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國內物流新聞

重慶忠縣商貿流通及物流發展情況匯報

2007-9-10 16: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忠縣商貿流通及物流發展情況匯報 
忠縣商委主任 肖仁明 
(2007年9月6日) 
尊敬的陳主任及各位領導: 
感謝你們到忠縣來調研指導工作,對你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忠縣基本縣情和商貿流通、物流發展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忠縣基本縣情 
忠縣位于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心,幅員面積2184平方公里。全縣轄28個鄉鎮,總人口96.63萬人。忠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300多年,是巴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全國66個文化旅游大縣之一。忠縣資源豐富,天然氣儲量280億立方米,現年產氣6億立方米;巖鹽儲量4億噸,石灰石儲量44億立方米。忠縣是國家商品糧、瘦肉型豬、雜交水稻、玉米制種基地縣和重慶市優質柑橘、大豆、蠶桑生產基地縣,也是移民工作重縣。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提速升位、富民強縣”目標,搶抓三峽移民、重慶直轄、西部大開發等機遇,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招商引資”、“和諧發展”三大戰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億元大關,達到50.04億元,是1996年的2.9倍,比上年增長13%,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在全市排14位,在三峽庫區15個可比區縣中位居第一。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3%。今年1-6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4 億元,同比增長14.2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7億元,同比增長42.9%,其中工業投資完成3.5億元,同比增長90.2%;實現地方財政收入 1.5 億元,同比增長41.7%。 
二、忠縣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忠縣流通領域商業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商品市場體系日趨完善,現代流通方式快速發展,新型流通業態不斷涌現,流通規模不斷擴大,開放格局更加突出。 
一是市場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縣共有大型商品交易市場3個,一般交易市場95個,商業網點15098個,營業面積67.2萬平方米。中心廣場、華怡廣場、紅星小區三大商貿圈初步形成;拔山、新立、汝溪、石寶4個中心鎮的區域商貿中心地位突出。二是流通規模不斷擴大,消費品市場日趨活躍。2006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8.5億元,2007上半年達10.55億元,同比增長14.8%,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總額8.7億元,增長速度達到18%。今年上半年我縣批零貿易餐飲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7%,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8%。三是新型業態發展迅速,消費升級逐步形成。專賣店、專業店、物流配送、信用消費等新型業態陸續涌現。特別是重慶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涪陵新大興愛家超市、重客隆的入駐更是為我縣新型商業業態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零售業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今年上半年我縣連鎖經營額達1.43億元,同比增長24.6%。四是餐飲服務業發展迅猛。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居民飲食消費觀念的逐步更新,餐飲業獲得快速發展:三峽風大酒店、芭皇酒店、香山賓館、忠州酒店、日月大酒店等中高檔賓館酒店為各方賓客提供了方便、整潔、周到的服務,維也納鼎鋒火鍋、孔亮火鍋、龍湖鴨腸王火鍋、劉一手火鍋、天源火鍋等重慶名火鍋等紛紛入駐忠縣,遍布街頭巷尾的酒吧、大排檔、家常菜館等更是極大地滿足了不同消費層次人群的消費需求,旅游、會展業的興起也帶動了全縣餐飲業的持續發展。近年來我縣餐飲業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全縣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37億元,同比增長19%,占社零總額的13%。五是開放型經濟試驗成效明顯。忠縣初步形成以水輪發電機組、船舶、絲綢制品、炭黑、生物制藥、豆腐乳、鮮冷橙汁等為代表的外向型產業體系。2006年實現外貿出口263萬美元,同比增長68.59%;今年前6個月實現工業出口交貨值754萬美元,其中直接進出口145萬美元、同比增長65%,增幅位居全市前茅。 
