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海關首創物流信息服務系統
2007-9-18 1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周斌,義烏國聯堆場的一名普通集裝箱卡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將集裝箱貨物從義烏運到寧波港口。看似簡單的工作,老周也有煩惱,“貨運到寧波,回來一般都是空車,想想覺得可惜,但我們也不知道上哪兒找貨源。”但這段時間以來,老周高興了:“海關開發了一個新系統,現在從寧波回來還能再拉一趟貨,路沒多跑,錢比以前賺得多了。” 老周口中的“系統”就是由杭州海關承建的“浙江電子口岸”于近日正式推出的“浙江國際物流信息服務系統”。這套系統能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原本散落在船運公司、貨代公司、物流運輸企業、進出口企業的物流信息聯通起來,徹底改變傳統國際集裝箱物流運輸中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一輕一重”模式,實現了集裝箱運輸往返均有貨的“雙重”模式。為了更“實用”,系統開發人員認真調研了浙江、上海等地區集裝箱運輸現狀,歷時一年,為浙江物流“量身定制”了這一系統。
“系統運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詞:整合。”杭州海關的該項目負責人說。系統首先將物流相關各方的信息集中、分類,而后再分發給信息需求方。在這個整合再分配的過程中,物流相關各方“各取所需”:運輸企業能在集裝箱車卸車后,獲知就近集裝箱堆場中返程貨物的運輸需求信息,避免了“放空車”;進出口企業將全程掌控物流運輸狀態,大幅節約物流成本;船公司提高了集裝箱周轉率及用箱量,延伸了服務區域;貨代公司可以降低服務成本,增加服務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要發揮這個能讓物流運輸效能成倍放大的“系統”的功能,并不需要投巨資建設新的集裝箱堆場,整合浙江省現有堆場資源即可。
物流能力放大了,收益同等放大。以寧波—富陽、蕭山—寧波這兩條物流運輸路線為例。在目前“一輕一重”的狀態下,集裝箱車往返一次的毛利分別為198元、289元。系統運行后,這兩條以往“各不相干”的物流路線就能串起來,形成一條“寧波—富陽—蕭山—寧波”的新路線,集裝箱車不僅不用“放空車”,一圈跑下來的收益能達到1637元,遠遠高于以往。目前,該系統正在義烏地區試運行。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義烏地區可實現“雙重配對”運輸模式的進出口集裝箱量就達到20萬標箱,占義烏地區進出口總量的1/3。實現物流“雙重”模式后,義烏地區一年就可節省社會物流成本2億元人民幣。
記者從杭州海關了解到,這一全國首創的系統在義烏地區試運行后,年內有望在全省推廣,屆時省內的物流企業都將享受“物流放大器”帶來的便利與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