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國家糧食局:多層次糧食批發市場2010年成型

2007-9-22 15: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未來四年中國糧食市場前景的框架已經繪成。
    國家糧食局日前發布《全國糧食市場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簡稱《規劃》)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糧食收購市場和零售市場為基礎、批發市場為骨干、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為龍頭、期貨市場為先導,商流與物流、傳統交易與電子商務、現貨與期貨有機結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 
    各地糧批市場需兼并重組 
    專家表示,完整的糧食市場的兩頭是期貨市場和零售市場,中間的骨干則是批發市場。資料圖片
 
    中國商業經濟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解釋說,完整的糧食市場的兩頭是期貨市場和零售市場,中間的骨干則是批發市場,批發市場在促進流通、價格形成以及宏觀調控方面有重要作用。 
    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糧食批發市場600余家,經營主體有國有、股份制、民營等。 
    “目前國內的批發市場在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有的糧食沒有進場交易,有的市場交易不活躍,有的市場物流配送成本非常高昂。”洪濤說,批發市場應該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交匯的中心,而現在許多批發市場實際上無法發揮出糧食快速集散的功能。 
    長期跟蹤農產品市場的分析師陳保民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糧食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仍然沒有根據市場需求而是依靠行政力量進行配置。 
    針對這些問題,專家表示,我國將對有場無市、經營困難的糧食批發市場殼資源,要采取兼并、重組、轉向等方式進行整合;對確需新建糧食批發市場的,要進行充分論證,防止重復建設。 
    完善現貨期貨信息聯動 
    《規劃》對糧食期貨市場建設提出要求:以完善品種體系、發展機構投資者和擴大交易規模為重點,促進現貨與期貨市場良性互動,為企業和農民提供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的服務。 
    “發展期貨市場對指導中國糧食生產非常重要。”1993年以來一直關注糧食現貨與期貨關聯性的洪濤教授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這兩個糧食市場聯動性遠遠不夠。“目前國內糧食期貨品種比較少,市場中真正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參與者也不是很多,所以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對現貨市場的意義不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還是會有改觀的。”永安期貨分析師陳晏說,由于農業生產目前來說仍相對分散,所以如果想讓期貨市場為農民提供價格發現的服務,相關部門還是要做更多的服務工作。 
    建全國糧食競價交易系統 
    我國要建立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但據專家介紹,目前在相關部門存在若干套信息系統和交易平臺。“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權威的糧食市場信息發布體系,信息監測和處理系統建設比較滯后。”陳保民分析說,如果對基礎信息掌握不準確,國家對糧食的宏觀調控,就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為完善國家糧食宏觀調控體系,《規劃》設計,“十一五”期間,結合大宗糧食品種和糧食流通區位特點,組建若干個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為支撐、統一的遠程交易網絡為平臺、規范的運行機制為核心,完善全國糧食競價交易系統。 
    《規劃》強調,力爭在“十一五”末期,政策性用糧主要通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進行交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