我縣商貿流通業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經濟發展指標偏低,增速較慢,流通企業規模偏小等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指標偏低,增速較慢。我縣社會零售總額、批零貿易額、餐飲業營業額、連鎖經營總額較少,社會零售總額增速14.8%比全市低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統計口徑問題,我縣主要是統計規模企業,個體沒有統計。二是流通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較低。我縣商貿流通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檔次低、經營單一、布局分散,缺乏龍頭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目前我縣還沒有年銷售額上億元的批發企業和年銷售額上億元的零售企業,嚴重影響了全縣流通業競爭實力的提升。三是流通業態布局不盡合理。具體表現為傳統商業中心重復建設,農村新型流通業態發展滯后,城市零售業布局紊亂、功能雷同等問題。商業設施在規劃時基本上沒有考慮必要的配套設施建設,如沒有停車場、休息區等。四是政策支持不到位。忠縣2007年沒有列入雙建工程實施范疇,對忠縣商貿流通城鄉統籌發展是一個制約,龍頭企業沒有真正發揮帶頭作用,商業結構調整資金對忠縣支持力度不夠。 
三、忠縣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思路及目標 
重慶直轄以來,忠縣商貿流通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這次市政府把我縣作為中等城市、柑橘基地和庫區腹心商貿物流中心的定位,為我們貫徹落實“一圈兩翼”發展規劃、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推進全縣統籌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使我們進一步認清了形勢,增強了搶抓機遇、做大做強忠縣商貿流通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一)發展思路。我們將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市的“314”指示精神,以創新發展統攬全局,突出建設大市場、搞活大流通、發展大商貿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流通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先導作用。通過推進現有網點的資源整合和新型商業設施的有序建設,優化網點結構與布局,提升網點現代化水平,形成總量平衡、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業態先進、配套完善、管理規范、服務優質,高素質,高效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要求的商業體系,將忠縣打造成為三峽庫區物流集散次中心和區域商貿中心。重點打造1個商貿核心,4個區域商貿版塊,形成基本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社區(集鎮)商業服務網;形成具有鮮明經營特色和較大影響的特色商業街;改造、整合、提升商品市場,實現 “農改超”;逐步構建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物流配送體系。 
(二)發展目標。到201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7億元,年均增長14.9%;餐飲業營業收入達到4億元,年均增長17%;外貿出口達到2000萬元,年均增長15%;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0%;商業網點營業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年均凈增4萬平方米;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8億元,年均增長14%;商貿餐飲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5.5萬人。培育在庫區有影響力、年交易額達億元以上的專業批發市場1--2個;培植年銷售額上億元,稅利500萬元以上的重點商貿企業1--2戶。基本建成三峽庫區物流集散次中心。 
(三)發展措施。 
