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因“次貸”而降息 美聯儲的兩大失誤

2007-9-28 15: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美國宏觀經濟未來一、二年的內部要素變化分析結果來看,首先肯定的是,美聯儲進行適度、少量的降息有其合理性,是正確的。但是由于其標志性或象征性的第一次降息的時機不是很恰當而且滯后,導致“次貸危機”爆發,同時也將給美國經濟未來的不定性埋下隱患。 
    各國央行都是僅對總體宏觀經濟負責,它是非營利的,它脫離任何經濟集團與行業利益的糾葛,將央行當作經濟經營風險的“最后買單人、風險承擔者”,是央行之大忌!其有可能導致貨幣政策混亂、金融市場的惡性投機事件數量增加,不利于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
    各國央行都是僅對總體宏觀經濟負責,它是非營利的,它脫離任何經濟集團與行業利益的糾葛,以國家總體經濟為核心決策標準,無義務負責或承擔其他經營者的經營虧損,最大化的經濟政策決策的獨立特征是各國央行設立和追求的目標。
    將央行當作經濟經營風險的“最后埋單人、風險承擔者”,是央行之大忌!各國央行都會極力回避公眾對它有這樣的印象。然而,作為當今經濟金融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美聯儲,此次也許是疏忽了,樹立了一次反面榜樣。  
    首次降息時機不當 
    美聯儲適度適量降息有合理性,但其最佳時機應該在“次貸危機”明顯爆發的前幾個月,即使無法提前預見而拖后了,也宜選擇在次貸危機略顯平靜的時候再降息。那時就可以宏觀經濟的情況來心安理得的降息。而現時降息無異于成為了華爾街房產行業大投機客的“最后埋單人、風險轉嫁者”,人們會認為聯儲受挾于那些為了賺大錢過度冒險投機的次貸投機機構。這種印象無異于縱容投機客在未來更大膽的投機和混亂市場。同時在公眾中削弱了美聯儲政策決策的獨立性,從而使其未來政策在公眾心里的響應效果和貫徹力度可能出現折扣。 
    此特殊時刻降息,所有的人都會將大幅降息的最主要原因集中在“次貸”上面。而在美國次貸問題上,9月20號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采訪中說:你面對的真正問題是犯罪問題(他指的是抵押貸款經紀公司肆意妄為,沒有如實地說明其銷售產品),這是欺詐,在美國屬于刑事犯罪。各州總檢察長需要負責,與美聯儲無關。把10個這樣的人送進監獄,達到的效果將比你想象中的要好。 
    降息聲明有問題 
    對于此次降息,美聯儲的聲明如下: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適度,但信貸市場的緊縮可能將導致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惡化并波及宏觀經濟的其他領域。今日降息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金融市場危機對總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并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今年核心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減輕,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認為某些通貨膨脹風險依然存在,委員會將繼續密切關注通貨膨脹的最新動向。金融市場自委員會上次會議以來發生的變化增強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委員會將繼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宏觀經濟前景進行評估,并在需要時采取措施來維護物價的穩定以及經濟的可持續成長。 
    這一聲明,可以表明以下幾個論斷: 
    一是金融市場有危機可能,并可能波及經濟健康發展;金融市場的波動變化增強了經濟的不確定性,需對政策進行修正。但是想提醒的是,以金融市場的動蕩漲跌來作為一國央行降息聲明的原因之一和內容,顯然犯了大忌。因為金融市場的波動甚至是大幅動蕩,至少有一多半與宏觀經濟的基本面無關,在特定階段,它有時會成為一種常態表現。再則以金融市場的變化(特別是股票市場)作為提前決策并執行貨幣政策中最重要的利率的變化,將是一個摸彩行為,其可靠性、科學性值得深入評估。如果金融市場泡沫嚴重了,市場進行合理的甚至較大的下跌和擠壓是有利于未來的。就以格林斯潘先生來說,在美國遭遇“黑色星期一”的股災時,其處理的辦法是安撫,至多是承諾向銀行系統注資,保持流動性,也根本沒敢動用利率工具(后來在金融市場穩定后,他仍是繼續加息控制通脹,而根本沒考慮用降息工具來穩定股票市場)。因此,美聯儲降息合理性是美國未來宏觀經濟的提前要求,但不應聲明是金融市場的所謂危機和變化。 
    二是聲明說通貨膨脹風險仍然存在。既然通脹風險仍然存在,頂多也應該是小幅降息進行預防,而選擇大幅降低利率,那市場推測理由只能是一個:為了拯救華爾街的次貸投機賭徒。這犯了作為央行的職能大忌——成為最后風險承擔者和冒險家的拯救者!無意中激勵了投機客未來在經濟的各個領域更加大膽的投機、冒險!他們會認為,反正有央行最終來“成為最后拯救貸款者”的。 
    三是動用貨幣政策中最重要的利率工具來解決單一的“經濟事件危機”是欠妥的,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一旦該單一經濟事件未來對整個宏觀經濟并未造成明顯或突出的影響,而利率工具的調整卻必然會影響宏觀經濟全局,就可能再次出現被迫重新調整利率政策的情況,這宜造成市場、經濟和貨幣政策的模糊與混亂。試探以利率工具解決單一“經濟事件”也許能有效果,但過于冒險,違背貨幣政策的穩定性與全局性的原則,同時可能弱化央行政策獨立性的慣例,使央行演變成大小事都管的消防隊員。我們以美聯儲前任主席的實踐來看,他在處理華爾街長期資本巨鯨瀕臨倒閉的大金融危機事件時,扮演的是協調角色,讓債權人讓步、各大機構出錢來逐步化解,而自身根本沒動用國家經濟的尚方寶劍——利率工具。我們認為,利率工具是國家級的、是全社會的、全部經濟領域共有的,它在單一經濟事件的應用上,一定要謹慎。 
    央行貨幣政策的新思考 
    反思此次美聯儲降息的前前后后,我們認為:央行應該是可以處理經濟領域的較大“事件危機”的,但是應該遵循四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不可輕易動用利率工具。因為利率工具可以說是“國家總體經濟調節工具”,它的使用可以說是全局性的,一發牽動全身,不可造成成為拯救某一利益體的工具的印象。 
    二是以協調和保持流動性(必要時注資)為處理單一“經濟金融事件”的主要辦法。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的擴大,經濟行為規模的增大,也許幾年之后或更長,我國央行就會遇到此問題,但愿此思想能有所啟示和幫助。 
    第三、堅決維護和樹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形象,這樣有利于貨幣政策的貫徹和響應,強化貨幣政策效果,并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第四、應極力回避成為最后還錢人的角色形象,最好是換種方式間接解決。否則就違背了經濟行為中經營者經營風險自負的經濟規律。一旦弱化了這一規則,則會降低盈利性經濟體對自己經濟行為的責任感,增加和縱容經濟金融投機行為,使經營領導滋生損公肥私的經濟腐朽思想。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