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10蘭州交通凝神聚氣續寫華章
2007-9-5 16: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后四年總體思路超前發展全面提速
2007—— 2010蘭州交通凝神聚氣續寫華章
省長助理、市長張津梁在市交通局擬定的《全市交通發展規劃暨重點工作匯報請示》上批示:“十一五”全市交通發展至關重要,市政府常務會議要集中聽取一次匯報,并就落實“十一五”規劃問題作出決定。
蘭州交通將以何種姿態步入2010年?
這個話題看似遙遠,實則考量“十一五”后四年(2007———2010)蘭州交通部門每一個前行的腳步是否足夠勇敢,足夠堅實。
最近,蘭州市交通局擬定的《全市交通發展規劃暨重點工作匯報》全面的、前瞻性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銜接新版城市規劃,助跑蘭州經濟騰飛。“十一五”后四年,交通建設計劃投資44.8億元,比“十五”期間總投資(23.4億元)翻了一番。交通項目建設要重點實施“4515”項目攻堅計劃,將建成50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100個投資500萬元以上、500個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公路建設方面,力爭2010年使全市所有行政村和8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上油路,比原計劃提前三年;水運發展方面,2008年建成黃河蘭州段東西延伸開發工程并投入使用,實現蘭州港至什川通航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三年;公路客運方面,著力構建以蘭州為中心,包括白銀、定西、臨夏、臨洮、永靖、青海民和等地在內的1小時交通運輸圈,蘭州客運中心2008年五一期間建成并投入運營;公路貨運方面,通過完善布局、加快貨運站場建設,為建設西部現代物流信息中心發揮先行作用,確保2-3年內建成城關、安寧、西固、七里河等貨運物流信息指揮中心;行業文明建設方面,著力培育先進,狠抓示范效應,打造服務品牌,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出租汽車行業文明水平。
概而言之,“十一五”后四年,蘭州交通發展要全面提速。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交通部實施農村“五年千億元工程”,向西部地區投資470億元。省上實施的“東部交通大會戰”,提出“中路直插,兩翼齊飛”戰略框架,蘭州正成為主戰場之一。青藏鐵路建成通車,蘭渝鐵路立項開工,蘭州貨運物流業蓄勢待發。蘭白、蘭、尹中、徐古、蘭海、蘭臨六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市區東(東崗鎮)、南(韓家河)、北(天水路北段)三大出口的投入使用,標志著以蘭州為中心、輻射周邊的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這些都為蘭州交通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條件。
提速,是蘭州交通對這一黃金機遇的及時把握;是“我市提前六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對交通事業的新要求。提速,有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有得天獨厚的黃河資源優勢和“山水城市”“水車之都”的強力支撐。
機遇,千載難逢。
機遇,與挑戰并存。
迎難而上,超越自我,正是新一屆領導班子的膽識魄力所在。
作為市政府主管全市公路、水路運輸行業的組成部門,市交通局主要肩負著道路客貨運輸市場、公路建設市場、出租汽車市場、汽車維修市場和水運市場等方面的行業管理職能。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各類農村公路1445條5570公里;黃河蘭州段建成和在建的五級航道88.4公里;全市汽車保有量近7萬量,營運車輛2.5萬輛,船舶235艘;全市開辟各類客運班線309條,全市2級以上客貨運站30個,鄉鎮站46個、村級站235個;全行業從業人員近10萬。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蘭州交通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
農村公路暖民心