1.加快縣城核心商圈建設。“十一五”期間,我們將著力提升縣城核心商圈的質量和功能,積極探索發展人文商貿、綠色商貿、信息商貿和品牌商貿,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和經營服務質量,特別是大力拓展非商品消費服務領域。提高以中心廣場為核心的商貿經濟中心地位,將紅星廣場、華怡廣場商貿圈培育成為休閑購物、消費購物和商業文化中心,將金天門市場培育成為商業批發中心,把巨龍偉業打造為建材家俱超市。一是加快培育西城物流中心和巨龍偉業交易市場。力爭培育成為年銷售收入超億元,對周邊區縣具有明顯聚散輔射作用、在渝東北片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專業市場。二是加快建設2個物流園區。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滬蓉高速路,加快建設高營鋪物流倉儲園區和水平工業園物流園區,充分發揮現代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和支持作用。三是加速打造3個商貿圈。加快北山中心廣場、紅星小區、華怡廣場為核心的3個商貿圈的打造力度,調整經營格局,擴大餐飲、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等消費服務的門類和比重,把3大商圈培育成忠縣商貿流通業的核心增長極。四是加快培育和發展6條專業特色街。著力培育“忠州大道”精品名品一條街、果園路餐飲一條街,壯大經營總量,提高經營檔次;加快發展沙田大橋至新橋大橋汽車摩托車修理美容一條街、西山文化用品及旅游產品一條街、北岸濱江路夜市一條街、南濱路美食一條街。五是加快培育10戶重點商貿服務企業。積極培育重百忠縣商場、胡燃商行、三峽風大酒店、中博世界城等10戶經營主業突出、管理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商貿服務企業,使之成為我縣商貿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 
2.加快實施商貿流通城鄉統籌。我們把在鄉鎮建超市、在村社建便民商店,改造升級標準化“農家店”作為加快城鄉商貿流通統籌發展的重中之重!笆晃濉逼陂g,忠縣每個鄉鎮要發展5—10個各類連鎖店(超市),每個行政村發展3—5個便民店(商店)。 
一是加快打造4個區域性商貿版塊,實施“雙十百千工程”,推進小城鎮商業建設。以拔山、汝溪、石寶、新立等4個國家級、市級小城鎮建設示范鎮、重慶市100強商業示范鎮為基礎,以高速沿線新立、拔山、永豐為一個版塊,長江南岸以烏楊為中心組成一個版塊,官壩、汝溪為一個版塊,石寶為一個版塊。通過五年的努力,力爭上述中心集鎮成為我縣區域性商貿中心和商貿流通新的增長極。二是加快建設5個邊界貿易市場。抓好與周邊區縣接壤的金雞、雙桂、復興、野鶴、任家等5個集鎮的市場建設。三是加快農村市場建設。結合全縣小城鎮建設規劃,加大對鄉鎮現有市場的改造,發展和完善鄉鎮農貿市場及生產生活資料市場。建立和完善農村流通組織體系,加強農村商業網點建設和布局,加大農村商業服務設施建設投入,鼓勵組織各類商品展銷會活躍農村市場。四是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積極發展符合社區特點的大眾餐廳、社區茶館、洗衣保潔、美容健身、家政服務、老年服務、修理服務、電話購物、網上購物等現代生活服務業及金融、郵政等配套網點,不斷提高生活服務水平。五是加快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引導和推進城區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步伐,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爭取5年內完成“農改超”工作。六是科學制定商業網點規劃。我縣商業網點規劃由于資金問題走在了全市的后面,今年七月份縣財政解決了部分資金,我委已委托重慶工商大學為我縣編制規劃,現在初稿已基本完成。 
3.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擴大市場空間。以品牌為龍頭,組建一批上規模的銷售公司,通過在縣外建立銷售網絡,擴大地方產品的輻射能力。以開發優質柑橘、糧油、畜禽、水果、中藥材、蠶桑等優勢農產品為主,加快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村市場化服務體系,著力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聯合形式,推進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迅速建立起以重點市場為龍頭,專業批發市場為骨干,城鄉集貿市場為基礎,各類要素市場相配套,城鄉連接、輻射周邊的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力爭5年內培育3至5個有影響的中心集鎮和邊貿集鎮,形成物資快速集散平臺。弘揚忠州商貿文化,營造商貿發展氛圍。每年命名一批商品購銷大戶,表彰一批商貿業主。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建設一支專業營銷隊伍和業余販運大戶競相發展的營銷大軍。 
