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物流管理公司讓誠信譽滿鋼鐵物流
2007-9-19 15: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6年底,武鋼物流管理公司由武鋼儲運公司為基礎組建成立。在機構職能調整到位之前,該公司目前負責武鋼鋼材外發產品運輸計劃的編制、平衡、組織與實施,擔負著武鋼成品材從入儲、庫存、裝車、外發等一系列工作,是武鋼鋼材產品外發運輸管理的歸口單位,其主要任務是通過采用 “5R”模式,保證武鋼鋼材產品的正常入儲與交付,從而保障武鋼的正常生產。
從上述工作職能不難看到,它目前處于武鋼生產鏈的最末端,把守著武鋼鋼材產品出廠前的最后一道驗收關,它所承擔著武鋼銷售物流重任,以服務為本,把武鋼產品與客戶直接聯系在一起,是武鋼面向市場和客戶的一個重要窗口。
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武鋼物流產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努力挖掘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是集團公司決策成立該公司的目標定位。因此,自2003年底獨立運作以來,為了企業的發展,該公司緊緊把握物流業作為第三產業的本質屬性——服務質量,從 “質量關系企業信譽,影響企業生存,決定企業前途”的高度,積極培育以質量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幾年來,該公司努力把握文化與制度的關系,遵循 “興文化-建制度-強管理”的思路,在不斷推進質量文化的過程中,尋求企業加快向現化物流企業轉型的助推器。
該如何表述定位武鋼銷售物流的質量價值理念?從2004年開始構建現代物流企業,到2005年全面實施物流戰略,再到2006年物流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回顧公司日夜兼程的發展軌跡,我們感到,伴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質量理念同樣有一個不斷積淀、提練的過程。
從對質量文化存有疑慮到認同接受,公司職工經歷了一個過程。起初,有職工感到疑惑,認為 “產品質量是主體生產廠的問題,產品質量把關是質檢部門的事情,與我們何干?”,也有的認為 “儲運儲運,就是儲藏、運輸,按合同把鋼材產品發出去,貨不少不丟就OK了,工作質量也到位了”,甚至個別人認為 “什么物流服務延伸?那是吃飽了飯,勁兒沒處使,瞎攬事,不討好”。上述這些言論反映了少數職工的質量理念的缺失和畸變,更影射出當初職工質量文化的落后和貧乏。
我們認為打造質量文化首先要引進和灌輸先進的質量理念,理念決定人們的質量行為方式和對質量文件的理解和執行力。如果不能扭轉人們大腦深層的質量意識問題,再好的制度、標準,再嚴格的的獎懲體制都將軟弱無力。
對此,公司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80年代家電是緊俏商品,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高,90年代行業競爭加劇,原來不注重產品質量的企業大都被淘汰,到如今幾強林立的白熱化競爭局面表明,僅從技術層面強調質量都已經遠遠不夠了,質量的內涵已經擴大至服務、文化等多個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著眼長遠,開闊視野,轉變觀念。2004~2005年,該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華泰管理咨詢公司合作,以 “武鋼千萬噸產能銷售物流體系優化”的課題研究為契機,采用理論研討,專家授課等形式向管理人員灌輸現代物流理論,轉變傳統觀念。
立足眼前,面向基層,全員動員。三年來,作為必備內容,我們每年面向基層舉辦2~3次現代物流知識培訓,單位主要領導親上講臺為一線基層職工舉辦物流知識普及講座,強力導入與之相匹配的質量文化理念,職工受訓面達到98%。
結合實際,全員學習,統一認識。幾年來,結合工作的需要,他們還分層次、有重點地組織全體員工學習管理勵志書籍,多角度引導職工強化質量生存意識。并通過學習,兩次在公司內有獎征集企業文化特別是質量理念的表述語,帶動職工歸納總結,升華認識。使他們逐步認同 “質量是效益的保證”, “對企業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這個認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質量文化的滲透過程。
找準載體,明確目標,大力倡導。以打造一支 “高素質、重和諧、守紀律、講奉獻”的 “物流鋼鐵之師”為載體,從提高職工的道德素養、職業素質入手,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培養職工良好的質量行為和習慣。如利用內部通訊、OA網、板報、宣傳欄、講座、知識競賽、技術比武等多種手段,對榮辱觀、武鋼職業道德規范、公司質量工藝標準開展了廣泛持久的宣傳教育,其中為期一個多月的 “儲運之光”網上知識問答活動,以適應現場,內容豐富、難度得當,吸引了超過80%的一線職工自愿參加。目前,該公司正在編輯的 《物流管理公司員工手冊》,將質量規范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其中,對崗位行為規范做進一步規定,以更直觀的表述使職工們明白應當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隨著質量文化氛圍的形成,職工的思想和道德素質不斷提升,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共同的質量理念,去年下半年,針對少數職工對待收入分配的思想波動和過激言行,冷軋庫乙班自發向全體職工發出倡議書,內容: “樹正氣、拒邪氣”,堅持 “誠信、務實、團結、創新”的工作作風,弘揚不怕吃苦,敢于拼搏,迎難而上的長征精神,牢記 “廠興我榮,廠衰我恥”全局觀念,倡導 “一言一行對企業負責,一舉一動為客戶著想”的質量行為,號召職工和企業 “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形成熱烈反響。
在公司開展的不同專題的質量討論、合理化建議征集、局域網上設立的質量論壇,處處都有職工們活躍的身影。由職工自發形成的QC小組,在公司質量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僅2006年就申報注冊了37項成果,其中4項被列為武鋼重點成果,產生的經濟效益達48萬余元。
職工個人,特別是一線職工源于實踐,主動思考,圍繞質量工作改進出謀獻策。如一線成品發貨工李繼光從實踐中總結并最終以其命名的先進操作法——三元核對法,經推廣后就使庫區產品錯發、漏發等差錯大大減少。在實踐中促成了職工質量管理認識的趨同。
“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直接維系著我們的飯碗”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熱愛產品質量就是熱愛武鋼的具體體現”則是凝聚公司員工落實質量措施的方向標;“一言一行對企業負責,一舉一動為客戶著想”正逐步成為公司員工的行動指南。直至這一切最終提煉為——“質量在我手中,客戶在我心中”。而在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完成了第二次換版之后,我公司將質量方針確定為——“滿足顧客期望、追求管理卓越、拓展服務領域、提高物流效率”。用物流管理公司領導人的話來說, “物流管理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以人為本,質量優先,就是要根據客戶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地做好 ‘JIT’ (Just in time)服務,就是要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通過物流運作技能,不斷滿足客戶的要求和期望,從而實現武鋼鋼材產品的增值,帶動武鋼鋼材市場的拓展,最終實現企業、用戶、社會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