西固區張家大坪村,是我市重要的韭黃生產基地。由于地處西固山區,通往外界的5公里村道崎嶇不平,成為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2005年,該村兩委班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義務投工投勞,四處籌措資金60多萬元,利用當地紅磚資源鋪出了一條長5公里、寬5米的“紅磚路”。道路交通條件得以改善,當地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全村僅韭黃一項,收入就達38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較以前翻一番。這一事例,只不過是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圍繞工業強市、新農村建設和方便人民出行,我市農村公路建設亮點紛呈,建成了一批工業園區路、人文景觀路、旅游觀光路、礦產資源路、集市貿易路和小康示范路,它們穿過田野鄉村、鋪到工廠集市、伸向農戶門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成為一條條名符其實的“富民路”、“貼心路”。
比較突出的有:工業園區路代表———東金公路。起始于城關區東崗鎮至榆中縣金崖鎮,全長16.95公里。該路段使我市經濟產業園區道路通行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尤其為榆鋼生產建設起到了很大作用,被稱為“鋼廠大道”,平均每天100———150噸的運輸車輛達200車次,貨物運輸量3萬噸左右。
人文景觀路代表———羅九公路。起始于城關區羅鍋溝,接九州大道,西至安寧區九州臺,與金城路相接,全長9.755公里。蘭州文廟,四庫全書文溯閣,蘭州碑林等文物景點相繼在此建成。隨著我市綠化美化工作和旅游綜合開發事業的不斷發展,該路段已成為國家領導人及外賓視察南北兩山綠化,觀看蘭州城市風光的重要地段。
旅游觀光路代表———鹽什公路和伏直公路。鹽什公路始于城關區鹽場堡鄉,止于皋蘭縣什川鎮,全長19.56公里,與皋什公路貫通。建成5年來,什川風光秀麗的萬畝梨園和大小峽庫區的相繼建成,使其成為一處“大水面、大綠色”的黃河自然生態旅游區,吸引國內外及蘭州附近游人前往。什川旅游收入由原來的每年97萬元增至1230萬元。伏直公路起點位于城關區伏龍坪,終點到榆中縣直溝門,全長20公里。沿線有南山公園、三臺閣及一批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山莊、賓館。它的建成繁榮了當地山莊經濟。
礦產資源路代表———蘭阿公路(改擴建工程)。蘭阿公路位于七里河區,北起雷壇河,南至阿干鎮,全長23公里,沿線有9個自然村,3萬多人口。八里鎮的鮮桃和蔬菜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石佛溝森林公園遠近聞名。尤其是為阿干鎮經濟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阿干煤礦,自2000年企業重組后,煤炭年產量已達35萬噸。2007年5月22日,蘭阿公路雷壇河橋至石嘴子村5公里改擴建工程開建,預計今年10月完成,剩余路段3年內陸續建成。該路段的建成將為當地農產品和煤炭運銷帶來便利,也將方便百姓出行。
集市貿易路代表———張定公路。位于榆中縣,始于張家灣止于定遠鎮,建成12公里(全長16公里),極大地方便了沿線村民的蔬菜運銷。目前,張定公路沿線已有大型蔬菜保鮮庫12個,最大的蔣家營蔬菜庫日吞吐量1500噸,蔬菜種植戶年收入萬元以上,從這里運銷出去的蘭州高原夏菜,已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遠銷南方11個省市以及東南亞等地。
與此同時,榆中縣周前村村道建設、紅古區平安村水泥路建設、永登縣“不等、先干、后靠”的成功做法,為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積累了典型經驗,值得推廣。
發展目標
全市農村公路油路增加3500公里
“十一五”后四年重點追加通自然村油路和重點二級公路項目,突出抓好小康示范路、工業園區路、旅游資源路和集市貿易路建設,規劃建設項目共1379項4839.39公里,規劃總投資16.75億元,力爭到2010年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和8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油路目標,使全市農村公路油路面里程達到5000公里,比2006年末增加3500公里。這個發展目標與原計劃相比,總投資增長55.4%,時間提前三年。
點評
