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數據看我國鮮切花對日出口
2007-9-13 13: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鮮切花消費國家之一,日本的鮮切花貿易非常活躍,進口主要來自荷蘭、哥倫比亞以及東南亞各國。近兩年,隨著我國的花卉產業迅猛發展,我國的鮮切花和切葉產品在日本市場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 增長勢頭強勁
2006年,中國鮮切花出口到世界3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額超過10萬美元的有12個國家和地區,日本排在第一位,對日本的出口額占鮮花總出口額的59%,同比增長54%。而據日本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鮮切花(含切葉)出口日本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占日本總進口量和進口額的33%和15%。
我國鮮切花對日出口始于1996年,一直到2002年都是維持極少量出口的狀態,沒有引起國際和國內業界的注意。2002至2004年,云花運銷聯合有限公司、北京利寶用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出口導向型花卉企業的成立,以及云南鮮切花產業的快速發展,掀起了切花對日出口的第一次高潮,這些企業作為開拓市場的先鋒,面臨物流、采收保鮮、出口管理等限制因素的挑戰,為出口積累了豐富經驗。2005至2006年是我國鮮切花出口日本的高峰年。根據日本財務省海關進口數據統計,我國出口日本的主要鮮切花品種依次是菊花、康乃馨、百合、月季,到2006年分別占日本總進口量的19%、39%、6%、1%,此外以鈴木、楊桐為主的鮮切葉出口已占有日本70%至80%的市場份額。出口的不斷增長正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逐漸成熟,此后,我國鮮切花對日出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國內鮮切花出口額高峰出現在3月、8月、9月和12月,同日本的主要節日花卉消費高峰需求相吻合。
品質影響出口
日本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對日出口的切花品種中,菊花、康乃馨、月季和蘭花的出口數量增長幅度分別高達67%、32%、103%和400%,但除蘭花外,出口額的增長幅度均低于出口量的增長幅度,這說明我國出口日本切花的品質提高同數量提高不協調。
一位在日本經營鮮切花的荷蘭同行曾向筆者埋怨,他們認為由于中國切花的低價競爭和盲目進入市場,使本來價位很高、很成熟有序的日本花卉市場整體價位下降、市場波動起伏不定。而數據反映出的問題是,品種單調、品質差給我國鮮切花對日出口造成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出來。2006年百合的出口量明顯下降,同比減少41%、出口額減少36%,降幅較大,雖然百合切花的空運費用高是限制其出口的原因之一,但也說明我國百合的質量水平還有待提高,2007年上半年百合的出口量繼續下降達30%。此外今年上半年月季切花對日出口量也下降了30%。今年從4月到7月,菊花的出口量雖然同比增長51%,但出口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4月到7月,康乃馨對日出口量增長18%,但出口額同比增長了39%。一方面是與日本國內產量減小有關,另一方面,我國從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大量引進新品種,優質種苗被廣大農戶認可,康乃馨切花的質量不斷提高,也是其出口市場表現出積極的因素。
出口瓶頸仍多
在看到我國鮮切花出口蓬勃發展,被行業形勢鼓舞的同時,我們也應正視制約出口的瓶頸問題。隨著花卉產業的發展,這些問題也正在發生著變化和轉移。目前我國鮮切花出口的主要制約因素在于:一、品種保護意識落后,造成出口品種單調,企業間競爭大,利潤空間小;二、企業規模和實力小,導致企業沒有能力繳納高昂的品種保護費,無法獲得國際市場歡迎的新品種;三、缺乏適合鮮貨產品運輸、儲藏的專業物流條件。目前我國鮮切花的運輸基本是在非冷藏條件下,嚴重影響了我國鮮切花的到貨品質。針對這些制約因素,希望我國政府和相關行業部門能夠重視并予以積極引導,這樣我國的鮮切花出口才能長期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