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筑現代大型煤炭物流產業貢獻力量
2007-9-19 16: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西煤運集團:
為構筑現代大型煤炭物流產業貢獻力量
山西省太原市俯瞰。 王文杰攝
2007年7月20日,新組建的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掛牌,此舉使山西煤運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現代煤炭物流產業集團。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根虎告訴記者,山西煤運集團是在原來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的基礎上,由山西省國資委和11個市國資委以持有的原煤運系統凈資產作為出資額,共同組建的現代大型煤炭物流集團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1.56億元,總資產280億元。集團經營范圍包括煤炭、焦炭運輸銷售,投資煤炭企業開發,煤焦炭科技開發、技術轉讓,煤炭化工、煤炭發電等。山西煤運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目前全系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精心打造
現代煤炭物流產業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前身是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該公司于1983年10月25日成立,是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國有大型一類企業。主營煤炭及煤制品產運銷,24年來累計銷售煤焦炭28億噸,產品行銷26個省區市及國外主要煤炭消費市場,累計實現利稅225億元,上繳煤炭專項基金750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78億元,員工4萬多人,是我國最大的煤炭運銷企業。
近年來,山西煤運集團根據山西省委、省政府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總體戰略部署,緊緊抓住中部崛起的戰略機遇,大力發揮煤運企業的傳統優勢,進一步明確強化了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煤運系統通過理順產權、改制重組,實現海外上市,建設以煤炭運銷為主業,輔之以煤炭生產、洗選、加工和煤化工為一體的現代大型煤炭物流企業集團。公司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定位,確定了奮斗目標:即“十一五”末期,全系統年經銷煤炭突破3.2億噸,煤炭生產突破5000萬噸,煤化工產值突破12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利稅突破150億元,成為山西地方煤炭產需的總代理商和總供應商,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有重要影響的現代大型煤炭物流產業集團。
在推進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中,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根據“目標統一,責權利一致,精干高效,因事設職、因職設人,有效的管理跨度,加強集團公司領導”的原則,進行了集團公司統一的組織再造和部門設置工作。各市、縣的分公司也按照統一要求積極進行機構整合。加快建立以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為核心的新的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財務集中管理、預算管理和調控能力。積極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開展薪酬激勵、人員定崗定編、建立職業經理人隊伍等方面的創新。制定并實施集團公司的干部、專業人員的培訓計劃,以適應集團公司建設學習型企業的要求。另外,上市公司的組建也在加快推進,目前正在確定擬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產、組織結構、法人治理結構、運營業務流程和管理。
加快構建
現代煤炭物流體系
山西煤運集團積極加強與大集團、大公司的戰略合作,快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現已與國內、國際500強企業中的15家進行了多領域的合作,并與世界著名的能源、投資、金融等跨國公司廣泛接觸,為進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是與神華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晉神公司,開展了對晉西北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生產和朔黃沿線煤炭運輸的全方位合作。
二是通過參與山西省在上海、香港舉行的投資洽談會,簽訂6個項目,投資總額達56.6億美元,引進資金21.4億美元。其中,總公司本部與國電、浙江能源、利聯等集團公司共同開發年產原煤500萬噸的保德王家嶺大型煤礦及其配套工程項目,與泰國正大集團共同建設晉城沁水東大煤礦煤化工、煤氣層開發和坑口電站等項目。
三是與貝爾斯登、國家投資銀行的合作,已獲得銀行授信80億元,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同時,全系統努力做到“四個做實”,即做實市場、做實銷售、做實運輸和做實資產。
積極構建現代煤炭物流體系,創建了“依托一個市場、建立一個平臺、實施兩路配送”的運行模式(以太原煤炭交易市場為依托,建立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現代物流管理平臺,大力實施鐵路、公路物流配送)。太原煤炭交易市場年交易量由1993年的300萬噸增長到2006年的21億噸,是目前國內交易量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場。鐵路煤炭運銷系統以晉中南、晉東南兩個集鐵路、港口、煤礦為一體的多元股份制公司為平臺,通過資源整合,加強資源銜接、計劃和合同的管理,開展了“統一訂貨、統一請車、統一發運、統一結算”,進一步提高了銷售集中度,提高了總運量、重點合同兌現率和自主營銷量。公路煤炭運銷系統加快推進公路煤炭系統的全面經銷和系統轉型,以“一個平臺、三級配送、四大網絡”為經營模式,構建了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客戶管理網絡、銷售資源網絡、運輸服務網絡、信息服務網絡。目前,全省公路出省煤炭完全實現了網上訂貨和網上交易。全系統正在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全省地方煤炭統一價格、統一銷售、聯合競爭”的要求,加快了全省地方煤炭運銷新體制、新機制的建設步伐。本著“抓兩頭,理中間,服務兩端”的思路,全面開展了地方煤炭兩路的“統一采購、統一調配、統一經銷、統一結算”工作。
實施產業延伸戰略。晉城東大、保德王家嶺等煤炭生產、洗選、煤化工、煤層氣開發和煤電一體化項目被列入省“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集中建設了長治三元、河曲沙坪、大同晉銀等集煤炭(白銀)生產、加工轉化等為一體的工業園區。
積極參與全省煤炭資源整合。目前,集團公司對小煤礦的提升改造,其置換產能占總生產能力的60%以上,其中,對河曲沙坪13個年產均在1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的提升改造和資源整合,建設500萬噸配套洗選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并繼續加大對沙坪、磁窯溝等周邊煤礦的資源整合。三元公司三元煤業作為長治市區域煤炭資源整合公司的董事長單位,已完成山西長治中盈煤礦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冊,加快了對周邊煤礦的整合和提升改造,其中福達煤業已投產。目前,全系統擁有煤炭資源儲量56.1億噸,礦井95座,其中獨資、控股煤礦47座,年生產能力達到286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