的足夠重視,雖然通過協議礦等方式可以使國內獲得穩定的鐵礦石供應,但是海運價格的上漲依然會把協議礦所獲利潤擠壓得“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