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被納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物流謀劃
2007-9-19 16: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前言 9月8日,金都批發市場A區二期如期開盤,正式接受廣大置業者的認購。
9月12日,宜昌同升置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邱新娥來到本報,做客本報新聞會客廳,同本報總編輯馬啟成一起就“后三峽工程時代”、呼應漢渝的發展戰略、現代物流的伍家支點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交談。
本期會客總編:馬啟成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三峽晚報總編輯(左)
本期特別嘉賓:邱新娥 宜昌同升置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右)
“后三峽工程時代”:宜昌將吸引全球的目光
1994年,三峽工程開工;2009年,這一世紀工程將逐漸結束。
2006年5月20日,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順利澆筑,三峽右岸大壩達到185米設計高程。大壩全線到頂,圓了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對宜昌而言,則意味著“后三峽工程時代”的逼近。
三峽工程總投資高達1800億元。在工程建設期間,巨大的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人員流,對宜昌的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業、旅游業、其他相關產業及消費市場,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拉動。僅建筑安裝營業稅,增量就達20億元。
目前三峽工程投資趨緩,至2009年全面竣工時將遞減為零。
宜昌的相關產業會不會萎縮和空心化?宜昌的發展步伐會不會就此延緩?
面對宜昌目前的形勢,兩位老總共同認為,后三峽工程時代,投資拉動趨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但并不意味機遇期已經結束,因為國家對庫區的政策支持不會停止,對生態建設的重視不會減輕,對口支援庫區的重點省市、知名企業的合作、互惠關系不會終結。
“由于三峽品牌的逐漸成熟和放大,三峽工程將會賦予宜昌‘世界水電之都’和‘中國動力心臟’的特殊魅力:強大的電能為招商引資和培植新的優勢產業提供了契機。”談及宜昌今后的發展,邱總說,三峽大壩、高峽平湖、新長江三峽等構成的世界級旅游景觀,將吸引全球的目光。
呼應漢渝:全方位融入長江城市群
宜昌市市委書記李佑才在宜昌市第三次黨代會上提出了“三峽開發、呼應漢渝、沿江突破、協調發展”的宜昌發展戰略。在武漢至重慶1000多公里的長江沿線,漢、渝、宜三城共飲一江水,各領風光。
旅游名城、水電之都宜昌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居長江中下游分界點,扼川鄂咽喉,處于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介于東部技術優勢和西部資源優勢的臨界處,與涪陵、萬州同時列于三峽經濟開發區沿江開放城市。
對于宜昌的定位,本報總編輯馬啟成認為,從區位上一定程度地承擔著聯系東南西北、維系四方交流、策應東南沿海、支援西部發展、開發長江中上游的樞紐和傳遞作用,是全國生產力由東向西推進的“接力站”和“支撐點”,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由沿海向西部發展的重要“發展極”和“生長點”。
今后幾年,宜昌將新增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公路、荊宜高速公路、杭蘭高速公路、“西氣東輸”工程五大通道,加上焦柳鐵路、長江水道、三峽機場,宜昌將成為八大交通網匯集的重要綜合性交通樞紐,形成承東接西、南北交流的區位優勢。
邱總對本報總編輯馬啟成關于宜昌的定位分析十分贊同。她稱金都批發市場位于交通日益發達的伍家崗區,物流條件十分優越,不僅是宜昌和伍家的物流中心,更是湖北最大的物流項目;對宜昌而言,“呼應漢渝”發展戰略的實質是今后一段時期宜昌發展的又一次提速,要在長江經濟帶中加快崛起的步伐,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依托漢渝大都市,全方位融入長江城市群。
城市東擴:現代物流的伍家支點
“對于宜昌而言,東部有重要中心城市武漢,西部有最大的中心城市重慶。宜昌有著連接中、西部重要城市的紐帶作用,肩負著中、西部交流與發展的重要角色。”邱總說。
伍家崗區是宜昌市的主城區,瀕臨長江黃金水道近20公里,轄區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焦柳鐵路、宜萬鐵路交匯穿越,宜昌新火車站、深水港碼頭及長江八大港之一的宜昌客運港分布其間,三峽國際機場、滬蓉高速公路近靠轄區邊緣,兩座長江大橋飛架南北,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
作為渝東鄂西的交通樞紐和宜昌市的現代新城中心,物流是伍家崗區未來的發展重點。
伍家崗區的發展規劃表明:按照“一心四線”布局,著力構建城區經濟與現代物流發展互促互進、產業聯動、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特色鮮明的現代物流發展格局,使伍家崗區成為聯通渝東鄂西重要的商貿物流支點。
作為市區兩級的重點項目,本報總編輯馬啟成對金都的定位十分贊賞。他說,伍家崗區的發展規劃的“一心”就是指正在建設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在臨江坪建成占地800畝的現代物流園區,構建以貨物包裝、運輸、倉儲、加工、配送以及會展等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物流交互平臺,不僅能大力推進伍家區的發展,對宜昌的物流行業也是一次洗牌。
“項目建成后年交易額可達125億元,稅收1.09億元,安置就業2萬人,構建以五一廣場周邊等為核心的伍家崗區中心商業圈。”談及金都的規模,邱總豪氣凌云。
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呼喚大物流
8月30日,宜昌市政府召開全體(擴大)會議,在會上,郭有明市長提出宜昌每年要以5——6平方公里的速度推進,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宜昌定位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將成為荊門、荊州、恩施、神農架的區域中心,演繹3+2的發展模式,同時宜昌將繼續5+1戰略,大力發展周邊縣市經濟。
目前,宜昌建材行業專項消費總額占全市GDP社會消費總額的近30%,全市卻僅有一兩家建材市場年營業額達到億元以上,市場配比懸殊;宜昌城區人口達到80萬,循環流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斷生長,物流園區卻鳳毛鱗角。
800畝批發專業市場,8萬平米倉儲物流中心,5萬平方米頤美家居廣場,這些刷新宜昌物流行業的數字,代表著物流前無古人,最大、最現代化的配套倉儲基地將產生巨大的規模效應。
本報總編輯馬啟成認為,隨著宜昌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日益推進,物流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宜昌將成為輻射區域內的物流中心,同時也是連接武漢和重慶的重要支點;而800畝超大規模的金都市場,將是宜昌物流的中心。
對于宜昌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邱總信心百倍:金都在運作之初,就將項目定位于宜昌的物流中心,隨著宜昌發展的日新月異,這一戰略要塞的地位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