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國際金融市場同跌與我國同漲的背后有何玄機

2007-9-18 15: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成熟市場經濟體經歷和經過的路徑看,我們當前階段的可能風險主要發達國家十分清楚,進而有時采取有針對性要求開放,有針對性價格炒作,有針對性的戰略策略運用,對此我們需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當前國內外金融市場表現出不同的價格趨勢。首先從國際金融市場看,美國股票帶動全球股票價格下跌 
趨勢十分令人注目,而我國股市則反向運行持續高漲,一方面國際股市特別是美國股票下跌中心理依然穩定,另一方面我國股票高漲中市場心理不穩定擴大,心里“發毛”是一個普遍的認知。其次從國際金融市場角度看,美國股市下跌以及美元匯率部分下跌并沒有帶動和刺激黃金價格上漲,傳統角度的黃金避險心理變異。最后從美國與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看,美國股市連續下跌帶動和沖擊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而我國股價高漲中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報告顯示,7月份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6.7點,比6月份創下18個月新高的97.5點下跌0.8點,同期我國CPI漲幅創下125個月以來新高。美國與我國經濟模式的差別使得我國消費者信心追隨消費者價格變化,而美國作為一個投資型經濟體,其消費者信心追隨投資收益變化。 
    面對當前金融市場跌宕的價格趨勢、主要國家經濟問題的壓力和沖擊以及我國經濟投資高漲的潛在過熱壓力,市場對價格的迷失十分突出,包括唱衰美國經濟和美元匯率;對政策的爭論擴大,特別是美元降息預期上升;對市場恐慌擴大,流動性過剩與流動性不足制造的心理緊張上升。當前的金融市場與經濟前景判斷面臨爭執,判斷面臨困惑,判斷有所迷失。因此,我們不能停滯簡單表象之中,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對我國經濟金融短期對策和長期戰略將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價格迷失中流動性風險有危機 
    在美國次級債風暴爆發之前,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是流動性過剩的憂慮,次級債爆發則出現發達國家所謂的流動性不足,主要發達國家與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中央銀行大規模向商業銀行、金融體系和市場的注資舉措,到目前并沒有完全抑制市場恐慌,甚至市場價格的波動已經改變或爭論政策方向的變化,尤其是導致經濟悲觀氛圍上升,緊張心理蔓延。從上述中央銀行對策之后,以及金融市場在相對劇烈波動之中,我們能夠看到,美聯儲注資資金敞口之后美國商業銀行的資金需求意愿冷漠,幾家大銀行的拆借作用并沒有給予其他銀行以示范和帶動作用,美國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并非缺少資金,同樣也有流動性過剩之疑,美聯儲注資本意何在?而歐洲央行在美聯儲注資之前,其恐慌程度超出現實,對次級債問題的判斷也逐漸冷靜,過于緊張的心理已經平靜,并且表示次級債影響有限。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央行,注資舉措是進進出出,難以琢磨,日元匯率和日本股市也變幻莫測,日本次級債影響十分微弱,心理緊張性占主導地位。 
    上述這些表現十分值得關注和深入研究,尤其是面對美元匯率的變化策略,我們需要理性判斷。在全球美元恐慌心理擴大中,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市場唱衰美元和減持美元趨勢突出,但是美元匯率卻逆行令市場恐慌心理上行或表現各異,美股暴跌時美元指數上升,美元兌歐元上漲時,美元兌日元下跌,這似乎不是市場正常的反應,而是有一種機制、人為控制的價格方向所為。在全球流動性過剩中,我們面對這樣一種價格趨勢,我們需要防范未來美元可能的大漲趨勢,與市場預期完全反向的美元強勢趨勢將會出現;這樣美元將收獲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利益,進一步緩解美國經濟結構性矛盾和壓力,補充資本流入對其經濟和市場的支撐,維持美國經濟穩定;仡櫄v史,美元每一次遇到突發因素和恐慌心理的反向調整是有據可查的。