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陳道遠:把握加快廣西加工貿易發展的好時機

2007-9-5 15: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加快發展加工貿易是廣西參與國際競爭、尤其是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泛北部灣合作的重大對策。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2007年第44號公告于8月23日起生效,該公告將加工貿易產業分成東部和中西部兩大陣營實行差別政策,這對于廣西加快發展加工貿易具有重要意義。
  把握加快廣西加工貿易發展的好時機
  ——就44號公告訪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高級經濟師陳道遠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記者黃信 實習生陸有芳
  惠及中西部加工貿易的新政策
  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44號公告(下稱44號公告)的主要內容是,公布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按照限制出口的方式管理,將加工貿易產業分成東部和中西部兩大陣營,實行差別政策。陳道遠認為,44號公告對中西部加工貿易實行“新政”成為該公告的最大亮點。
  這份公告是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十一五”規劃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在2007年以前,國家已頒布397個編碼的限制類商品是按限制進口的方式管理。而這一次新增1853個編碼的限制類商品則是按限制出口的方式管理。這次政策調整旨在優化我國外貿出口結構,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高消耗、高污染、資源性)、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出口,促進外貿進出口平衡,緩解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突出矛盾,有利于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實現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這份公告的另一個意義是優化加工貿易的區域布局。現在加工貿易基本上都集中在東部,占了全國加工貿易總量的97.5%,而中西部21個省區市只占2.5%,區域布局極不平衡。因此,公告對東部和中西部兩個板塊實行差別政策,即從2007年8月23日起,東部加工貿易的A、B類企業將按規定公式的50%繳納臺賬保證金,而中西部A、B類企業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空轉”管理。其核心意圖就是引導過于集中在東部的加工貿易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
  這個政策應該得到中西部企業界的熱烈歡迎,因為中西部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還是很有潛力的,發展加工貿易不用擠占流動資金,無形中給中西部造就了優勢。總之,這份公告預示中西部加工貿易快速發展的時機已經到來。
  把握利用好機遇 加快發展廣西加工貿易
  回顧10多年來廣西加工貿易的情況,根據44號公告的精神,陳道遠認為,廣西要緊緊把握這次發展加工貿易的大好機遇。
  從1996年我國建立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制度算起,廣西的加工貿易行業經歷了多年坎坷,在全區外貿總量中始終處于弱勢。1996年廣西加工貿易進出口額6.41億美元,占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的22.6%;2000年為3.8億美元,占19%;2006年8.48億美元,占12.7%。據統計,全區共有213家加工貿易企業,其外貿總額不及廣東珠三角地區一個鄉鎮。而且加工貿易出口大宗商品均是鐵合金、鉛、銀、銦、錫等資源性稀有金屬及初級產品。過境出口的東部貨源約占全區總額的70%以上,廣西本土外貿發展步履維艱。
  根據44號公告精神,從2007年8月23日起,東部沿海的加工貿易業務開始繳納50%的臺賬保證金,這個措施對那里的加工貿易企業影響很大。由于保證金臺賬制度的收緊,使得東部企業的成本急劇上升,資金鏈受到嚴峻考驗,將會使一部分企業面臨關閉的可能。由于中西部加工貿易的A、B企業保證金臺賬可以“空轉”(即不用實際繳納),在這一新政策的壓力之下,會使更多的東部企業轉向中西部尋找新的出路。因此,44號公告的差別政策,對廣西的影響,可以說是撥開云霧見了太陽。
  目前廣西的加工貿易產業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隨著泛北部灣區域合作興起,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加快,加上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這都有利于廣西企業做加工貿易。因為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原材料,而加工貿易企業出口產品則不征關稅、增值稅等稅目,這正是我區發展加工貿易的大好時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重視利用加工貿易手段提升市場競爭力。東部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加工貿易接單技巧,建立了國際采購和營銷網絡。廣西地處中國-東盟自貿區前沿,出口通道便捷,加上又擁有44號公告的優惠政策和各工業區的優勢,就完全可以與東部企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這確實是廣西難得的利好機遇,千萬不可錯過。
  幾點建議
  為了更好地把握這一大好機遇,加快廣西加工貿易的發展,陳道遠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成立自治區應對專責工作小組。全面研究44號公告對我區的影響和基本對策,按照產業梯度轉移規律,布局重點區域,突出產業選擇,調整和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研究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加快我區加工貿易產業的指導意見,把自治區黨委、政府承接產業的決策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進一步加強承接產業轉移的工作力度。號召各地各部門不失時機地精心組織引導企業抓緊到東部去,特別是到粵港澳地區開展對口招商,在更廣泛的范圍接洽有意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企業。通過在我區建立經營實體和生產基地,采取“東部接單,西部生產,臨港出口”或遷廠等靈活的多種形式,在廣西盡快打開東西部互動、互利、共贏的外貿工作新局面。
  三是進一步發揮我區現有出口加工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載體作用。這次加工貿易政策調整,雖不包括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但并不意味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從此弱化。相反這一新政策的實施,海關特殊監管的區內政策將比區外更加優惠,很可能會導致一大批區外企業向區內轉移的勢頭。因此,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用好44號公告對廣西的利好機遇,因勢利導地把東部加工貿易企業引入我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加工貿易業務。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