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食品物流體系——訪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 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簽名
2007-9-26 16: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簽名先生在此次論壇上作了精彩的演講,會后,張副會長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差距
張副會長在談到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時,表現出了一個業內人士的擔憂:目前我國每年易腐食品生產總量近7億噸,城鎮居民消費的支出中易腐消費占到了50%以上,全國每年易腐消費總量近4億噸。根據去年的統計,我國肉類、冷飲、乳品、水產品的產量快速遞增,但是從食品冷鏈整體體系而言,我國食品冷鏈體系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非常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我國目前,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的牛奶、豆制品,大部分還是在沒有冷鏈的情況下運銷的,有些冷凍食品的產銷稍微好一些,由于大部分的冷凍食品流入集貿市場拆零散賣,冷鏈存在中斷現象,冷鏈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安全。
第二,食品冷鏈市場化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國易腐食品除了少量外貿出口以外,其余大部分的易腐食品在國內流通的配送業務,都是生產廠家、經銷商來完成的。食品冷鏈服務網絡和信息網絡不健全,大大影響食品物流的在途食品安全、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的損耗也很高。
第三,我國冷鏈硬件設施裝備不理想,比如說冷庫的能量不足700多萬立方米,僅限于肉類、魚類的貯藏,如果是在淡季,冷庫就處于閑置狀態。在冷庫的建設方面,還處于重視肉類、魚類的冷凍,輕視蔬菜、水果的冷藏建設,整體發展的欠缺,影響了食品冷鏈的資源整合。未來
食品安全的概念是一個綜合性的,在食品加工及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食品的安全。由于食品是一個特殊的商品,要求的時效性很高,以往對食品生產上比較關注,而忽略了冷鏈物流環節的安全問題,所以應該在食品物流安全上制定一個標準。
總之,我們要遵照發改委、科技部、農業部下發的《全國食品工作“十一五”發展綱要》中關于構建現代食品物流體系要求,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鼓勵企業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營銷網絡和標準化的物流中心,推廣代理制和連鎖分銷制,鼓勵企業在各省市區的大中城市設立總代理和直銷隊,營銷大名牌,以名牌促營銷。
2.鼓勵企業應用現代物流體系,改造內部流程,實行物流外包,同時支持食品流通企業建立配送中心,鼓勵食品專業批發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利用信息化以及供應鏈管理技術,推動食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推進全球采購和營銷售后服務,降低交易成本。
3.鼓勵舉辦各個食品博覽會、交易會促進食品流通。
4.積極開拓市場農村市場,改造農村消費環境和物流通道,建立我國農村市場特點的營銷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