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建港航強省 促經濟騰飛

2007-9-14 16: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在《中國水運指南》發表署名文章《建港航強省 促經濟騰飛》,現轉載全文如下: 
        浙江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海洋經濟和港口航運的發展,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今年6月召開的浙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又進一步提出了“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港航強省”的戰略任務。
        浙江建設港航強省擁有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浙江省是陸域小省,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積達26萬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6倍,海岸線6646公里,占我國海岸線總長度的2l%,居全國第l位,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線達333公里,并處于連接國際航道和國內支線的良好位置;陸上江河密布,舟楫如梭,擁有八大水系,水資源豐富,按單位面積計算的水資源量居全國第4位。豐富的深水港口、航道資源和地處長江經濟帶與東部沿海經濟帶的“T”型交匯點,是浙江建設港航強省最突出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浙江經濟具有“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特征,大宗物資運輸和外貿運輸需求增長強勁,95%以上的外貿貨物以及石油、礦石、煤炭等大宗貨物都通過水運完成,港口航運已經成為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在交通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的水運事業獲得了蓬勃發展,沿海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水運運力發展等各項水運指標也紛紛躍居全國前列,實現了內河航道建設、運輸保障能力、港航管理服務能力的提升。沿海港口泊位總數達107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8個,2006年沿海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5.1億噸,居全國第2位。集裝箱吞吐量755萬標箱,居全國第4位。內河航道里程9652公里,居全國第5位,其中高等級航道1066公里。水運運力規模已達1128萬載重噸,2006年,全省完成水路貨運量4.8億噸,居全國第1位,貨物周轉量達到3632億噸公里,占綜合交通總量的83.2%。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不懈的努力,浙江已經形成了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浙北、溫臺港口為兩翼的浙江沿海港口群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內河集疏運體系。
  今后五年,我們將全力推進“港航強省”建設,努力實現浙江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建設港航強省,要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站在新的起點,堅持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加快推進港航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充分發揮港航資源的整體優勢,盡快形成具有強大競爭能力的沿海港口群以及與之配套的集疏運體系,力爭到2012年,港航能夠適應浙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實現港口現代化、航道網絡化和航運規模化,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0億噸,內河高等級航道通達里程超過1000公里,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超過5000億噸公里,水路貨物運輸量超過6億噸。
        ——構建以寧波舟山港為龍頭、溫臺和浙北港口為兩翼的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完善、信息暢通、安全高效的沿海港口體系。新建萬噸及以上泊位60個,深水泊位總數超過170個;新增吞吐能力3億噸,其中集裝箱700萬TEU。沿海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將超過7億噸,集裝箱能力達到1400萬TEU,其中寧波—舟山港的貨物吞吐能力達到5.8億噸,集裝箱能力達到1200萬TEU。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基本實現規劃、建設、品牌和管理的“四個統一”目標,寧波—舟山港在上海國際航運國際中心集裝箱運輸體系中的作用顯著增強,華東沿海礦石中轉運輸基地、原油中轉運輸和儲備基地的地位得到確立。內河港口加快建設集裝箱專用碼頭和專業化散雜貨碼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機械化水平,適應市場發展需要。
        ——構建以浙北航道網為核心、杭甬運河和錢塘江中上游、甌江為東西大動脈的“北網南線、雙十千八”內河高等級航道網絡和海河聯運體系。建設改造四級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600公里,重點建設湖嘉申線嘉興段、杭平申線、錢塘江中上游等骨干航道,重點提升京杭運河、杭申線、長湖申線、乍嘉蘇線等骨干航道的通航等級,新增三級航道200公里,全省內河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
        ——優化運輸結構,擴大船隊規模,增強競爭能力,鞏固和發展國內運輸市場,拓展國際市場,形成安全、便捷、經濟、可靠的航運體系。運力總規模超過1500萬載重噸,形成以大噸位散貨運輸船舶、油品運輸船舶和內河航運標準化運輸船舶占主導地位的運力結構,運輸船舶的專業化、現代化、大型化、標準化、年輕化水平得到提高。海運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內河運輸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以運力規模超百萬噸的航運企業為龍頭,運力規模在20萬噸以上企業為骨干的航運經營主題結構,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水路運輸市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