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保稅物流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2007-9-29 15:2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張家港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充分發揮各自的政策優勢,兩區進出口業務呈現了放量增長的良好勢頭。據統計,今年1-8月,兩區進出區貨運總量達648萬噸,貨值7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7.08%和95.38%,貨運總量和貨值均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征收關稅5.64億元,進口環節稅20.7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0.86%和57.07%。 打破隸屬關系實現“區間轉讓”張家港保稅區成立于1992年,是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成立于2004年,由于功能定位和政策優勢不同,張家港保稅區側重于加工貿易政策優勢,而保稅物流園區側重于物流優勢。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相互不能共享政策優勢,很多分屬不同區域的企業不能享受自己家門口的特殊區域優惠措施。如佐敦涂料公司,以前只能通過深加工結轉方式進出口,一方面成本高企,另一方面也因此延誤時間,影響生產。對此,張家港保稅區海關審時度勢,根據企業現實需求,打破行政隸屬關系,優化資源配置,在不影響監管前提下,實行“區間轉讓”,使原來通過兩個海關審批的深加工結轉的單子,在保稅區海關兩個窗口直接報進報出,大大節省了報關費用和時間精力。對此保稅區光王電子公司的曹經理連用了三個“想不到”,“想不到原來要跑兩個海關的事情,有了區間轉讓政策,現在只需跑一家;想不到原來一票單子要一個星期,現在只要半天就行;想不到原來是兩個窗口辦,現在保稅區海關機構整合后,在一個窗口辦就行了。”
“區港聯動”助企業借船出海隨著保稅物流業迅猛發展,現有港口碼頭容量有限,越來越成為制約物流提速的瓶頸,張家港保稅區一方面對現有碼頭擴容改造,深挖潛力,另一方面實行“區港聯動”,推行“借船出海”,此舉大大拓展了保稅區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自張家港保稅區海關實施“區港聯動”后,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凸顯,倉儲企業的增加,大大增加保稅區的倉儲能力,為保稅區物流分撥提供良好的保障,近年來新增倉儲品種近300個。主要有紡織原材料、農藥、化工原材料、電子產品、機械設備、五金配件、棕櫚油等。與此同時,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入區開展貿易。如美國的勞倫斯公司,通過保稅區進行五金產品的倉儲分撥;英國BP公司在區內開展PTA的倉儲分撥業務,開拓國內市場;美國的路易達孚集團、阿聯酋的賽奧卡公司在區內分別開展進口棉花的倉儲分撥業務。總投資1.8億美元的張家港孚寶倉儲有限公司9月13日正式在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投入運行,這是全球著名的石化物流企業荷蘭孚寶集團在華第一家全額獨資企業,必將有利于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化工品業務的做大做強。江蘇沙鋼集團物流部的黃總感慨的說:“張家港保稅區海關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服務,使我們趕在國家出口退稅調整前,順利出口放行,使我們既順利地履行了和外商簽訂的供貨合同,又為我們節約了近1000萬元物流成本,海關真是我們的貼心人。”
“三大”平臺放大積聚效應張家港保稅區目前已形成化工品、植物油、紡織品三大市場,為長江流域及周邊區域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平臺。張家港化工品交易市場去年完成成交額211億元,入庫工商稅收達1.25億元。紡織品物流日益成熟,06年進境棉花17.3萬噸,比2005增長503%;進境PTA10.6萬噸,增長126%;進境晴綸2.06萬噸,增長296%,進口原羊毛4.03萬噸,增長6%,成功舉辦了三次國際羊毛拍賣會和兩次全國紡織品專業會議。6月18日華東紡織品交易市場正式掛牌成立,更為區域紡織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國華芳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紡織業為主,以棉紡為核心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該公司進出口部的秦總說:“隨著我們企業的擴張,對棉花的需求越來越大,張家港保稅區紡織品交易市場的建立,為我們真正解決了后顧之憂,免受了斷糧之苦。我們可以在家門口就以最低的價格,采購到美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的優質棉花,張家港保稅區海關還為大量進口棉花創新監管措施,使我們大大節約了物流成本,直接提高了經濟效益。”
“星級”管理打造誠信服務為加快物流發展,張家港保稅區海關針對企業一貫的經營表現和守法狀況,仿照區外監管模式,推出“星級”管理模式,即根據平時考核和企業自薦,把分為“三星”、“二星”、“一星”三個層次,對平時守法程度高、經營誠信的企業,享受海關多項通關便利,而對經常有違規現象,守法程度不佳的企業則強化監管。用關領導的話說,就是要讓99%的守法企業處處感受到海關的各項便利,讓他們感覺不到有什么束縛、制約,而讓1%的企業處處感到海關無所不在的嚴格監管,促使他們走上守法經營的軌道。主要措施有:一是提前申報。為縮短進區貨物通關時間,企業可在貨物運入保稅物流園區前,在能夠確定出口貨物的品名、規格、數量的條件下,提前向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并遞交有關單證,貨物運抵后由海關監管現場直接驗放。二是雙提前申報。企業可在貨物運入保稅物流園區前,在能夠確定貨物的品名、規格、數量的條件下,提前向海關辦理出口和進口報關手續并遞交有關單證,貨物運抵后由海關監管現場直接驗放。三是集中申報。對經電纜、管道、輸送帶等特殊運輸方式或海關許可的其他方式進(出)物流園區的貨物,企業在每批貨物進(出)區時向海關提交《集中申報清單》及有關報關單證,海關審核后予以驗放,企業在海關放行貨物以后的規定期限內辦理貨物的集中申報,繳納稅、費,結關等海關手續。四是快速轉關。對適用雙提前申報和集中申報的企業貨物轉關進出物流園區的,海關優先辦理快速轉關運輸手續。五是加急通關。海關對上述企業進出口貨物實行優先審單。上述企業可以通過預約聯系海關在非工作時間和節假日辦理通關手續。
對此,杜邦-旭化成聚甲醛(張家港)有限公司的采購主管徐厚琴興奮地告訴記者:“保稅區海關為資信度高、守法經營的企業搭建了便捷通關平臺,使我們公司可以在裝貨時就能夠同步報關,等貨到后就能快速通關。而且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
褚忠云 張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