如1998年10月美國股市暴跌,美國經濟一片悲哀,歐元啟動一路高歌,但是隨后美元一路高漲從1.19美元將歐元壓制到0.82美元。因此,在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價格迷失中,我們也需要超越眼前局面,回顧過去歷史,從美國經濟、金融實力、規模、機制、效率等多角度看待美國因素和美國問題,當前流動性過剩與流動性“不足”帶來的進一步釋放流動的未來前景將會十分嚴重,流動性泛濫失控將導致信用、價值進一步失控,并最終可能演變為新型的金融危機,錢多的無處投資,最終回歸原點美元,全球將進一步依存美國經濟,因為任何經濟體或貨幣體難以有美國的能量與能力,效率操縱市場、操縱價格以及設計方向指引。 
    政策爭執中長期戰略有策劃 
    伴隨美國次級債引發的全球恐慌中價格跌宕,美元利率方向再度成為爭論焦點,不僅美元利率前景陷入上升與下降的不確定中,而下降的氛圍逐漸擴大,美國貼現率下降引起的效應十分突出。同時歐洲和日本央行也改變了自我政策方向,給予市場前景帶來更大的不確定,價格波折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日元匯率因素引起關注。日本央行上周四連續第6個月決議維持利率0.50%不變,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之后按照市場預期而行。雖然日本央行表示將根據其對經濟和物價的評估結果來控制貨幣政策,不會受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等其他央行的影響,日本央行將盡力對貨幣政策做出及時調整,但市場依然認為日央行的政策決定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金融市場狀況以及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的舉措,這兩大央行都將在日本央行9月會議前召開政策會議。 
    從歐洲央行看,其之前表示未來加息的意愿的語調已經有所轉變,歐洲央行行長特理謝對物價風險保持高度警惕一詞已經消失。雖然自2005年12月份以來歐洲央行已加息8次,但每次加息之前特理謝都用到了警惕物價風險這一措辭。由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波引發了市場動蕩和全球信貸危機,最近市場對于歐洲央行9月份加息的預期有所降溫。更為值得關注的在于目前歐元區內部已經開始擴大加息與降息的對立見解。其中法國明確表示降息意向,意大利也有相同見解。法國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周三強烈要求歐洲中央銀行下調利率,為企業投資創造寬松條件同時幫助穩定金融市場。他對美聯儲日前下調貼現率以穩定市場的做法表示贊同,并表示歐洲央行目前正陷入尷尬境地,因為在美國次貸危機暴發前,歐洲央行已使市場為利率上調做好準備。歐洲央行在目前情況下上調利率的爭論將不利于歐元區的長遠發展與合作。而美元對于歐元的“耿耿于懷”一直由來已久難以消除,此次政策設計的遠景需要觀察,不能簡單判斷。而歐洲央行未來的前行將更加艱難,更何況英鎊價格與經濟,包括利率的連接使得歐元前景不利乃至悲觀擴大。當前歐元投資價值需要謹慎,防范未來風險十分重要。 
    美國當前的應對策略是“攪局”,攪亂全球價格方向,攪亂全球政策方向,攪亂全球流動性判斷,未來將已全球流動性使美元資產和美國獲益。 
    金融競爭中針對策略有風險 
    結合到我國實際狀況,如果從國家經濟規模和效率看,我國與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差距十分巨大,并非短期可以消除,尤其是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信譽和信用度與美元升值與貶值的不良影響形成鮮明對比,但是這其中并不代表我們金融戰略應對恰當,或我國主動性充足,恰好相反,我們的金融預警和危機意識需要大大提升,外部特別是美國應對我國的戰略政策與策略愈加具有針對性,未來我們面對的外部壓力將更加嚴重和復雜,而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簡單的人民幣不貶值承諾和行為將不可比較,難以比較,未來的壓力與眼前的復雜是相當嚴峻的。因為當前我國內部的經濟環境處于交纏復雜階段,經濟未來的可能過熱來自內部與外部兩個方向,我國人民幣匯率單邊走向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結構性調整與市場經濟理性認知,理念的約束性、桎梏性十分嚴峻。