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山東膠南市:流通服務網 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2007-9-13 17: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走進位于山東省膠南市中心地帶的農家店大課堂,一幅巨大的地圖格外引人注目。這幅地圖就是膠南市農村流通服務網絡建設規劃圖。在這幅圖上,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上千個符號,密密麻麻遍布地圖的各個角落。每一個符號,代表著一個農村超市或者一個農家店,不同的符號,代表著隸屬于不同的商家主體;不同的顏色,代表著已建成、在建或計劃建設的不同狀態。從這幅圖上,可以讓人清晰而直觀地感覺到:膠南市農村流通服務網絡確實已經覆蓋整個膠南農村。
    政府調節與市場機制雙管齊下
    對建設農村市場流通服務網絡,膠南市是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來認識的。膠南市委書記張大勇認為,“辦好能使農民長期受益的實事,比什么都重要。能否建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是關系到能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讓農民最大限度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的大事。”
    正是從這一高度出發,膠南市采取了政府調節與市場機制雙管齊下的方式來建設農家店。他們結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制定了“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市場化運作,網點布局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整體推進與分布實施相結合,社會效益與企業利益統籌兼顧”的原則。按照這個原則,他們首先投巨資編制了《十一五商業網點規劃》,確保2007年內每個鎮建成一個日用品超市和一個生資超市,并在2007年底新建、擴建、改造1000家以上農家店,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到2010年,實現鎮鎮有放心超市,村村有連鎖便利店,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杜絕假冒偽劣商品的擴散。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膠南市確立了擇優扶強、龍頭帶動的原則,他們組織有關部門對原有商品流通骨干企業進行了全面分析,從中篩選出6家實力強、信譽度高、有連鎖經驗的“老字號”商業企業,作為實施主體,在用地、信貸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建立起了市級骨干企業以倉儲物流、商品配送為主導,鎮級中心店以批零結合的綜合性服務為主體,并承擔農副產品購銷中介職能,村級農家店以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零售為主營,形成三方緊密直供連鎖關系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體系。
    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膠南市委、市政府巧妙運用了政策杠桿,來調節布局的均衡,實現全面覆蓋的目標。他們對參與建設網絡的企業實行“貧富搭配”———經濟發達和欠發達地方的網點分攤,同時建設。這樣,建設單位便可以享受到諸多的優惠和獎勵政策:譬如,可以免收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易地建設費等費用;稅收所形成的地方財政收入,三年內全額獎勵市場開辦單位;在網絡規劃上的農家店,除可以全額兌現國家的扶持資金外,每家店還將獲得政府配套獎勵的2000元資金。這些政策和獎勵,政府部門通過驗收來進行掌控,不在規劃點上的不驗收,不在網絡圖上的不驗收,不按規劃進程建設的不驗收,只有通過驗收,才能獲得獎勵。
    這種按照市場機制進行的政府調節,使經濟發達和不發達的農村農家店得到了同步發展。目前,膠南市已新建鎮級中心超市61個,總營業面積78萬平方米,最大的達到10000平方米,改建、新建農家店632個,覆蓋597個村莊,一個“以市級骨干企業為龍頭、鎮級中心店為骨干、村級農家店為基礎”的農村流通服務體系的框架已經構建。
    四大變化折射農民生活質量提高
    走進建立在不同鎮、村的超市或農家店,除了經營面積大小不一外,在門頭的設計、貨品的擺放、環境的整潔等方面,也驚人的一致。
    “這是農家店實行同一行業、同一商號、同一管理,店面統一設計、統一裝修的結果。”  
    膠南市財貿局黨委副書記劉建池向記者介紹說:“過去農村小賣部的形象是‘黑屋子,土臺子’,而現在通過連鎖建起的農家店,環境整潔明亮,服務周到規范,商品品種齊全,農民購物既舒適又方便。所以說,這農家店帶給農民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改善了農村的消費環境。”
    而讓農民最放心的變化則是商品質量的提高。龍頭企業實行規模化經營,采取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方式,不但加快了上柜商品的流轉速度,更在進貨源頭上保證了商品的質量。目前,膠南農家店日用品的直供率達到82%以上,農資商品的直供率達到100%。農民一致反映,過去小賣部里“貨比三家”不放心,如今貨買一家最放心。
    農資質量更讓農民放心。過去膠南農村很少有店鋪式農資商店,大多都是小販繞村販賣各種農用生產資料,萬一出現問題,根本找不到承擔責任的人。而農資超市建起后,每種農資都配有承諾卡,出現問題,可以追溯。更讓農民歡迎的是,農資超市還配備了設備,可以免費幫助農民測土,看看土里氮、磷、鉀的含量,缺少什么營養,就施什么肥。
    科學施肥節約的費用還是小數,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農民帶來的消費成本的降低,對農民來說是最舒心的變化。據統計分析,農資流通骨干企業延伸到農村的連鎖農家店銷售的農資商品,由于中間環節減少,使農民每畝土地的生產成本平均可降低40元左右,按膠南市80萬畝糧田計算,每年可節省3200萬元;日用消費品的價格,與城市的超市相同,比同類市場或其他農村的小賣部平均便宜5%—10%,每年可為膠南農民節省大約15億元。
    讓農民最稱心的變化是消費習慣的變化。過去農民的消費習慣是“油鹽醬醋村里買,日常用品趕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一些外出務工人員回家時,都要到城里的超市里煙、酒、糖、茶等等各式各樣的東西買上一些帶回家,而現在農民就近就能買到物美價廉、品種豐富的商品,大伙再也不用車馬勞頓采購托運了,這使得農村的購買力大量回流。同時,大量高檔次的日用消費品和副食品下鄉,也大大提升了農民的消費層次,譬如過去在農村銷量很少的奶制品,現在在農村的銷量就大大提升。據藏南鎮小馬家疃村日用品超市的店主介紹,他們的超市開業僅幾個月,牛奶的消費量就翻了一番多。
    “能夠實現這些變化,與政府部門制定的嚴格標準和企業的嚴格管理密不可分。”據劉建池介紹,為確保農家店建設一個、成功一個,膠南市制定印發了《膠南市農家店建設和改造規范》,從農家店“店面規模、經營設施、從業人員技能和服務道德、經營業態、物價管理、商品質量、服務功能”等七個方面進行了規范,組成專門驗收班子,制定評價驗收細則,對農家店進行督導檢查。同時,每個龍頭企業都組建了巡查分隊,不定期巡查,根據農家店必備的臺賬和商品貨物,核對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商品下架,農家店摘牌。為了提升農家店經營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他們還在農家店大講堂定期舉辦店長和店員的免費培訓班,從職業道德、服務標準等多方面進行培訓,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素質的農家店從業人員,使農家店成為了商品質量過硬、明碼標價、公正公平的連鎖店。到目前,膠南農家店的商品質量和商品價格均實現了零投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