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鐵: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提供運力保障
2007-9-26 13: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日益推進,我區正由昔日的“出海大通道”躍升為“國際大通道”。 鑲嵌在八桂大地上的湘桂、黔桂、焦柳、黎湛和南昆等鐵路線,經過六次提速調圖以及持續地挖潛擴能改造后,正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提供強有力的運力保障。
提速調圖,“大通道”注入新活力
柳鐵從2003年3月起,即提出“增噸、壓點、加密、提速”工作新思路,迅速掀起了低成本擴張的擴大再生產熱潮。
增噸:提高列車牽引定數;壓點:壓縮列車運行時間;加密:加大車流密度;提速:提高列車運行速度。
位于焦柳線牙屯堡至水團站間,全長5592米的彭莫山隧道,其通風問題一直制約內燃機車提高牽引能力。經改造隧道通風設備,全線的牽引定數從3000噸提高到3800噸,日均多過重車150輛,年輸送能力增加400多萬噸。持續地挖潛擴能,使列車的牽引定數不斷增加。湘桂線柳黎段、黎湛線、河茂線牽引定數由3500噸提高到3800噸,南昆線上行牽引定數由3900噸提高至4580噸,湘桂線永柳段牽引定數由2700噸提高至3000噸。
線路彎多坡大,是柳州局管內線路的特點,嚴重影響列車運行速度。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該局投入310萬元,用24天時間就完成了62個半徑曲線改造,使列車運行速度由黎塘至南寧從每小時60公里,提高到110公里;柳州至黎塘每小時100至11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先后對桂林至柳州、黎塘至南寧區段的150個曲線進行改造。幾年時間,集中改造曲線半徑215個。
尤其是第六次鐵路大提速和調圖,使出海大通道再次亮點紛呈。經過柳州局管內的旅客列車多達48對,其中新增7對,是歷次提速調圖增開列車最多的一次;貨物列車450對,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了90對。在此同時,每天安排空車始發直達和大宗貨物始發直達分別為15列和48列,其中跨局直達17列,柳鐵管內直達31列。
運輸能力的增加,將廣西與各經濟圈的聯系更加緊密。對接京津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三角經濟圈列車運行時間,均不同程度壓縮。其中成渝經濟圈新增開的桂林北~成都K651/4/1、K652/3/2次,柳州至成都運行21個小時,比南寧至成都K142次運行31小時少10小時。途經湘桂、焦柳、渝懷、達成等線,使廣西與成渝經濟圈連成一線。
挖潛擴能,“多拉快跑”創造奇跡
柳鐵在實施“增噸、壓點、加密、提速”中,曾創下了“一年的貨物增量相當于前十年”的奇跡。
黎湛線、湘桂鐵路柳黎段牽引噸數由原來的3500噸提高到3800噸,按一天開行一列3800噸專列計算,一年就相當于多開29趟貨物列車,多運送貨物11萬噸;
對焦柳鐵路彭莫山隧道的通風設備進行改造,全線貨物列車牽引定數由原來的3000噸提高到3500噸,相當于每天多開行了4.3對列車,年輸送能力增加了400多萬噸。
關停湘桂鐵路線柳州至南寧間長期貨運量不飽和的黃坡、古夢、維都、佳田、百朋5個小站,對區段線路實行自動閉塞信號管理,使線路的列車通過能力由原來的68對提高到160多對,運輸能力提高了135%。對黎湛線黎塘至貴港間進行自動閉塞技術改造,使通過能力由原來的60對提高到180對。
擴大柳州、南寧南列車編組場的編解能力。南寧南列車編組場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6股車道,使列車的每日編解能力由原來的6000多輛提高到9000多輛;經過全面改造的柳州列車編組場,日均編組列車最高突破了1.2萬輛,基本滿足了來自湘桂、黔桂、焦柳方向的日均車流編解要求。
連續地挖潛擴能,將黎湛復線、湘桂北段的列車時速提高到110公里;湘桂柳黎區段時速提高到120公里;南昆線柳鐵管內全線提高到100公里。從而使運行在全局2400多公里線路上的列車全程運行時間平均縮短了一個小時以上。
拓展服務,提供強勁的運力保障
城際列車成了廣西交通的“一匹黑馬”。
南寧-桂林、南寧-柳州、南寧-玉林、南寧-百色,城際列車在讓老百姓感受到便利、安全和快捷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受到中國鐵路快速發展的欣慰。尤其是南寧-桂林間開行的城際旅客列車,將該路段的旅客列車運行時間由原來的將近7個半小時縮短到4個半小時。每天都能讓乘車旅客走個往返。
桂林-深圳T39/40次,在桂林山水與香江之間搭起了一座金橋。
南寧、柳州、桂林、百色、黎塘站在一個時間段內,每隔20分鐘左右就有一趟旅客列車開出或到達。
高密度的旅客列車開行圖,讓人感受到乘坐火車恰如城里的公交車,既方便又快捷。
針對廣西貨物運輸呈現“資源型、疏港型、輻射型”特點,柳鐵實施“兩港一線”(湛江港、防城港、南昆線)運輸戰略,開行直達列車和“五定”(定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間、定價格)班列。對發往西南地區昆鋼、成鋼、重鋼、攀鋼等11家重點鋼廠和管內柳鋼的礦石均實行“點到點”一站直達,對發往西南地區的石油、硫磺和發往管內的煤炭實行一站直達或兩站直達,保證開車質量。
湛江-鷓鴣江、柳南-湛江、南昆線煤炭“五定”直達列車和開行湛江到成都、廣州局的始發直達貨物列車,每天都開行。新增遠程技術直達列車,始發重車直達列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為廣西經濟騰飛注入了強勁的運輸保障。
加快建設,變“末梢”為“樞紐”
經濟要騰飛,少不了大交通的支撐。
2004年9月,鐵道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商談加快廣西鐵路建設等問題的會議紀要》,雙方商定了廣西鐵路建設“一攬子計劃”。2006年10月10日,廣西高層領導與鐵道部領導就進一步完善廣西鐵路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十一五”期間鐵路建設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會議紀要》。即:“十一五”期間,將投入1000億元左右資金進行大規模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
專家預測,未來5年里,廣西鐵路建設將呈現“一二三四”的格局。即:建設兩條煤運通道復線即南昆線和黔桂線;三條快速客運通道即貴陽至廣州、南寧至廣州、衡陽到南寧(湘桂線);四條出海通道即西南、西北出海通道和中部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經廣西的出海通道。加上經憑祥出境(湘桂線)直通越南的一條國際通道。屆時,鐵路運輸能力和運輸質量將得到全面提升,從而實現與西南、西北、華北、東南沿海地區的快捷運輸,使廣西鐵路長期處于全國路網的“末梢”變成區域性鐵路“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