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國內物流新聞

寧夏郵政:做大物流網絡 融入地方經濟

2007-8-9 11: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寧夏郵政的配送車輛整裝待發。 張金蘭攝 
    寧夏郵政公司做大物流網絡,積極融入地方經濟,通過服務“三農”,構建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新型業務結構,從市場中找到郵政業跨越式發展的起跳點,2006年實現郵政儲蓄、物流配送市場占有率全國同行業增幅第一。  
    轉變觀念天地寬
    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網絡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長期以來,郵政在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得不面對挑戰!”全國勞動模范、寧夏回族自治區郵政公司總經理馬贊福說。郵政部門承擔著普遍服務義務,自郵電“分家”后,截至2002年底,全區郵政系統經營狀況跌入低谷,業務量萎縮,職工收入降低,個別縣郵政局甚至發不出工資……
    馬贊福2003年初上任時的當務之急是要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然而他很快意識到,比解決生存問題更迫切的是轉變發展理念。
    郵政業發展前景在哪里?寧夏郵政公司干部員工通過學習座談,很快統一了認識:一方面要認清優勢————其一是得天獨厚的郵政品牌信譽優勢;其二是擁有滲透城鄉各個角落的綠色網絡,可利用潛力無限;其三是郵政儲蓄業務發展空間巨大。另一方面要認清劣勢————在寧夏郵政收入結構中,郵務類僅占20%,郵政儲蓄占46%,物流配送才達到百分之幾,低于全國郵政業平均水平。
    2003年初,寧夏郵政公司全面實施資金流、信息流、實物流“三流合一”的跨越性改革。首先,調整業務結構。比如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利用商函傳遞信息、賬單及法律文書的業務增長迅速,郵政要相應加大商函業務;其次,成立專業化公司。如成立寧夏中郵物流公司,下設五個部門和六個地市分公司,為區內外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化、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和服務;第三,擴大郵政儲蓄業務。不斷拓展業務領域,為區內各企事業單位代發工資、養老金等。改革成效顯著,2003年底郵政儲蓄達到11個億,增幅為全國同行業第一。
    “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幾個1號文件為郵政公司的改革鼓足了勁。”馬贊福說。2004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進一步完善郵政儲蓄的有關政策……緩解農村資金外流”;2005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鼓勵郵政系統開展直接為農民生產生活服務的連鎖配送業務”;“采取有效辦法,引導縣及縣以下吸收的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2006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鼓勵商貿企業、郵政系統和其他各類投資主體通過新建、兼并、聯合、加盟等方式,在農村發展現代流通業”,“擴大郵政儲蓄資金的自主運用范圍,引導郵政儲蓄資金返還農村”;2007年中央1號文件又指出,“郵政系統要發揮郵遞物流網絡的優勢,拓展為農服務領域”,“引導郵政儲蓄等資金返還農村”。
    以往,大量優質的農資和生活用品由于配送線路長、經營成本高,很難進入農村市場。即便進入了農村市場,也由于農資營銷網絡環節多、物流成本高,使最終到達農民手中的產品價格居高不下,讓農民難以承受。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支持下,寧夏郵政公司實施了“三大”服務三農工程,拉開了“百年郵政,服務三農”的帷幕:2004年,加大了已啟動一年多的“少生快富”工程,圓滿完成了全區面向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的代理發放工作;2005年,全面實施“3356萬村千鄉”村村配送市場工程,即用3年時間,每年投入3000萬元,在全區范圍內建立500個“郵政服務農家店”,60個“農村郵政配送中心”;2006年,全面實施覆蓋全區村、鄉(鎮)、城市社區、縣以上國家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統一配送工程,建立起獲得藥品經營GSP認證的醫藥配送體系,搭建起實施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工程農村流通體系的郵政分銷配送平臺。
    服務“三農”的三大工程,不僅受到農民的歡迎,也使寧夏郵政公司自身得到強筋壯骨式地提升,“三流合一”融入地方經濟不再是一句空話。截止到2006年底,寧夏郵政公司郵政儲蓄達到33億元,業務收入年均遞增5000萬元。
    “三流合一”融入地方經濟
    “經濟運行包含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即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郵政的綠色網絡正好能使這‘三流合一’。”寧夏中郵物流公司總經理馬立軍說,幾年來,寧夏郵政不斷探索,通過有形的投遞網絡和無形的儲蓄匯兌網絡,使“三流”相互依托、相互促進。
    先說資金流。廣大農村市場物流不暢,其根本原因是農民增收緩慢、購買力不強。寧夏郵政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加大支農服務力度,2006年率先開辦了“小額質押貸款”業務試點,為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服務農村、促進新農村建設開辟了新的渠道。由于這項業務與郵政“萬村千鄉”村村配送市場工程相結合,借助農家店平臺,為農村種植戶、養殖戶、個體經營者等急需資金的農民及時提供資金支持。這種小額質押貸款以其利率低、方式活、放款快、成效高的特點很快受到廣大農村群眾的歡迎。目前175個儲蓄網點18%在農村,289個匯兌網點32%在農村。截止到2007年2月底,全區郵政儲蓄開辦小額質押貸款業務共708筆269164萬元。
    再說物資流。寧夏中郵物流公司成立后,運用第三方物流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和技術方法,借助中國郵政品牌與資源優勢,積極融合社會資源;依托銀川、固原2個郵區中心局,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物流倉儲和集散中心,覆蓋全區19個縣市和周邊地區;建成了擁有郵路87條、14萬公里、覆蓋全區的物流集散網;并通過西安、北京、上海接入全國集散網,實現了與京廣、京哈、京滬、京烏和滬廣等5大行郵專列和干線郵路的無縫對接,融入了全國郵政覆蓋31個省(區、市)的現代物流集散體系。
    最后說信息流。為了確保資金流、物資流更加快捷順暢,寧夏郵政公司不斷強化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寧夏郵政儲蓄先后完成了電子匯兌、銀聯卡改造、統一版本、指紋認證、兩網互通、代理保險、代理開放式基金系統、國際電子匯兌系統、電子稽查系統等一系列大型金融信息化建設項目,極大地提高了郵政儲蓄業務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中郵物流公司已建成覆蓋全國的一體化物流信息化系統(CNPL)。該系統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對一體化物流業務、同城配送業務、分銷郵購業務、貨運代理和國際物流業務,提供清晰結算、信息交換、業務管理和決策支持等功能。該公司通過這一平臺,不僅完成了物流基礎業務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同時又為做好藥品配送等新拓展業務,科學開發醫藥等供應鏈系統創造了條件,全面實現配送管理的信息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