這是一幅“十一五”蘭州市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的藍圖。涉及全市61個鄉鎮、785個行政村、3945個自然村需要建設的農村公路項目、里程及投資。它承載著農民群眾改變世世代代人拉馬馱、翻山越嶺走便道的歷史,期盼通上公路、方便出行的愿望,也承載著邊遠貧困地區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宿愿。因此,只有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實現“路、站、運”一體化發展,信息傳播和對外交流才會通暢,農副產品和物資運銷才能及時快捷,奔小康才不會變成一句口號。
客運班車安全行
這兩天,家住臨洮的孟先生有緊急生意需去山西太原處理。可一打聽,本月25日的火車票早在5天前就已售完,想乘火車,最快也得29日以后。晚去一天則損失巨大。正當孟先生心急火燎之時,得知蘭州市汽車東站有長途班車發往。25日下午4時,坐在發往太原市客車上,孟先生感慨:關鍵時刻,沒想到是長途班車救了他的急。
和孟先生一樣,有許多人并不知道,目前,蘭州市共有長途客運企業14戶,長途客運車輛1286輛,開通客運班線309條,有跨省區班線28條,輻射10個省市自治區,東到福建福鼎市,南到四川成都,西到烏魯木齊、拉薩,北到內蒙包頭,均可一站式到達,其中福建福鼎市最遠,里程達3355公里。還有跨地市班線109條,市內班線172條(含縣區內班線78條)。營運里程13.4萬公里,日發班次2596個,日旅客發送量7萬人次。2006年7月18日開工建設的蘭州客運中心,占地47.8畝,投資1.8億元,在我市客運站場中堪稱“龍頭老大”,將于2008年五一期間建成使用,日發送旅客量預計達到1.1億人次,年實現綜合收入1900萬元,2010年日發送旅客量達到達25人次,年實現綜合收入2700萬元,是西北地區最具重要和最具規模的公路交通運輸樞紐,是我省輻射省內,連接周邊,集信息、調度、指揮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中心車站。
今天,從蘭州出發,東出定西,西到青海,南抵臨洮,北至白銀,乘車一小時可達!耙恍r交通運輸圈”縮短了蘭州與周邊地區的距離,標志著為“建設大蘭州,發展大交通”提供支撐的,以蘭州為中心,輻射省內14個市州和周邊10個省份的快速客運網絡已然形成。
發展目標
村村通班車、縣區通公交“十一五”后四年建成蘭州客運中心、汽車南站、蘭州東崗汽車客運站等7個三級以上客運站和417個鄉村客運站,重點發展快速客運、超長直達班線和旅游專線運輸,加快構建蘭州1小時交通運輸圈,全面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班車、縣區通公交目標。
點評
人暢其行是對客運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蘭州交通客運發展現狀表明,客運戰場建設仍是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建成一個布局合理,乘車方便的汽車客運站場體系,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首要條件。在此基礎上,以區間網絡化、城鎮輻射化、布局合理化為特點的,市、縣、鄉三級1小時道路運輸圈會日顯其威力,蘭州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班車,縣區通公交”的目標就有可能盡快實現。
“黃金水道”迎客來
黃河蘭州段航運歷史悠久,始于漢唐,主要以客運旅游和渡運為主。上世紀40年代,羊皮筏子曾經運送抗戰物資到過包頭。上世紀90年代,黃河蘭州段水上運輸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整體上規模不大,實力也較弱,運輸船舶以小型快艇為主,年接待水上游客僅12萬人次。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黃河牌”,唱好“特色戲”,加快地區經濟發展的思路。2001年5月1日,黃河蘭州段定期客運旅游班船開通,實現了蘭州水路客運通航。2002年7月13日,黃河蘭州段一期工程西沙橋至包蘭鐵路橋38.4公里航道通航,為今后實現黃河蘭州段全線通航打下基礎。與此同時,黃河蘭州段航運綜合開發利用發展迅速。目前,餐飲娛樂躉船和游艇已達235艘,規模和檔次較以前有了較大變化,并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人,企業、個人和社會用于建造躉船的資金已達3000萬元。如今,黃河蘭州段現已形成了以蘭州港為中心,涵蓋百里風情線的短途客運航線,年接待水上游覽休閑人員已達百萬人次。
發展目標
2008年蘭州港至什川航線通航
2007年重點抓好黃河蘭州段東西延伸開發工程和蘭州水上搜救中心建設,2008年建成延伸開發工程并投入使用,比原計劃提前3年開通蘭州港至什川航線,2009年開通蘭州港至深安大橋或鐘家河橋豪華客輪旅游航線,2010年實現八盤峽至大峽電站121.1公里航線分段通航目標,力爭“十一五”末我市水運發展達到西部地區一流水平。
點評
