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打造甘蔗種植加工“雙刃劍”
2007-9-26 9: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甘蔗是菲律賓的唯一制糖原料,但甘蔗的用途卻不唯一。如今菲律賓種植園里的甘蔗已經不僅僅為制糖業提供原料,它還有另外一個用途:生產可再生能源———乙醇。 根據歷史記載,菲律賓甘蔗的種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4000年,隨著甘蔗在菲律賓的眾多島嶼廣為播種,大的甘蔗種植園和蔗糖加工廠也逐漸發展起來,因此菲律賓可謂老牌制糖國家。從甘蔗制糖的流程來看,在甘蔗制糖的過程中會產生廢糖蜜,而廢糖蜜又可以生產乙醇、酵母精等高附加值的產品,這樣以來制糖業和乙醇加工業的關系就變得密不可分,菲律賓的甘蔗種植業出現“腳踩兩只船”的局面可謂順理成章了。
菲律賓的制糖業一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12%,占農業產出的3.48%,養活5百萬人口。不過,由于基于目前國際食糖市場競爭激烈,各主要產糖國的產糖充斥全球市場,進而導致目前菲律賓國內50公斤袋裝糖的售價較2006~2007制糖年下跌了20%以上。因此新制糖年菲律賓的食糖出口收入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诖,未來兩年菲律賓的制糖業將面臨20年來食糖產業最艱難的時期。菲律賓在這個時候發展乙醇產業將有助于緩解制糖業的壓力,相信可以由此幫助制糖業走出未來的困境。
近幾年,菲律賓的國內原糖產量整體呈穩定上升的趨勢。2002~2003制糖年是豐收年,食糖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達230.1萬噸,此后穩定在200萬噸以上的水平。菲律賓國家糖管署(SRA)是制糖業的管理部門,負責頒布各種相關糖業的法令和管理規則。為了方便管理,菲律賓國家糖管署將食糖分為A、B、C、D四個級別。A級為美國配額糖;美國與菲律賓簽署了雙邊協議,美國每年從菲律賓進口一定數量的食糖,具體的數量由美國根據當年國內的需求情況而定。B級為國內消費糖;C級為儲備糖,SRA認為必要時才可投放國內市場;D級為出口國際市場的食糖。
目前菲律賓每年的食糖消費量已從幾年前的190萬噸降至170萬噸的水平。因此菲律賓2007~2008年可出口的食糖數量急劇增多,基于2006年的出口額還有2萬噸沒有完成,估計2007~2008制糖年菲律賓可出口的食糖總量將超過46萬噸。新制糖年菲律賓的食糖出口量劇增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食糖走私。由于國際市場食糖價格低于菲律賓國內食糖的價格,菲律賓食糖市場走私猖獗。食品出口商多借進口食糖加工出口食品為名,進口數量比實際需要的多,然后把多出的數量暗賣給當地市場。
從2004年8月19日菲律賓政府鼓勵國內制糖業提取乙醇用來發電以來,生產環保且可再生的乙醇計劃一直很受阿羅約的重視,她鼓勵制糖業生產商從菲律賓發展銀行貸款,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水平。不過,菲律賓的乙醇加工業將不會孤單。據中國農業部透露,中國的一家公司將在菲律賓建立三家總值為1.05億美元的乙醇工廠,新建乙醇廠計劃耗時18至24個月。目前,菲律賓國家發展公司和英國Bronzeoak公司駐菲律賓機構計劃建成一個蒸餾加工廠,使用甘蔗作為原料,每天可生產10萬公升乙醇。其中制糖過程中產生的甘蔗渣還可以用來發電,每天可產生9兆瓦的電量。由于這一計劃每年將消耗26.7萬噸甘蔗,菲律賓政府還會鼓勵農戶種植更多的甘蔗以備需要。
據2006~2007制糖年數據,菲律賓目前的甘蔗種植面積有380,000公頃,比國內食糖消費自給所需的種植面積多了10%。為了保證2008~2009制糖年的甘蔗產量在不影響國內食糖自給的前提下,為乙醇加工提供所需的原料,菲律賓將會擴大甘蔗的種植面積。預計在2008-2009制糖年,部分為制糖業提供原料的甘蔗種植區也將成為乙醇的原料供給地。在接下來的制糖年里,菲律賓將通過增加現有的糖業區的面積或者開辟新的種植園區來滿足乙醇加工需求。
隨著甘蔗種植面積的擴大和乙醇工廠的建立,相信菲律賓的乙醇產業一定會成為菲律賓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菲律賓的制糖業和乙醇產業也將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梁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