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銀監會暫緩“港股直通車” QDII已成“雞肋”?

2007-9-3 15: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港股直通車”不得不延期,銀監會的審慎是最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一旦放開內地個人投資香港市場,此前的QDII不免遭遇“雞肋”的尷尬。 
    延期的“港股直通車” 
    8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在天津濱海新區建立中國境內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 
資業務試點。 
    隨后,新浪網立即開展網上調查,結果顯示,4000多名網友中59.23%的人表示自己會去開戶投資海外股市,23.85%的人表示不會,16.92%的人會看情況。 
    可見,這被稱為“港股直通車”的投資新渠道魅力非凡。然而,期待中的火熱卻突然冷卻。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銀行原計劃在本周開辦的港股直通車被暫時擱淺,原因是尚未獲得銀監會審核通過。 
    據了解,銀監會目前對于全國范圍內開展直接投資港股還存有顧慮。 
    首先,銀監會剛審批了部分銀行開展投資港股的QDII業務,短時間內再允許個人通過銀行直接投資香港股市,這對銀行QDII可能帶來很大影響。 
    目前,18家中外資銀行推出了近50只QDII產品,但表現都差強人意。 
    對此,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市場總監孫嘉倩解釋道:“銀行QDII設計上有50%股票投資的比例,賣出規模也近45個億,很受投資人歡迎。” 
    但是,“銀行并沒有投資管理股票的能力,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全權委托海外機構,所以缺乏話語權和定價權。”知情人士透露。 
    其次,香港股市的估值水平與資金供求等方面和國內A股相差很大,其中的風險因素,投資者并不了解。而銀行QDII港股基金作為專家理財,相比之下更適合目前的多數投資者。 
    最后是資金問題。目前,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存款外流現象已經比較嚴重,直接投資港股無疑又開一個資金閘門。如果大量資金通過一家銀行流出去,對其他銀行下半年存款會帶來很大影響。 
    一位知情人士稱,由于尚未對投資具體細節和流程出臺相關的規則,因此銀監會并沒有批準境內私人直接投資港股的試點進行全國推廣。目前,中行天津分行試點試水,但是還沒有允許銀行在全國范圍內受理個人投資港股的開戶申請。 
    尷尬的QDII 
    問題是,一旦放開內地個人投資香港市場,那么,QDII不就成為了“雞肋”了嗎? 
    這種擔憂和QDII羸弱的表現緊密相關。率先成立的中國海外投資基金——華安國際配置基金(Hua’anInternationalBalancedFund)日前公布了首份半年報,業績平平。 
    報告顯示,至6月底,該基金僅實現了3.8%的回報率(以美元計算),而到7月底其回報率則下滑到僅為1.2%的水平。相比之下,以人民幣計算,從去年10月至今年7月,上海股市已累計上漲160%,深圳股市累計上漲190%。盡管華安基金的結構不同尋常,并不足以代表其它QDII基金的表現。但華安國際配置基金作為首只根據中國QDII計劃推出的產品示范效應卻不容小覷。 
    對此,知情人士指出,中國政府此舉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促進外匯流出減輕目前國內流動性過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即使發展良好,QDII也不過是一個過渡性的政策舉措。而事實上,證監會內部亦有人認為,QDII在懸而未決多年后在最近的倉促推出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換言之,國家關心的是整體而非局部A股市場的起落。 
    從當前情況看,“港股直通車”政策無疑加速了資本賬戶的可兌換性。同時穩定宏觀經濟,畢竟由于高水平的內地存款,連同金融系統有限的投資渠道,給內地經濟帶來了資產通貨膨脹以及其它宏觀經濟方面的副作用。 
    實際上,很多中國的個人投資者似乎更愿意自己去海外市場進行操作,特別是他們認為相當熟悉的香港市場。而在此項政策前,已經有很多內地投資人到香港進行股票市場的操作,不過是非常隱蔽罷了。這樣,QDII的生存空間再度被擠壓。 
    沖擊有待觀察 
    “我們認為短期內的影響仍然有限,因為投資者和市場基礎設施都需要時間來適應這一變化。”高盛顯然并不認為“港股直通車”會馬上帶來巨大的沖擊。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孫嘉倩強調QDII依然具備優勢,特別是基金產品。她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隊伍,QDII的投資團隊非常專業,因為法律法規規定,基金公司開展QDII業務必須要有一名投資人員具備海外投資經驗超過5年以及3個投資人員具備海外投資經驗超過3年。“ 
    外資銀行也持有同樣的觀點。8月28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聯合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宣布發行自己的首款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席間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石安楠表示,投資者如果缺乏海外投資的經驗,即便在國內市場或者港股這樣高成長的市場中,也并不容易戰勝大市。 
    但高盛則客觀評價說,盡管與QDII相似,個人外匯投資主要會關注內地市場無法投資的產品或H股較相應的A股有較大折讓的兩地上市公司。但此舉無疑會提高市場效率。主要是通過加速縮小內地和海外股票市場的估值差距,因為,相對來說,內地個人投資者很可能會買入被低估的H股,并且拋售價格過高的A股股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