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第三方物流論文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企業贏在起跑線

2007-9-13 13: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運輸、倉儲、裝卸……,時下傳統的人工式物流作業邊際收益無限趨同,國內第三方物流企業遭遇發展瓶頸,如何突破這一疲軟階段?在尋求解決方法之前,追溯第三方物流的根源,或許能幫助困惑中的思考者找到答案。 
追根溯源 

第三方物流市場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社會分工的一步步細化,物質流通的規模越來越龐大,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被置于一個前所未有的極其寬闊的空間,對于連接整個龐雜過程的各個環節,不得不交付給一個強有力的專精于一點的紐帶,才能集中群力,跟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一紐帶環節就是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現,是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內部成本控制而轉移業務的成果。專精于提供物流服務,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海量信息,對第三方物流業務商提出的作業要求是能夠精確、快速地運轉客戶交付的業務。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與客戶雙贏的真正有效的第三方物流,應該是建立在信息化技術基礎之上的第三方物流。 

據了解,一輛豐田轎車的零件有3萬個之多,但是豐田汽車公司卻是零庫存企業,“以信息替代庫存”可謂豐田公司制勝的法寶之一。可見,中國物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僅依靠提升“運力”是不夠的,必須大力應用和發展現代信息技術。 

物流信息化技術 

在2007中國物流企業信息化推進大會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提起的一個競標故事給業內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家是我國的物流企業,一家是國外的物流企業,兩者在競標同一筆生意時,后者竟以高出前者20%的價格拿到了標的!為什么別人心甘情愿多花20%的資金也要選擇外國物流企業?其根本原因在于,兩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不一樣,我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很難滿足發標方的要求,只能看著“肥單”流進別人的口袋。 

現代物流泛指原材料、產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現代物流管理依賴信息系統工具。BarCode(條形碼)、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EDI(電子數據交換)、ITS(智能交通系統)都是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各作業環節中應用的重要標志。然而,即使這一切也還只是現代物流信息化的單點應用階段。在這一階段,信息化技術僅僅被用作個人使用的工具,并未涉及到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多個環節之間的信息交互。 

物流信息化管理 

較為周全的物流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應該是針對整個物流企業的綜合管理,實施企業級的信息系統建設,即物流信息化的綜合管理階段。該階段的信息化建設內容包括各種物流企業專用的倉儲管理系統、運輸信息系統、訂單管理系統、成本結算系統等,在這一階段,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跨越部門的信息界限,實現各個部門的數據和信息的互聯互通,同時實現與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整合,真正實現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整體協同作業。 
中國的物流企業中,中小企業占了大部分,絕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尚不具備運用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擁有信息系統的企業,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數處于基礎信息系統建設的階段。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物流信息系統的成本較高,而中小物流企業的起點很低,市場上缺少適合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 

國內本土物流信息化服務商上海博科在擴展公司業務的同時,積極關注中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實際狀況,推出的專門為中小成長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定制開發的成長型物流資源計劃MyLRP系統,既可以滿足中小成長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標準的業務需求,又可以滿足成長型持續發展的特殊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需求,保護第三方物流企業現有的IT投資,在某種程度上是緩解國內物流企業信息化尷尬處境的一場及時雨。 
市場的缺憾是轉機的開始。處于發展瓶頸的中小物流企業,誰能夠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領先一步尋找到適合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誰就能贏在起點,占盡國內第三方物流企業成功轉型的先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