4.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加快服務業市場化、社會化步伐,放開市場準入,促進競爭合作,鼓勵企業優化重組,鼓勵、支持和引導服務業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同時,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促進居民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的改革和發展。加強對餐飲業和住宿業的行業管理,積極發展餐飲服務業,培育扶持一批餐飲大店名店,以推動經濟性連鎖酒店為重點促進住宿業的結構調整。積極推行“廚房工程”,大力發展早餐網點和中式快餐店,提高居民在外就餐率。加大法規建設和標準建設力度,強化對餐飲、美容美發業的規范,建立健全服務業市場信用體系。積極引導和促進洗染、修理、照相、洗印彩擴、印章刻字等行業的發展。在提高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經紀、租賃、咨詢、再生資源回收、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新興服務業,使其成為商貿發展產業新的增長點。凡新辦獨立核算的科技、法律、會計、審計、稅務、技術、教育、外貿等咨詢中介服務企業,經批準,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 
四、忠縣構建“三峽庫區腹心物流樞紐中心”的思路 
忠縣位于“一圈兩翼”之“東北翼”的腹心位置,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使忠縣成為“三峽庫區腹心物流樞紐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對忠縣“渝東北商貿物流中心”的定位,為我縣加快發展服務業,打造特色產業基地,做大做強商貿流通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我縣也必將成為承接“一圈”、傳遞 “兩翼”、通江達海的重要物流集散地和中轉站。 
我縣商貿物流業要以服務全縣商貿發展為中心,以發展全縣物流配送和高速路出口、水運碼頭物流兩大體系為支撐。緊緊圍繞柑橘特色產業、新興工業基地定位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等新型業態,升級改造批發市場,建立城市配送中心。完善農產品銷售物流體系,建立農產品物流中心,縮小企業自營物流比重,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一)重點建設“兩個物流中心”。一是建設西城物流中心。西城物中心規劃占地60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該項目以建成的金天門綜合交易市場、忠縣客運中心為依托,沿擬建的“忠州大道”(從金天門市場至沙田大橋),規劃建成百貨交易中心、生產資料交易中心、糧油副食品交易中心、酒類商品交易中心、汽車交易中心、服裝交易中心、廢舊物資交易中心,中型物流企業2—3家。二是建設;锲肺锪鲀\中心。充分利三峽地區成庫后建大型碼頭的地理優勢和忠縣所處的交通區位優勢,在忠州鎮燈樹規劃建設化危物品儲運中心。該物流中心重點建設萬噸級化危物品專用碼頭1個,庫容15萬立方米化危物品專用儲存倉庫1個;地占5萬平方米化危物品專用交易區1個?奢椛渲苓叺娜f州、石柱、利川、黔江、豐都、墊江、梁平等地。 
(二)著力打造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一是柑橘產業基地。全縣目前已建成柑橘基地15萬畝,年產能力達4萬多噸,規劃實現“五個五”目標:建成基地50萬畝,實現年產值50億元,達到年加工能力50能力噸,致富50萬果農,實現年利稅5億元。二是糧食產業基地。全縣年產糧40萬噸,國家和地方儲備4.2萬噸,年銷售3萬噸。三是生豬產業基地。全縣年出欄生豬50萬頭,其中外調生豬10萬頭。 
(三)重點打造新生深水港和高營鋪倉儲物流小區建設。一是建設新生深水港碼頭。200萬噸深水碼頭,已列入忠縣十一五重點發展項目。二是建設高營鋪倉儲物流小區。以云河工業園區和山東工業園區及大渡口工業園區為核心,依托高速公路出口和新生深水碼頭,打造忠縣工業物流聚集區。 
(四)商貿物流發展措施。一是整合物流資源,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改造傳統物流業;二是以陸路、水運和倉儲業為基礎,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綜合物流業;三是大力發展通過招商引資、鼓勵和扶持為制造業提供貨物供應及其他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四是完善布局,構筑網絡,建立現代配送中心和物流園區,逐步縮小企業自營物流比重;五是加大投入,大力發展“精品型、特色型、產業型、便民型”流通服務業,使之成為我縣經濟支柱產業。 
五、幾點建議 
(一)渝東北各區縣經濟總量與主城核心相比差距較大,忠縣商貿流通城鄉統籌發展任務艱巨,建議市商委一是要從政策、資金上大力扶持我縣商貿流通產業發展;二是2008年要將我縣列入雙建工程統籌范疇,市商委要切實落實村社建便民店、鄉鎮建超市的各項政策、資金和措施,村社建便民店、鄉鎮建超市應建一個扶持一個;三是商業結構調整資金要加大支持力度,市級大企業和龍頭企業要支持,但對區縣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更要大力支持,這樣才更能體現城鄉統籌發展。 
(二)區縣各食品站改制問題是擺在商委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忠縣12個食品站,已改制2個,另10個食品站由于負債多、資產少,改制成本嚴重不足,無法實施改制。建議市商委參照工業企業改制政策制定相關改革政策和措施,并給與資金支持,才能更快完成國有企業改革任務。 
(三)我縣缺乏必要的應急保供手段和設施,建議市商委運用商業結構調整資金對我縣建立豬肉、糧油等生活必須品儲備予以支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