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來臨持幣持股又費思量 專家建議輕倉為上
2007-9-27 1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盡管每逢長假,持幣還是持股的話題已是老生常談,但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來說,又確實是個不得不談的話題。考慮到大盤連日在歷史新高處震蕩,無論是為了規避風險,還是為了博取收益,持幣還是持股實有作出取舍之必要。
每當國內長假來臨之際,持股還是持幣過節,這一哈姆雷特式的問題總要困擾著投資者。面對迭創新高的股市,針對今年國慶長假前的這一問題,記者采訪的四位業內專家給出基本一致的答案:輕倉過節比較好。
輕倉過節為宜
離國慶長假僅剩兩個交易日,但股市似乎已提前被節日氣氛所感染,近幾日成交量持續萎縮。不難發現,隨著長假臨近,許多投資者采取了兌現出場、謹慎觀望的操作策略。對此,銀河證券研究中心投資策略部負責人李鋒認為:“投資者輕倉過節比較好。”
民族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徐一釘也認為,節前投資者倉位不宜太重。目前監管層的態度非常明確,不希望股市上漲過快。近期新股發行明顯加速,以吸收流動性;同時,證監會還出臺了一系列規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政策文件,對市場炒作資產重組概念有所遏制。國慶長假后,9月份相關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政府會否出臺新的調控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則表示,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基本不存在節前持股還是持幣的問題。機構不會因為國慶假期而調整倉位,但機構投資者可能會在三季度末期對持倉進行結構性調整。“不過,由于目前對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期尚不明朗,投資者觀望氛圍比較濃,市場進入平淡期,上下動力都不大。”
“考慮到當前市場面臨多方面壓力,我們傾向于持幣過節。”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張翔表示。其理由如下,首先,盡管其并不認為新股發行、QDII募集等因素會對流動性帶來明顯沖擊,但其對投資者心理上的壓力是不可回避的,部分投資者會因預期不明而采取離場觀望的做法;其次,市場普遍預期近期將有進一步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出臺,這也難免會抑制房地產與銀行板塊的走勢;另外,煤炭、有色、航空等其它一些值得看好的板塊,也因前期上漲過快而面臨較大回調壓力。“持幣在手可保證較高的靈活性,待形勢明朗或相關板塊調整到位后再行介入。”
資金面面臨考驗
本周二市場經歷了一次資金考驗,建行上市、神華申購,而且準備金率當日開始上調。李鋒指出,國慶節后的第一周市場資金面還將面臨嚴峻考驗,按照目前節奏推算,中國神華上市與中國石油發行都有可能在節后第一周進行。
在新股發行明顯提速的情況下,資金供應卻是有所吃緊。公開資料顯示,截至9月21日,基金資金規模達30228億元,但比8月末的數據減少1000億元。“在單位凈值增長的情況下,基金份額減少,表明9月份基金出現凈贖回現象。”李鋒表示。
程偉慶也指出,目前不僅新基金發行減緩,而部分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近期基金申購數量下降,而贖回數量有所增加。與此同時,最近新股發行比較多,市場資金面壓力比較大。
目前不僅新股擴容加速,QDII發行也提速,第三只QDII基金已獲批發行。李鋒認為,發行5至6只QDII基金,收縮流動性效果相當于提高一次準備金率。“目前股市行情已進入取決于資金供求狀況階段,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節后股指震蕩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際市場有不確定性
在國內市場因國慶假期而休市期間,國際市場將正常交易。徐一釘認為,國慶長假期間周邊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次級債危機影響究竟如何,現在還尚難有定論。最近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財長保爾森以及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均表示,次級債危機不會很快過去。“如果國慶長假期間,次級債危機出現新變化,將會影響全球股市,進而會波及到節后復市的A股市場。”
尤其是內地國慶長假期間,香港市場并不會同步休市,中間仍有交易。徐一釘認為在目前A股估值偏高的情況下,H股持續上漲是其重要支撐因素之一。“但由于港股受國際市場影響大,國慶長假期間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港股市場。”
近期香港H股成交量持續放大,恒指、國企指數均放量創新高。這一方面對內地A股市場是支撐,另一方面也會分流A股市場資金。目前有跡象顯示,香港市場正在逐漸被內地化,部分外資逢高撤離,而大批南下的內地資金正在成為接盤者。“近期A股市場成交量萎縮嚴重,除了與投資者心態普遍比較謹慎有關外,還與一些熱錢流向港股市場不無關系。”徐一釘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