“黃河之都”是蘭州的城市定位,百里風情線是城市最亮麗的名片。如今,黃河蘭州段航道建設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十一五”后四年蘭州水運開發目標顯示,水路項目建設安排步步推進,好戲不斷。市交通部門的目標是我市水運發展要達到西部地區一流水平。因此,未來四年,乘豪華油輪,西去八盤峽,東至什川港休閑觀光,將成為蘭州市民翹首企盼的浪漫之旅。成全人們的美好心愿,帶動城市水上旅游事業迅猛發展,希望就在這幾年,全賴蘭州交通人的努力。
貨物聯運快捷化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穩步推進,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蘭州“坐中四聯”的區位優勢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態勢日顯,全市現代物流業呈現良好局面。
適應這一態勢,2001年,市交通部門借省上加快“一主五輔”公路主樞紐建設的機遇,切實加快城市物流服務站場和農村物流基礎平臺建設,建成27個鄉鎮汽車站和181個行政村汽車?奎c。同時抓緊建設蘭州客運中心、蘭州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路網和物流站場建設給交通部門的貨運物流事業帶來發展。2006年,市交通部門貨運量達5360萬噸,貨運轉量21.9億噸公里。適應蘭州“四方六邊‘一小時都市經濟圈和五條連綿經濟帶發展的需求,“十一五”后四年,蘭州交通部門關于貨運站場建設的規劃也全力跟進,到2010年,我市將有四級以上貨運站場34個(現有18個)。將初步形成與公路網相配套,與大型集貿市場和工業園區、大型廠礦企業相連接的四通八達、貨暢其流的公路網絡,貨運周轉量將達到26億噸公里。
發展目標
聯運快捷化、配載物流化
重點建設青藏物流園區、和平物流園區、酒鋼物流中心和縣區貨運信息服務站等16個貨運、物流建設項目,加快發展快速貨運、大件運輸和集裝箱運輸等運輸方式,逐步建立健全輻射全省、覆蓋縣區的汽車維修網絡,使道路貨運發展逐步邁上聯運快捷化、配載物流化。
點評
蘭州交通的貨運物流一直著力在路網、貨運站場建設上。建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完善、面向社會全方位開放的公路貨運樞紐和網絡,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蘭州建設、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和保障,是2010年要達到的效果。
關注
2007年7月11日,張建昌副書記、姚國慶副市長帶領市發改委、國資委、財政局、規劃局、國土局、建委、農辦、發展研究中心、人防辦等相關部門領導,到市交通局檢查指導,認為“十一五”后四年(2007———2010)全市交通發展目標總體思路清晰、規劃超前。
蘭州交通發展現狀公路建設——
全市現有各類農村公路1445條5570公里,其中縣鄉公路71條1343.5公里,鄉村公路1374條4226.5公里,全市有436個行政村和679個自然村通了油路,油路面里程由“十五”初的223公里增加到去年底的150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中,建成一批“富民路”,所到之處迅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堪稱典范,極具推廣價值。水運開發———
黃河蘭州段西起八盤峽東至榆中青城,全長約150公里,現已建成五級航道38.4公里,正在建設五級航道50公里,建成水運碼頭10座,投入餐飲娛樂躉船和游艇235艘,已經開辟了蘭州港至十里店橋等水上旅游觀光航線。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市水運事業地位提升、平臺拓展、工作上軌,為打造“山水城市”、做好“水上文章”創造了條件?瓦\發展———
全市現有三級以上客運站12個,其中,一級站3個,二級站5個,三級站4個,建成鄉級站46個、村級站235個;全市開辟各類客運班線309條,其中,跨省區班線28條,跨市州班線109條,市內班線172條,營運里程13.4萬公里,日發班次2596個,已經形成了以蘭州為中心,輻射省內14個市州和周邊10個省份的長途客運網絡。貨運物流———
全市建成四級以上貨運站18個,其中,一級站2個,二級站12個,三級站2個,四級站2個。目前,我市道路貨運已逐步由傳統運輸向第三方物流轉型,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如上海華宇物流、大連長波物流和中鐵快運物流等已經入駐,甘肅三和通物流、蘭州三元物流、蘭州天奇物流等大型物流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市注冊的物流企業已經達到250家,這為加快蘭州現代物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