國內外的消費價格、投資價格嚴重扭曲,順應與對立國際經濟金融態勢兩面各異,而我國機構、市場以及投資者的狀態處于相對滿足、浮躁、焦躁之中,十分不利于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扎實、穩健、踏實的積累和前行。尤其是從我國金融改革意愿和方向面臨的阻力與沖擊,我們更應謹慎、綜合梳理我國的金融戰略與策略。有幾點值得思考。首先我國機構投資海外順利中收益受損。雖然市場規律有得有失是正常的,但作為一個發展中的金融開放經濟體面臨如此連續的波折,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成熟市場經濟大國的戰略“陰謀”和策略“設計”。未來我國將開始逐漸放開個人投資走向市場化相對成熟和市場規則相對健全的國際金融市場,我國資產證券化也將推廣,我國投資者和政策制定部門需要謹慎應對和思考國際環境和金融市場的變量與變數,自我有一個理智和理性的判斷。尤其在我國股票價格高漲和公司業績高潮中,應該看到如安邦所言,今年上半年我國已經發布業績的2/3上市公司的利潤平均增長了71%,但其中近50%的業績增長源自于股市上漲效應與收益,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將會在市場低迷時加劇跌勢。而摩根斯坦利估計,我國上市公司來自于主營業務的利潤增幅約為35%,半數為一次性所得,企業和投資者受到市場上漲的吸引,股市今年漲90%,而自2005年7月以來上漲了4倍以上,如果股市下跌,甚至只要持平,公司收益將會蒸發,而這種投資策略將會適得其反。從國際規則和制度角度看,西方大國一直在運用他們的政策規則優越權和主控權壓制和壓迫我們金融自主權、自由權和改革權。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實力和規模與主要發達國家有巨大差別,金融效率與戰略更難以競爭和對比,他們對我國的競爭是信心與心理的競爭,完全超出實力與規模的基礎,不對等、不匹配十分突出。我國目前是一個市場化程度有限,開放度不大的經濟體,自我體系、自我封閉對外部并不會有當前如此巨大的競爭局面,但是我國的信譽信用度在不斷提高,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是一種重要的信用資源和支持平臺。從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的經歷和經過的路徑看,我們當前階段的可能風險他們十分清楚,進而有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要求開放,有針對性的價格炒作,有針對性的戰略策略運用,對此我們需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國際規則的不公平傾斜性不利于我國自主發展、自主開放,我們面臨的風險大于機遇,這是我們應該理智判斷的基點。因為我們缺失市場產品數量,更缺失市場實際效率和收益;我們缺失市場機制和理念,更缺失金融專業與技能,我們需要看到和看清自我不足,我們改革前進才能有壓力、有動力、有能量、有效率。 
    綜合而言,美國應對全球的是流動性吸收和維護美元霸權,美國應對歐洲的是貨幣分割和瓜分,美國應對我國的是投資信心和信譽。因此,美國將經濟戰略、貨幣政策和市場價格輪番炒作,以達到自我戰略需求和利益收獲。 
    為此,對于外匯投資者而言,這種可能的金融趨勢當中既有機遇,同時也蘊涵較大風險,我們分析與預見價格需要更為寬泛的角度與連接,不能簡單從表面價格、表面現象和表面輿論判斷未來因素、價格與前景。而從美元利率角度看,筆者認為美聯儲將繼續短期(1-2個月)維持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不變,尤其不大可能采取降低聯邦基金基準利率的對策,但美國聯邦貼現率將可能繼續下降,最終可能回到與聯邦基金利率持平或低于基金利率的狀態,隨后再循序漸進地調整。中期看,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有上升的可能,最終水準在5.5-5.75%,甚至6%,理由在于外部競爭和利率對比,以及美國經濟內部的穩定和穩健性。從美元匯率角度看,未來年底之前1-2個月,美元匯率強勢趨勢將十分突出,一方面是美國經濟周期的支持性擴大,經濟穩定支持匯率上升,另一方面是美元策略周期將推動今年美元總體趨勢為上升期。面對這種可能的趨勢,投資者需要借助利率階段性和匯率間歇性調整自己儲蓄與投資,分階段、分數量搭配組合,多元化組合選擇,包括外部外匯投資渠道的擴寬,也需要依據自我財富規模和數量,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能,理智和理性面對投資機遇和投資風險,綜合、全面判斷形勢與投資方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